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无监管环境下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研究
2018-01-02李怡
李怡
【摘 要】 本研究以所在院校授课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针对大一新生的翻转课堂英语精读课教学尝试和借助信息技术扩展听力课堂的教学尝试。结果发现无监管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并非理所当然地适宜于大一新生。该文指明了学生普遍較低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了无监管环境下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适应性;学习自主性
信息化教学的探索还正在进行时,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恩·库克耶合著的《大数据时代》又把还在忙于探索如何更好地制作、应用ppt课件的大学教师带进了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时代:翻转课堂、MOOC风暴和微课的兴起使得信息技术以更迅猛更深入的势头与教育融合。在教师们正在努力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教育技术的巨大变革之时,我们的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们准备好了吗?
一、研究背景
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的文献颇多,都肯定了适应性困难的普遍存在。王雅倩,李飞鸿老师认为对大学新生学业、生活影响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学习紧张、学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大学教学方法的不适应。[1]前三个不适应性很好理解,第四个不适应性主要是大学时期的学习提倡自学为主,与高中之前,包括高中阶段的严重依赖于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故而引起不适应性。MartinChemers等研究了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认为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的自我评价,衡量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乐观倾向与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效能感越高的学生对自己有更高的学业期待,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压力,更合理地评估自己面临的挑战并灵活地调整自己课堂内外的学习行为从而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习[2]。反之,学业效能感越低的学生,即自主学习能力越低的学生对大学阶段学习的适应能力越低。然而,虽然国内外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研究文献不少,却鲜有针对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的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研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基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在许多发达国家大学教学中的更深入的运用和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了针对所在大学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英语精读课教学和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听力课堂的教学尝试。而教学模式的失败及教学实践本身促使教师研究并观察新生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情况,进而分析其不适应性产生之因。
研究为实证性研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观察、分析的方法,并根据具体班级所授课程不同,采用了不同的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具体方法如下:
(1)对15级1班(26人组成)所授课程为英语精读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翻转课堂模式,即课前学生自学有关课文重点词汇讲解的微视频,听英美原声课文朗读音频,自学课文并完成教师提供的相关词汇练习及有关课文内容的基础性问题及根据教师提供的答案进行自查,所有自学资料由教师上传至1班精读课QQ群供同学们课前下载学习,课堂上师生则更多地关注于文章的深层次理解和相关话题的讨论,此外,每一单元的课后基础练习答案教师亦通过QQ群上传,供同学们下载自查,疑惑留待课堂上共同讨论,以期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解决单元练习中的难点和高难度练习以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文章话题有关的相关话题的讨论和辩论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2)对2班(亦为26人组成)所授课程为听力课。除去完成课堂上正常的听力任务外,教师利用组建的2班听力QQ群上传课堂上完成效果差的听力音频资料及文稿供同学们下载复听和学习,上传教师额外补充的听力音频资料和答案,以及为提高学生兴趣或拓展学生视野为目的的歌曲和视频资料。
以上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均未告诉学生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以便观察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最自然反应。
三、研究结果
表1为2015届新生开课五周以来教学微视频(以及音频、Word文档和视频资料)利用的变化表。由表1可知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前或课后学生自学资料除了第一周得到大部分学生的利用之外(此处下载既理解为利用),其后利用率直线下滑,直至只被少数学生利用的稳定状态。第一周两班最大下载率逼近或超过20人次,其中1班学生胜于2班,主要是两班同学所学课程不一样,给1班学生上传的是一个用于课前自学的关于课文重点词汇讲解的微视频资料,给2班学生上传的是用于课后复听的两个课上听过但难度较大的听力资料,主要用于巩固,课上听得好的同学无需下载。从表中可见,两个教学班级除了第一周外,随后自修材料使用率急剧下降,上传的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的词汇讲解微视频,课文朗读音频,自测题和答案以及听写材料,听写文稿等等均受冷遇。
1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随后也无疾而终,精读课堂又开始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教师不得不利用大量课堂时间单词讲解,专门给学生课堂时间进行首次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以及课上检查虽基础却有必要完成的课后练习。这些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本可以课前或课后解决,却由于学生的不配合而全部搬回课堂上由教师带领完成。
直到课程结束之前,教师持续对两个班级上传学习资料,观察学生的自学资料的下载情况。并发现学生的下载及使用情况远不如人意,且在教师的有意干预下呈现出绝对的规律性:通常,学习资料的下载率很低,有时甚至为零次下载率,但当教师告之要在下次课堂上对上传的自修内容进行检测时,即刻会呈现高的下载率,屡试屡应。长期的观测结果表明自学资料的下载频率直接与教师是否会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相关:不检测,低下载频率;检测,高下载频率。学习资料的下载和利用呈现被动性。
四、讨论
利用QQ群作为师生教学互动平台,学生资料的下载和利用呈现被动性,与教师是否会进行课堂检测密切相关:教师检测则下载率高,教师不检测则下载率低甚至为零。深究缘于作为群主的教师只能看到单个文件的总下载率,而非具体的下载人信息。QQ平台无法为教师提供自学材料的下载跟踪和利用度的反馈。在无监管的信息化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检测成了学生利用上传资料进行自学行为的保障和必要条件,反映了学生自学的被动性,进而普遍低下的学习自主性。endprint
从实际教学情况和数据分析来看,新生整体缺乏对信息化教学的适应性,自主性学习能力的缺失是最重要的主观因素。赵欣玢、赵蓉在其对大学生群体手机APP的使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社交APP的使用依赖度更高于学习APP,比起学习,学生们在使用手机APP时更多地是使用其社交功能。[3]周挥挥等在其研究中则犀利地指出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学生们使用手机更多地是娱乐而非学习。[4]孙海虾在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发现该其自主学习主动性不高。[5]王天喜等在其对河南大学生进行的评估性研究中发现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仍然严重依赖课堂教学,自我学习规划缺乏自主性。[6]中國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因姑且不谈,但这一主观因素促成了大学新生在未监管情况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不适应性,导致了翻转课堂等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探索的失败。
五、结论
信息化教学以其绝对的优势正在融入大学教学,但在其更广泛、深入的开展之前必须做尝试性试验,深刻了解其具体实施的主观及客观条件。除却客观条件的改善之外,对普通院校的新生在学习自主能力不强的情况下采用诸如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则有必要加强监管环节以保证学生自学任务的完成。鉴于本研究开展的院校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结果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院校不同情况不同,如元丽媛认为其所处浙江师范大学学生总体学习自主性较强,其中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自主性明显高于二、三年级学生。[7]对这样的学生展开更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结果是否有所不同还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雅倩,李飞鸿.高等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校园心理,2015(13)119-120.
[2] MartinChemers,LitzeHu,BenFGarcia.AcademicSelf-EfficacyandFirst-yearCollegeStudentPerformanceandAdjustment[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1(1)77-82.
[3] 赵欣玢,赵蓉.社交与学习:手机APP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现状及需求分析——以武汉市大学生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233-235.
[4] 周挥挥,党波涛,蒋永红.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极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6)90-92.
[5] 孙海侠.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以H大学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6] 王天喜,刘双枝.河南省大学生学习自主性评价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2(26)188-190.
[7] 元丽媛.大学生自主学习调查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李 怡(1975-)女,河南郑州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西安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英语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