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秀兰和她的“太行女人”

2018-01-02张富领

时代报告 2017年9期
关键词:太行山研修班女作家

张富领

在故事发生30多年后的今天,

“那时闭塞的深山成了现在火爆的旅游景区,大路通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想必,

如此荒唐的“换亲”闹剧,

也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将自由婚姻还原给坚强的太行女人们,使她们继承太行山灵山秀水的底蕴,勤诚奋进,走向幸福生活……

结识来自新乡太行山的女作家王秀兰,是在2016年秋季的奔流作家研修班上。仲秋十月,从各地赶来参加研修班的作家迎着秋雨绵绵,相聚于嵩山脚下的鹿鸣山庄,王秀兰便是这群文学朝圣者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作家。

七日的学习时光匆匆而过,还未来得及与每一位作家深入交流,便又站到了分别的路口。告别晚宴上,王秀兰开心地说道:“这次来研修班让我最高兴的是,我终于定好了我十多年前就写好小说的名字——《太行女人》。”于是,在研修班结束之后的一个月后,我便收到了这位女作家几易其稿的呕心沥血之作。

看过《太行女人》后,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隐忍而倔强的女子。书中那沉默且压抑,仿佛带着血色的太行山里的女人的生活遭遇,让我仿佛感到窒息一般,久久不能从那故事里走出。

太行山下,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软英成了村里的“女状元”“金凤凰”,而在哥哥年长无妻、父母忧心忡忡下,毅然舍身为哥哥换亲。此后,情人分道,哥嫂纠缠,父母愁苦,“软英”这个女子的命中只留了软懦,再无英气。我不由地想,作者赋予《太行女人》主人翁“软英”这个名字,是否是希望这个女子能再为自己做一次主,抗争一回?

对于软英来说,志超是她人生的掌舵者。他给予软英的情意和爱恋,让软英在“换亲”之前心中存情。也因为这份情,再次相遇后,面对志超不曾改变的爱恋,软英终于明白,所谓“传宗接代”,所谓“婚姻”,幸福与否,终究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由一场“换亲”而引发的伤痛终于得以愈合。我替软英感到庆幸,也切身感受到了作者——这个来自太行山的女人的爱与痛。

《太行女人》是作者以真实人物事件为依据改编而成的一部山村女人血泪史。因此,对于这些太行山里的女人的生活遭遇与情感波折,读过这本书的人不会感到“为此而想不通,为此而坐立不安”,书中因孝顺父母而为哥哥換亲的“软英”、为延续自家香火甘愿与兄长搭伙过日子的“宝花”、为给儿子换亲不惜女儿幸福的“雪花娘”……那一个个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仿佛是自家的左邻右舍、姊妹兄弟,她们的喜怒哀乐历历在目。

生活中的王秀兰不仅天性豁达,而且坚毅、贤淑、善解人意。这是她在经历人生悲欢离合之后也未曾改变的天性品质。从生活轨迹来看,以1993年为分界,她的前后两段人生让她的认识与思考更加深刻。2003年,王秀兰完成了她的人生第一部小说的初稿《为了祖宗接续的香烟》,随后几易其稿。小说的名字也几经改动,从《亲情》《苍茫太行》《大爱换亲》到《太行女人》,十年磨一剑,作者终于在2016年完成了这部小说的整体创作。文中并未有矫揉的赞美,也未见随性而发的感叹,而是多见世事沧桑的悲凉和灵性的闪光,思想的锋芒跃然纸上。

我不禁设想:假如当初软英为自己的幸福和未来选择坚持,她的生活会不会是另外一种色彩?

在作者的后记中,为读者打开了换亲这个乡村婚姻悲情的真面目——山外的天大,山外的地宽,走出大山的人们有了意外发现……先进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大饱眼福,于是他们想要走出大山了。可是,山外并不是他们想象的一样想来就来,想去就去。他们得有地种,他们得有家安。可是地在哪儿?谁能给他们一个家?绞尽脑汁的他们动用一切关系,有条件的托亲靠友向外走,没有条件的把闺女嫁到山外带出全家到平原落户。到了七十年代末,这些思想更甚,姑娘们打着“宁往南走一千,不往北挪一砖”的口号纷纷南嫁,只留下山里小伙望洋兴叹……走的走了,没有走的还得想法存留。于是,换亲出现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故事发生30多年后的今天,“那时闭塞的深山成了现在火爆的旅游景区,大路通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想必,如此荒唐的“换亲”闹剧,也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将自由婚姻还原给坚强的太行女人们,使她们继承太行山灵山秀水的底蕴,勤诚奋进,走向幸福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太行山研修班女作家
《太行山写生》
天津市举办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CIO)高级研修班
等待三天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研修班“自拍自评”部分作品
在太行山上
一则故事 改变一生
太行山历险记
民营医院的春天何时才会到来
在太行山上
等待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