这样的课文应该怎么教
2018-01-02王小坚
王小坚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第一步是鸟瞰,整体上对文本有一个感受;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么写的,由表及里,细细探究;第三步是归类,不仅仅是文章体裁的归类,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学文本的归类,这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最大的快乐》 课文 怎么教
一、用解读的眼光而不是欣赏的眼光
《最大的快乐》,简简单单一件事,最后一句话讲明一个道理,有些寓言的风格。只是寓言的故事更短小,常常掐头去尾,寥寥数语。故事中凸显寓意的地方下足了力,可是依旧精炼,简直惜墨如金,一般点到为止,绝不细说,更无渲染,却能使人醍醐灌顶,浮想联翩,实现了像禅宗里所说的顿悟。
但《最大的快乐》这篇文章离寓言又实在是太远了才使我误以为是在玩小孩子的游戏呢?“独自打捞着什么”,作者没有给读者以指引,甚至是暗示,直到课文的正中间才突兀地跑出一个“网罩子”,实际上,课文的开头应该点明这种感知冲突的——老奶奶用小孩子玩的网罩子,独自在河里捞东西。仅仅是“独自”,构不成人物行为的反常。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我的小孙子病了,我不能领他出来玩儿。他让我给他(这两字纯属多余)捞几只小蝌蚪带回家。”“她转过头来”这一描述,后面应该是外貌描写,文中也是,但是为了呼应前文的“问”,外貌描写的句子要简省,这样才能照顾到读者的期待心理,把老奶奶的话早一点端上来!可是文中却显示出一种想着意渲染一番老奶奶的“老”的架势,而且描写颇为失当。“头发灰白了,脸上也有了皱纹”说明这并不是一个很“老”的老奶奶。“但她的眼睛还是那么亮。”为什么转折?为什么要用“还是”这两个字,想传递什么?作者陷入的是思维的程式化。老人一定得“雪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眼睛昏花,眼角发红,那是得了白内障后经常揉眼和流泪的综合病症。”这是孩子的视角,孩子的思维,孩子的认知,孩子的写法。
文章接下去有几处写老奶奶对我说话的回应:第一处,老奶奶高兴得直拍手,连连说:“还是你行。”第二处,老奶奶听得入了神了,不住地点头。第三处,老奶奶双手捧着瓶子,说:“这回我的小孙子可高兴了!”这个“童化”是说成人的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像成人。在这里,一个对孙子溺爱得不得了的奶奶一切行为都“孙子”去了!在文学性的作品中,真实,更多的是强调感情的真实和人物的真实,哪怕你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但是整篇文章貌似写实的风格,把这位老奶奶推向了她的年龄的反面,与小孙子心智行为重叠了!所以这样的文章不忍心看。
爱是一个伟大的母题,何况这里不但有血缘关系之间的爱,而且还有一种大爱——天随人愿的爱。老奶奶无法完成孙子的请求,老天送来一个“我”,不但助老奶奶完成任务,而且有更大收获——两条小鱼。“我”的爱是无私的,又是偶成的,文章题目说是“最大的快乐”,天当然最“大”,所以说是“天”随人愿。爱的母题永远写不尽,像这篇文章不入流,绝对只是小学生中等习作水平,你把它的作者找出来,如果是一个成人,我也坚持己见。
最为蹩脚的是倒数第二段:“我在想,我这能算是帮助了老奶奶吗(区区小事,不值得一提)?但我又想,我帮她打捞的小蝌蚪,能给她生病的小孙子带来一点快乐(你快乐,我谦虚,皆大欢喜)。”如果把这段和文章的结尾连起来看,就成委婉的自我夸耀了。同一篇文章中,自己不能和自己打架。文章中的形象或事件,自己和自己打起来,就很不应该了。
二、这样的课文在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切不可把任何文章都当作范例来教。首先可以肯定,既然是教科书和同步阅读中选入的,那么它就是一个例子,其实任何文章都可以拿来当例子的。可是,我们要用解读的眼光去对文章进行全身扫描,然后各个部位制成片子,好好看,细细审,看看它能不能称得上是“范儿”!所以,“范例”既是“范儿”又是“例子”,这样的文章是很少的。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把书本里的课文分成四类: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定篇”就是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学生重点学习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并且要以最权威的阐释为主,这些阐释要想方设法固定下来,让学生都掌握。作为“样本”,它比较典型,学生可以依据学习内容形成怎样读,怎样写的方法或能力。换句话说,“样本”是学生揣摩和发现方法或能力的凭借。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那东西触发,去做与它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
其实王荣生教授的四分法和他的解释是很“理论”的,诚如一切严谨的学者,表述力求科学,概念极具独立性,定义明确,有些不好懂,下面这个课文四分类语言就“白”多了:“善待课文,是对的,但不一定要奉至若神。达到目的地,就下车,就不管;有的甚至只是炮仗的引线,没它不响,但一忽儿就完了,重要的是炮仗,是“引线”后面的东西。”(摘自鄙人的博客文章)
《最大的快乐》这篇课文属于哪一类,是“用件”,是“炮仗的引线”,它只是一个例子,称不上“范儿”,连“范儿”的衣角都够不着。这那么,这样的课文怎么教呢?从以下三个角度着眼,可以这样去展开教学:第一个是学生的语文心智水平;第二是年段教学目标要求;第三是课文表现出的特征。
三、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这样去教学
依据课标的要求,三年级学生要逐步培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课程标准中在第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关于这项语文能力的达成这样表述:“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这个学段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习很重要,针对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去做:
①课题追问法。在揭示课题之后,引导学生追问:最大的快乐指的是什么?谁的最大的快樂?我做了什么事情得到了最大的快乐?课题是文章的眼,这样去做,自然非常好,问题是老师怎样对学生的回答做有效的反馈,因为在大多数的课堂上,这种方法俨然已经“落入俗套”了,成为一种“程式化”的提问,往往不知道最终的目标在哪里。
②抓人提物法。抓住课文的主要人物,拎出课文的关键事物,依靠它们对课文内容做一个概括,这叫“抓人提物法”。其实前面还有一个“急匆匆”的瓶子,后面则有一个“兴冲冲”的瓶子。瓶子的改变,构成了文章的故事。
抓住课文的主要人物,实际上是弄清楚人物在事件中的纠葛和交错关系;拎出课文的关键事物,学生需要了解的是它在事件中发生的那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比如说,抓住“我”和老奶奶两个人物,这篇课文的内容可以做这样的呈现:
老奶奶:独自打捞 一只也没有 高兴、入神 回过头来
我:我帮您捞 几只小蝌蚪 两条小鱼儿 帮助、快乐
当然最后还得让学生连起来说一遍,并且要说正确,说通顺,说连贯。
③寻段摘句法。“能带给别人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是文章的结尾段,也是课文的中心段。引导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判断某一句(段)话是概括全文内容的,很显然,最后一步是关键,也是难点,其实,课题、中心句(段)、课文整体构成的是一个逐步扩展的关系,所以攻坚克难常用的办法和“课题追问法”相类似,引导学生追问:带给别人快乐指的是什么事?为什么会让别人感到快乐的?
当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其它方法,大致都有起因、经过、结果,像说明类的文章,一般都外形特征、性状特征、实际功用,写景状物类的,一般都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来写的。抓住了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够拎出来的。
不过,在教学《最大的快乐》这篇课文,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前面三种方法就可以了,这是文章的基本特征、年段的要求和课堂时间所决定的。
四、这篇课文还可以这样教学
老师往往都把读懂课文当作了教学唯一的目标,按照课文四分法,实际上只有经典类的课文才适合如此,像这篇课文,课堂里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也未尝不可,一课一得总比遍地开花要高效得多。
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有这样一条:“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这对这个目标,结合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这样展开教学:
第一步,朗讀对话,了解提示语用处。
①屏幕上显示如下句子:
我走过去问她:“老奶奶,您在捞什么?”
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我的小孙子病了,我不能领他出来玩儿,他让我给他捞几只小蝌蚪带回家。”
我说:“老奶奶,我帮您捞吧!”
老奶奶高兴得直拍手,连连说:“还是你行。”
老奶奶双手捧着瓶子,说:“这回我的小孙子可高兴了!”她提着瓶子走了。
②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读。
③交流对话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人物特点。
④隐去对话中的提示语,让学生读中了解提示语的不可或缺。
⑤再一次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对话。
第二步,展开想象,续编课文故事。
①想象一下老奶奶回家以后的情景,并表述出来。
②同学之间交流老奶奶和小孙子的心情如何。
③留下标点,隐去屏幕上对话的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老奶奶和小孙子的对话。
④写一写,同学互评。
文本细读,第一步是鸟瞰,整体上对文本有一个感受;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么写的,由表及里,细细探究;第三步是归类,不仅仅是文章体裁的归类,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教学文本的归类,这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