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有效课堂从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2018-01-02王英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半透膜生物课水分子

王英

摘要:高中生物课大多内容都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又很枯燥,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究竟如何打造有效生物课堂?怎样做到将理论落到实处?怎样能让每一位学生爱上学习生物?如何更好地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怎样能很好的做到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怎样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达到持久主动去探知的目的?作为生物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内动力,让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

关键字:学生;兴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22-01

现将我的体会和认识浅谈如下:

1.上好第一课,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不要拘泥于课本,最好另外列举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让学生感知学好生物的实用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做到了有一个良好地开始。

2.利用丰满、多变、有趣的学习过程,紧紧抓住学生

首先,恰当引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一位貌美如花的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教师自己教得轻松,同学们听来也很有兴趣,学得愉快有效。

其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时留住学生。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丰满起来。课上要巧用比喻化解疑难问题。如: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动物死了和冬眠了。有时还要会妙用诗词添加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載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有些内容可利用口诀谐音帮助记忆。如: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还要努力做到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如:讲无氧呼吸时,从长跑、做泡菜、酿酒等方面发挥:①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②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味美可口的原因。③酿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酿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酿酒时为什么先出水后出酒?等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3.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紧紧吸引抓住学生

在学习细胞癌变时,有位生物教师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教师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不仅使学生了解掌握了知识,而且还深刻地认识到抽烟的害处,从而将枯燥的理论风趣化,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做到"雅俗结合"。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罗列抽烟的害处,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4.恰当展现多媒体电脑的魅力,紧紧抓住学生

人的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媒体的出现,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其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生物上有许多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虽然实验无法用其它形式代替,但是生物课的许多实验学生无法一一动手去亲自操作,而且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完的,因此,模拟实验变得很实用了,我们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展现植物的生根发芽过程,展示生物的生理过程,模拟一些生理过程……就像"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变化过程,使课本上一个个平面图变成一个连续进行的生理过程,然后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再加以总结。还有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节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电脑,把半透膜两边水分子的运动演示出来,一边是升高了的液面,一边是半透膜两边水分子的运动状况,看完之后,学生们自己就可以得出:半透膜两边的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单位时间内从高浓度一边向低浓度一边运动的水分子多,所以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这样充分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得容易、有趣。同时使学生记忆深刻,知识掌握牢固。

总之,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想尽一切办法,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向每一个四十五分钟要效率!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半透膜生物课水分子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两颗心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改进
溶胶的制备及性质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