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研究

2018-01-02刘良珍

佛山陶瓷 2017年12期
关键词:造孔剂热循环潜热

刘良珍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362500)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研究

刘良珍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德化362500)

以SiO2为陶瓷基体材料、Na2SO4为相变储能材料,同时加入陶瓷造孔剂,经造粒、成型、干燥、烧结制得样品。通过利用DSC、XRD、SEM、TG等一些分析手段研究了该储能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NaSO4/SiO2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具备良好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热循环利用及外形稳定性。是一种能被广泛应用的储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SiO2;Na2SO4;陶瓷造孔剂;性能

1 前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环保材料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相变储能材料在制造清洁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等方面能够发挥其优势,是值得研究的一种环保材料。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人研究了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与其它材料比较,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在比较高的温度下使用、保温性能好、密度小、可保持外形的稳定、循环利用率高、解决液体泄漏等问题。此外,它还具备大的储热能力和比较好的机械性能,保证了应用的可行性。

本材料区别于其它的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材料中成功地引入了陶瓷造孔剂,改善了该复合材料的微孔结构,降低了它的导热系数,从而提高了保温性能,同时还提高了相变材料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单位质量的相变潜热值,增加了相变储能能力。

2 实验

1.1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以SiO2为基体材料,Na2SO4为相变材料,陶瓷造孔剂为直径大约5 um的微粉,造孔剂微粉大约在300~400℃即可排出。制备工艺流程:(1)准备原料:原料粉碎并过250目筛,筛余量不超过0.5%,达到所需要的细度。(2)配制原料:将 SiO2:Na2SO4:陶瓷造孔剂按 40:60:10的比例配比。(3)造粒:均匀混合配好的原料,加入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造粒。(4)干压成型:设定最高压力为70 MPa,且缓慢匀速加压,并保压1 min。(5)干燥,设定最高温度为110℃,干燥时间为3.5 h,并且达到恒重。(6)烧结:升温速率为4℃/min,最高烧成温度为1000℃。

2.2 性能测试

分别对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样品在不同的冷热循环次数中进行测试和表征。(1)采用德国耐驰公司的示差扫描量热仪DSC进行测试样品的相变潜热。(2)采用XRD图谱分析表征测试样品的晶相。(3)采用扫描电镜(SEM)图片表征测试样品的微观结构。(4)采用热重分析仪(TG)表征样品的热稳定性。(5)通过肉眼观察样品的外部尺寸来表征外形稳定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潜热

作为一种良好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必须具备比较高的相变潜热,并且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老化。图1的测试结果表征了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有比较高的相变潜热,符合储能材料的要求,具备研究的价值。表1为经历不同的冷热循环(20~1000℃)次数得到不同的相变潜热。从表1中可以看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80次的冷热循环中,其相变潜热变化很小,热循环利用率高,从而保证了它的使用寿命。

表1经历不同冷热循环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潜热

图1 经历20次冷热循环复合相变材料相变潜热

3.2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XBD分析

对被测试样进行不同次数的冷热循环(20~1000℃)后,得到图2的XRD图谱,从图中可以看出Na2SO4、SiO2晶相没有发生变化,含量也几乎不变。保证了相变材料的储能能力和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图2 进行20次、40次、60次冷热循环后XRD图谱

3.3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微观结构

通过图3可以看出:(1)加入陶瓷造孔剂后形成了比较均匀的微孔结构。(2)Na2SO4、SiO2没有产生相分离,Na2SO4被SiO2所包裹,并且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微孔结构可以装满Na2SO4的液体,提高储能材料Na2SO4的单位含量,从而提高复合储能材料的储能能力,同时由于有微孔的存在,导致复合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降低,密度减小,提高了该材料的保温性能,并且减少了它的重量,为使用提供了方便。

图3 加入陶瓷造孔剂的SEM图片

3.4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热稳定性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反复的冷热循环使用中,相变材料Na2SO4的质量要保持稳定,才能保证相变潜热不变。表2表征在经历不同的热循环次数,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重量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历了80次的热循环,失重率仅为1.1%,并且在后面的热循环中几乎不发生变化。产生的原因是SiO2基体材料、陶瓷造孔剂在烧结后,能形成微孔结构,微孔中的毛细管力阻碍相变材料Na2SO4在熔融状态下的外流。这样既保证了相变材料Na2SO4质量的稳定性,又提高了相变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从而提高相变潜热。

表2复合相变材料经历不同冷热循环的重量

3.5 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外形稳定性

复合储能材料在反复冷热循环中,保持外形的稳定很重要,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变形,会造成设备的堵塞,影响储能材料的应用。从图4中可以看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外形上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变形,不影响使用性能。

4 结论

图4 复合相变材料经历不同冷热循环的外形图

(1)经历80次的冷热循环,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潜热值只损失1.6%,并且经历了20次冷热循环时,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的相变潜热为77.61 J/g。

(2)经历多次的冷热循环,采用XRD图谱分析发现,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晶相无变化,并且含量几乎也不变。

(3)由于加入陶瓷造孔剂,扫描电镜(SEM)图片显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形成均匀的微孔结构,并且Na2SO4被SiO2所包裹,无相分离现象。

(4)经历多次的冷热循环,热重分析仪(TG)测试的结果显示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失重率仅为1.1%,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5)经历多次的冷热循环,Na2SO4/SiO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外形保持稳定。

[1]王华,何方,胡建杭等.燃料工业炉用陶瓷与熔融盐复合蓄热材料的制备[J].工业加热,2002,31(4):20-22.

[2]叶宏,葛新石.一种定形相变材料的结构和理化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0,21(4):417-421.

[3]姜勇,丁恩勇.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J].广州化学,1999(3):48-54.

[4]Ciajolo MR..Solid-solid phase transition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thermal storage of solar energy.Glaze Chim Ital,1976,106~107.

[5]张仁元,柯秀芳,李爱菊.显热/潜热复合储能材料的研究[J].新能源,2000,22(12):29-31.

[6]FELDMAN D,SHAPIRO M M,BANU D,et al.Fatty acids and their mixtures as phase change materials for thermal.

[7]Terry Claar D,etal.Composite Salt Ceramic Media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A].In:Proceedings of 17th IECEC Meeting[C],1982,2043~2048.

Study on Properties ofNa2SO4/SIO2Composite Phase Change Energe Storage Material

LIU Liang-zhen
(Quanzhou Arts and Crafts Career Academy,Dehua,362500)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has been prepared using SiO2as the ceramic matrix material,Na2SO4as phase change material,with the addition of pore-forming agent.Samples were obtained by granulation,molding,drying and sintering.The performances of th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DSC,XRD,SEM and TG.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SO4/SiO2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has good microstructure,thermal stability,thermal recycling and shape stability.It is a kind of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that can be widely used.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iO2;Na2SO4;Ceramic pore forming agent;Performance

刘良珍,(女)学位:硕士 职称:高校讲师

项目来源: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项目编号:JA14433

猜你喜欢

造孔剂热循环潜热
造孔剂对环保型多孔吸声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壁厚对X80管线钢焊接热循环参数的影响
Effect of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enteral nutrition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动力的应用与热力学理论的关系
湖泊淤泥制备保水陶粒的研究
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射成型方法的研究
热循环下Sn2.5Ag0.7Cu0.1RExNi/Cu钎焊焊点组织与性能研究
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凝结潜热变化特征分析
碱回收炉空气加热器冷凝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