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给他打开了一扇窗,他改变了一个国家
2018-01-02碧澎
碧澎
1913年春,20岁的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次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四师是春季开学,一师是秋季开学,因此他重读了半年预科,到1918年暑期在一师毕业,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
当我们跨越百年之后再来回顾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整个人生道路,会发现师范生毛泽东的老师处于其间的关键位置。
欲栽大木柱长天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第四师范,教他们伦理学课的老师是杨昌济。
当杨昌济一身西装站立在课堂上,由西方的伦理学、西方的文化发展开始,讲述西方的历史进程时,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将长沙就看做最大天地的毛泽东来说,无疑在他的眼前打开了一扇世界之窗。这个窗口对于正在寻求自由、寻求解救中国真理的一代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他们最想要看到的风景。
杨昌济,1871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因世居板仓,所以后来被人称为“板仓先生”。
1889年,17岁的杨昌济参加长沙县试,考中“秀才”。之后他进入岳麓书院读书,并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1903年农历2月初,杨昌济赴日本留学,行前他更名“怀中”,表示自己虽身在异邦,但仍心怀中华。1906年杨昌济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升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修教育学。1909年春,他去英国苏格兰勒伯丁大学深造。1913年回国时,杨昌济深感中国教育之落后,人才之缺乏,便选择了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当教师。这时,毛泽东也刚好考入该校。
很多年后,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很有感慨地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杨昌济……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一个公平正值、品德高尚和有益于社会的人。”
杨昌济在授课时十分注重从道德伦理和为人做事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观。对毛泽东而言,他从杨昌济这里最大的获益,莫过于思想、志向和抱负的初步确立。杨昌济在解释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时,对学生讲道,“人有强固之意志,始能实现高尚之理想,养成善良之习惯,造就纯正之品性”,认为“没有哲学思想的人便很庸俗”。杨昌济的这些见解,给毛泽东以很大影响,他在听课笔记里写道:“理想者,实事之母也”。
杨昌济在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而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
在杨昌济的鼓励和支持下,毛泽东不断地阅读进步刊物,很快他成了《新青年》的热心读者。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发现,毛泽东读了《新青年》后,“读韩文杜诗的兴趣降低了”。毛泽东自己后来也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毛泽东开始循着初期新文化运动的思路探索,觉得“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要改变这种状态,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杨昌济还一贯主张德智体“三育并举”,他长期坚持静坐、冷水浴、长途步行等体育锻炼方法。他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很对毛泽东的心路。毛泽东是冷水浴最坚决的仿行者,从1915年暑期开始,他按照杨昌济教的方法,每天天蒙蒙亮,便来到学校东北隅浴室旁的一眼水井边,脱光上衣,吊上一桶桶冰凉浸骨的井水往身上浇,然后用浴巾摩擦全身,一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为止。毛泽东的冷水浴习惯,一直保持了许多年。
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假期里有时也放弃回家的机会,到板仓杨宅请教。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1914年,毛泽东和同学们曾组织一个哲学小组,还请杨先生担任指导。师生之间,相交甚深。毛泽东在1915年7月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
杨昌济在长沙的学生先后以千百计,他最欣赏的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两人。1915年4月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材,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对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一位颇有名望的老师,专门就一个普通学生的家世和履历写下一篇日记,已属少有;“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的评价,出自于一向严谨的杨昌济之口,则更为鲜见。
此后不久,在毛泽东所在的第八班教室的墙壁正中央,杨昌济亲笔书写了一副对联: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他以此书法自己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
在杨昌济的影响下,毛泽东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决定留在国内,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救国的药石。毛泽东在当时对孔孟文化的一片喊打声中,一个猛子扎进了传统文化的深海中,遍游北京的名胜古迹,登临泰山、拜谒孔墓、游历孟子故里,在被时代砸烂了灯盞、一片漆黑的历史长夜中,窸窣的翻找、查阅,向历史与河山问路。
风雨平生一知己
1913年,23岁的黎锦熙和20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相遇了,因为年龄相当,又是同一个故乡,更因为思想上的认同,二人一见如故。一个说:“晚,在润之处观其日记,甚切实,文理优于章甫,笃行俩人略同,皆大可造,宜示之以方也。”一个说:“闻黎君劭西好学,乃往询之,其言若合,而条理加密焉,人手之法,又甚备而完。吾于黎君,感之最深,盖之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已。”
毛泽东和黎锦熙在一校为师生的时间只有两年,两年中,二人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尤其是毛泽东在治学和为人方面深受黎锦熙的影响。黎锦熙生平最服“勤”“恒”二字,当中“恒”字最重要。他常对毛泽东说,世人多是“勤于始而怠于终”,所以无所成。毛泽东后来作对联一副,曰:“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足见其受黎锦熙持之以恒思想的影响。endprint
黎锦熙赞赏“安贫乐道”精神,并身体力行。他的这一优良品行也感染了学生,这是为师者以“身教”的方式达到“传道”的目的。他曾经对毛泽东讲,刻苦俭朴的生活,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不畏劳苦、战胜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是成大器者不可缺少的。以老师为榜样的毛泽东在生活上严格自律,从不乱花一分钱。将“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课堂感想写在书本上铭记于心间。
毛泽东不仅在学习和为人上深受黎锦熙影响,而且在生活上也得到黎锦熙的照顾。当时毛泽东是实实在在的一名寒窗学子,一件褪了色的灰布长衫,从年头穿到年尾,天暖时单穿,天凉了就在里面加衣裤,一些同学跟他开玩笑说:“毛润之的‘算术学得好——冬天用加法,夏天用减法。”黎锦熙并没有以貌取人,反而更为器重,时时处处关心毛泽东。他请毛泽东帮忙抄写稿件,并给予他适当的酬劳。
1915年9月,因黎锦熙赴北京任职,使这对良师益友被迫分离。从此,毛泽东失去了向先生当面聆教的机会,于是他就采用通信的方法求教。
从这年的冬天到1920年间,毛泽东给在北京工作的黎锦熙一共写过6封书信。信中讨论的问题相当广泛,从国家大事、哲学思潮,到人生观、世界观;从求学方法,到锻炼身体,等等,无所不及。在信中,毛泽东对黎锦熙或尊为师,或称为兄,谈政论文,说古道今,披肝沥胆,坦诚相见。只要读过那几封信便可知当年毛泽东同黎锦熙绝非一般的师生、朋友关系,而是“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大计”的挚友。
黎锦熙从信中感到毛泽东“大有见地,非庸碌者”。他尤其赞赏毛泽东关于“立志”一说,深感毛泽东“不愧为是大器量之人”。
出于对毛泽东人品的敬重和对他们之间深厚友谊的珍惜,黎锦熙冒着杀头的风险,始终珍藏着毛泽东写给他的这6封信。解放后,他把“六札”送给了毛泽东,作为他60岁的寿礼。毛泽东见到这些原件时说,谢谢黎老在漫长的黑暗年月中敢于保存至今,并让荣宝斋制作了影印件,还赠先生留作纪念。
自1913年到1976年,黎锦熙和毛泽东之间的交往保持了半个多世纪。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常到黎先生家拜访,谈论时事及世界问题。后来,毛泽东主编了进步刊物《湘江评论》,每一期都要寄一份给北京的黎锦熙,第四期《湘江评论》被湖南军阀焚毁。所以,直到今天全国只有黎锦熙保存的这独一份第四期《湘江评论》。
抗战期间,毛泽东又给黎寄去一本由他亲自签名的《论持久战》。
北京和平解放后,毛泽东得知黎锦熙在北京,就立即驱车到北京师大宿舍看望。他一下车直奔黎锦熙而去,一声“黎老师”出口,他的眼眶湿润了,黎锦熙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此后,毛泽东几次接黎锦熙到中南海叙谈。
1949年10月,黎锦熙受党中央、毛泽东之邀,参加了开国大典,亲历了这举世瞩目的盛事。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也为这段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友谊画上句点。得知毛泽东逝世的噩耗,黎锦熙数日不思茶饭,本已孱弱的他再次病倒。一年多以后,黎锦熙驾鹤西归。
一代师表启后昆
“休夸长沙十万口,子弟不教非我有。十八乡镇半开化,少数通人难持久。莫谓乡村阻力多,盘根错节须能手。莫谓乡村馆谷薄,树人收获金如斗。大家努力树桃李,使我古潭追邹鲁。”这是徐特立为长沙师范毕业学生写的《毕业歌》,也是他作为教育界“长沙王”的最贴切注脚。
有资料表明:1919年以前的长沙教育,差不多都是徐特立一手创办的。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现在这个名是后来他自己改的。
说起徐特立改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1893年,他乘船去南岳衡山的时候,看到同船的乡官小吏嫌船开得太慢,就对船夫拳打脚踢的现状后,心中甚是愤恨。于是当场就发誓今后若当船夫,就只运猪决不载人;将来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贪官。南岳归来后,他就更名为徐特立,取意“独行特立,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
1909年,徐特立在修研学校的草场演讲,讲到清朝末年,遭遇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县里的人去收尸,掉了眼泪,后来被抓了起来,他的激愤之情难以抑制,热泪如倾,跑到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切断手指,写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徐特立“抽刀断指”的举动轰动了整个长沙城,被当时进步的思想者誉为最有血性的激进人物。
1913年,36岁的徐特立已是享誉湖南教育界的“长沙王”,而此时20岁的毛泽东正在寻求真理和志向。若“十年未得真理,即十年无志;终身未得,即终身无志”,他对这位断指血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老师早有耳闻。“当时我对这个人很佩服,我原来对革命只有理性的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我第一次对革命的感性认识就是这件事,后来他就当了我的先生。”
这一年,徐特立被聘请为学校教员教授教育学、各科教授法和修身等课程。从1913年到1919年,徐特立在湖南一师任教6年。而毛泽东从1913年到1918年暑期畢业,前后共做了5年半的师范生。这期间短暂的人生交集,奠定了徐特立和毛泽东人生中长达60多年的交往。毛泽东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徐特立教育学生,非常注重言教与身教相一致。当时,长沙中等以上的学校极少,这些学校的老师十分稀罕,在社会上有着相当的地位,许多人还保持着前清绅士的派头,冬裘夏绸,衣冠楚楚,穿的不是中式长袍马褂,就是西装革履;那些留过洋回来的,则更是一派洋打扮。他们每天到学校上课,也都要雇请三人抬的轿子,以示阔气。徐特立却与众不同,他虽当选过省议会副议长,又曾担任长沙师范校长,是全省有名的教育家,生活却极简朴,穿着也极普通。一年到头,布衣布鞋,活像个乡下人,故有“徐二叫化”之谑称。徐特立的这种难得的反绅士精神,不但为毛泽东等学生们深深敬佩,而且也影响了其他教师,改变了当时一师教师中普遍存在的奢靡之风。endprint
徐特立對个人和家庭生活开支,总是千方百计地节省。他的家眷一直留在乡下,夫人在家喂猪种菜,维持家庭生活。为了让农民子弟有机会上学,他用自己的大部分薪金,让出自家的房子,在家乡创设了五美高小,而他和家人却过着异常勤俭的生活。为了筹资兴学,他节省每一个铜板。那时,他每次回家看望家人,80里路全靠步行,连往返的午餐也舍不得花,带些家炒的薯片之类的东西,聊作路上充饥之用。
徐特立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对毛泽东具有很深的影响,此后,他一生加以效法,并发扬光大。在一师读书时,毛泽东就是一个克勤克俭的学生;后来身为党的领袖的毛泽东,更是一直保持着这种优良品质,一生一以贯之地坚持清廉作风,从而给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给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巨大的政治威望。
徐特立认为:“读书要守一个‘少字诀,不怕书看得少,但必须看懂看透。要通过自己思考来估量书籍的价值,要用笔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意见和感想,要用一个本子摘抄书中精彩的地方。”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很重视徐先生的读书经验,也是实践徐先生教学主张最有成效的人。周世钊在《我们的师表》中回忆说:“(毛泽东)在一本不很厚的《伦理学原理》上,写了一万三千多字的评语。在他经常阅读的《韩昌黎全集》中,圈点、涂抹、考订、批评,朱墨纷陈,琳琅满目。他的以批判态度接受知识遗产的主张,更发扬了徐老的说法,收到了很大的效果。”1929年国民党军阀何键派人到韶山抄家,族人听到风声,就把它们连同毛泽东存放的书籍报刊一起烧掉了。一位塾师先生从火堆里抢出两册教科书和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是毛泽东1913年10月至12月的听课笔记,也有读书札记,主要是修身和国文两门课的内容。
师范学业的第二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了一封《征友启事》。其后,聚集了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朋友。从1916年开始,这批青年学子谈论最多的就是“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向上”。翌年冬,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开始商量组建一个团体。后来,新民学会在岳麓山脚下的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正式成立。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成立会上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法国,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徐特立大力支持新学生的正义行动。在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李维汉等新民学会会员帮助下,徐特立组织了一个以宣传新思潮为宗旨的健学会团体。他经常以“科学之不明,我们要学习科学;工农之不振,我们要施以教育;应当大众奋发,以血肉之躯,去护卫疆土,振兴国家”的思想去激励有志于匡时救国的青年。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对于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徐特立感到“国家有前途、有办法,自己也觉得年轻了”。1927年春,湖南农民运动发展迅猛,徐特立积极投入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参加了湖南省农民协会的工作,担任教育科长,并兼任湖南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主任之职。
正当徐特立寻找到了真正的救国道路,并且开始循此迈步的时刻,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了。是年7月,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局下,年已半百的徐特立,在武汉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回忆道:“从此,我真正获得了新生。”当月底,他即奉党的指示,星夜赶赴南昌,参加了伟大的“八一”南昌起义,他担任了二十军第三师的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失败后,徐特立历尽艰险,辗转到上海。第二年,党派他去莫斯科学习。他不因革命的暂时低潮而意志消沉,坚信“革命有前途,国家有前途”,因而学习格外勤奋刻苦。1930年,徐特立回国,从闽西进入江西苏区,担任教育人民委员。之后,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这时的徐特立,已经58岁了。
1937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为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徐特立老人,破例搞一次祝寿活动,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身在延安的毛泽东,于1月30日给在陕北保安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老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贺信称赞徐特立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祝愿他健康长寿,“成为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楷模”。
10年后,1947年2月1日徐特立年届七旬。中共中央决定再次为这位革命老人祝寿。此时,胡宗南的部队正逼近延安。1947年1月10日,《解放日报》公开发表祝贺徐特立七十寿辰的贺信,贺信称徐特立“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把徐特立的“一切优秀品质发扬光大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毛泽东为徐特立70大寿题词:“坚强的老战士”。
“平凡伟大马列真,一代师表启后昆。道德文章垂万世,堪称革命一完人。”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师表。他曾教导毛泽东立志、立德,他还使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中国人,知道了读书、识字、明理,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从1913年春到1918年暑期在一师毕业,毛泽东前后共做了五年半师范生。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在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面对着滔滔北流的湘江,东侧靠着粤汉铁路,隔江望去,西岸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周围的大自然环境是那么优美。经常驰过的火车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又不时传来时代的气息。
师范生涯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他在这里凭借那些孜孜不倦给他以教诲的老师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他的思想随着新旧交替的时代前进,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
1918年暑期,毛泽东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他结束了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这年他满25岁。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