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2018-01-02戴方杰
戴方杰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主体的活动,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探索,使学生在班级内或小组团队内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过程,通过探索研究、合作和互助,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想法”.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都非常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更多大自由空间中,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意义;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21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之一就是合作精神与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按教学任务的性质和要求,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基于一批合作程序和方法,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围绕常见学习任务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具体来说,合作学习小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所设定的任务,学生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由两到六名学生组成,在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交流,主动参与教学,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团队学习推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民主化,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思考时间,可以带动那些懒于思考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勤于动嘴、手、大脑,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巩固知识,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组成五个人的小组,来对问题进行解答讨论,从而从讨论过程中得出“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
问题一:一名射击运动员,两次射击的成绩都是整数,平均成绩为6.5环,其中第二次射击的成绩为9环,问第一次射击的成绩是多少环?
问题二:一件衣服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衣服的原价为多少元?
问题三:有一棵树,刚移栽的时候,树高为2米,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米,几年后高为5米?
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先用学生们自己的方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再列出上述问题的方程,并回答我们在課前提出的三个问题,列成如下表格,派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律.数学内容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与理解,数学内容比较抽象,特别是几何学,学生越了解学习过程的困难,就会越不想去学,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从同伴身上看到自己,客观评价他人与自己,自我及时监管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几何体三视图”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解决下面的问题.
如图所示,直三棱柱的侧棱与水平投影面垂直.请与同伴一起探讨下面的问题.
(1)以水平投影面为投影面,在正投影下这个直三棱柱的三条侧棱的投影是什么图形?
(2)画出直三棱柱在水平投影面的正投影,得到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它与直三棱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
这种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男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可是就是懒于思考,女生大部分的逻辑思维能力差些,却勤于思考,可以将男女生分为一个小组,让女生督促男生,男生与女生配合解决几何中比较抽象的视图问题.也可以进行小组的比拼,各个小组解决“这个水平投影能完全反映这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不能,那么还需哪些投影面?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的问题.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将知识简单地转移,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的受教者,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在课堂上,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合作的意义和价值,总结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积极进入数学精神大厅,使数学进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水平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教师对于教学任务要进行区分,对于那些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教学任务而言,并不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为那些往往都是概念型或某个固定的定理.对于开放性问题任务而言,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使得学生可以探求多种不同的问题解决途径,开放性问题任务往往也会存在一定难度,但是解决难度大的题目才是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目标,为我们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无论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还是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任务和定位,在挑战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确保全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