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汕地区嵌瓷艺术探析

2018-01-02邹华

佛山陶瓷 2017年12期
关键词:釉上彩瓷片潮州

邹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美术系,景德镇33300)

Ceramic Art陶瓷艺术

潮汕地区嵌瓷艺术探析

邹华

(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美术系,景德镇33300)

嵌瓷是潮汕地区特有的工艺美术品种。它借助各种颜色艳丽的瓷片嵌贴出龙凤瑞兽、人物花鸟、蔬果水族等内容,表达人们祈求吉祥富贵的愿望。嵌瓷五光十色的质感和独具一格的韵味,与灰塑、壁画、石雕、木雕等民间艺术同装饰于同一建筑中,能起到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的独特艺术效果。

潮州;嵌瓷;探析

1 前言

潮州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如潮州木雕、潮州陶瓷、潮州剪纸、潮绣等等。但更让潮州人引以为傲的,还要数潮汕地区三大民间建筑装饰之一的嵌瓷。

嵌瓷起源于潮汕,后传至福建、台湾等地。嵌瓷,潮汕人俗称“贴饶”,福建人称之为“剪瓷雕”,台湾人则称之“剪粘”、“剪花”。嵌瓷是在灰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先以铁丝扎制骨架,用灰泥塑造形象,再利用颜色鲜艳的瓶、壶、盘、碗等专制的瓷器,经过掰、敲、剪、磨等方法,制成形状各异的瓷片,用贝灰粘于灰泥胎表面,以圆嵌、浮嵌、半浮嵌、平嵌等形式,表现出山水、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题材,具有色彩斑斓,形象生动的艺术特点。

2 嵌瓷艺术与地方文化

所有的民间艺术都不只是一种艺术,它更是一个地区文化的体现。潮州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汉初开始设县。自隋唐特别是韩愈被贬潮州以后,儒家、道家、佛教开始盛行,各种规模的寺庙、宗祠随处可见。现存建寺最早、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为开元镇国禅寺。其照壁的顶部、各殿屋顶屋脊、门楼上部,皆装饰着精美的嵌瓷。

关于嵌瓷的出现至今仍有许多争议。一方面历史文献少有记录,另一方面文革时期又受到严重的破坏,现存实物中最久的也多是民国时期制作,因而起源极难考证。当地有学者认为,嵌瓷艺术应是初起于明代末年而盛于清代乃至民国,目前最早有确切年份记载的,是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的孝天公祠。[1]民间艺术有就地取材的原则,嵌瓷艺术也不外乎此。嵌瓷的出现离不开当地陶瓷业的发展。嵌瓷制作最主要的元素是以鲜艳的红、蓝、青为主要色调的釉上彩瓷片,这是因为釉上彩颜色较釉下彩鲜艳,成分更为稳定,雨淋日晒久不退色。这涉及到颜色鲜艳的红、蓝、青等釉上彩颜料的来源和釉上彩瓷器烧制的技术。虽然,潮州自隋唐以来就是重要的陶瓷出口地,但“唐宋出口的瓷器是以彩绘素瓷和釉下青(影青瓷)为主”,“清代康熙以后,釉上五彩瓷器渐由官用瓷转为民用瓷,这样大大刺激潮州民间釉上彩绘的发展。”[2]《南窑笔记》说:“清代所用的青料除了明代已用的浙江、江西料外,‘本朝则广东、广西俱出料,亦属可用,但不耐火,绘彩入炉则黑矣’!”这些文献记载均表明到了清代,广东的陶瓷颜料仍比较落后,即使已有嵌瓷的制作,应该也只是小面积的平嵌。后期,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西方先进的技术和颜料的引进,从而为色彩鲜艳,器型多样的嵌瓷生产提供了支撑。“民间艺术是民众集体感情融洽的产物。”[3]潮州地区盛行“有神崇拜”,并往往将精神追求形象化,将神崇拜转化为对转世美的追求,这些因素对嵌瓷艺术的产生与流行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3 潮州嵌瓷的艺术特色

“潮人文化诸多特点中,最具深刻内涵的特点便是‘精细’二字”[4]。农业生产影响地方文化,在地少人多的潮汕地区,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不得不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精耕细作,从而有了潮人“种田入绣花”的说法。又由于地少人多,使不少农民转向手工业,木雕、石雕、剪纸等民间工艺也便具有精雕细琢的特点。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嵌瓷艺术也极其精致。嵌瓷借鉴潮州木雕、石雕的表现手法,用镂雕、通雕等形式来表现花篮、竹篓、牡丹、人物等;色彩的表现则源自于潮绣,以红、蓝、绿为主色调,色彩浓郁,充满喜庆气氛。嵌瓷将传统的色彩、传统的形象概念化,强调构成,很有现代装饰的味道,又有几分“雅俗共赏”的情趣。

嵌瓷的制作要求艺人当场塑泥胎、剪制形状不一的瓷片,再根据瓷片本身的特性进行创作。不像灰塑、陶瓷塑、琉璃瓦饰等屋顶装饰形式的制作,都是将塑好烧制好的饰件用水泥粘合于屋顶各脊。由于嵌瓷用的每一块瓷片都是经艺人手工剪裁,形状各异,表现手法可更为灵活多变。瓷片不同的形态与表现对象的巧妙结合,往往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画面。下面仅以龙、凤、兽、人物、花卉、水果,水族举例说明:

龙:龙身(图1)覆盖的鳞片由无数圆形瓷片贴合而成,瓷片表面釉料的玻璃质感正好完美地体现了鳞片的质感,体现了龙这一远古图腾的金壁辉煌。在古板头七圣宫的左墙上青龙壁饰,其形象含蓄生动,只浮嵌了龙的一部分身体,脱离了龙的传统造型,也不像北京故宫九龙壁的龙浮雕那样平板,更具蛟龙戏水的动感。

凤:凤身上的鳞片和翅膀的各级飞羽,都是根据鸟类的羽毛特征来修剪瓷片的,头顶、身上及尾部的绒毛是将瓷片剪成细长的条状插到泥胚里的,颜色、层次都非常丰富(图2)。鸡、鹦鹉等禽类的表现手法也类似于此。

兽:狮子、羊等绒毛兽类的表现技法独具特色,其绒毛质感的体现是其他装饰形式所难以做到的,这在比较中便可一目了然。图3是一只嵌瓷狮子,除了五官和腹部是用块状瓷片贴成外,其余部位均用剪切精细的条形瓷片竖直插进泥胎而成,其形象虽脱离了传统狮子的造型,却将毛茸茸的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图4是一灰塑狮子,虽有狮子的神情,但身上却像只有一身的皮而没有毛发,其胡须和背脊上的毛也陶塑制作工艺的局限而只能塑成块状。

人物:人物塑造以圆嵌和浮嵌两种形式为主,其脸谱和服饰创作多借鉴于潮剧,清秀淡雅。寺庙的岔脊前端多圆嵌神兵天将,脸部和手为彩色泥塑,瓷片嵌饰人物头饰及其身上的衣物配件。浮嵌除屋顶正脊的装饰(图5)外,还有通景屏形式的墙饰,主要表现历史故事,如“郭子仪拜寿”、“专诸闹市”、“白蛇传”等,其构图借鉴于连环画,彩绘故事环境,浮嵌或平嵌人物形象和各种树木的叶。这种形式可脱离对建筑的依附,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其内容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逼真,制作概括简约,精彩纷呈。

图3 狮-嵌瓷

花卉植物:花卉是嵌瓷必不可少的内容,有牡丹、梅花、水仙、荷花、菊花、兰花等,还常配有“竹制”的花篮,各种方的、圆的、扁的、高的花盆花瓶。各种花卉从颜色、花瓣特征的嵌制、到质感的表现都唯妙唯俏,如图6的梅干,是将酒坛形状的瓷器自由打碎,利用碎片的自然形态表现苍老的梅干,显得苍劲有力,让人能深深感受到它的生命的气息。

图6 花卉植物

图7 蔬果

图5 人物-八仙八童八骑

图8 水族

蔬果、水族:这两种题材表现手法接近,强调平面色彩构成的创作理念,具有现代装饰的特点。这两种内容表现多运用“借形”的手法,即利用瓷片自身的形态来塑造形象,如图7中的是借细口瓶嘴表现石榴的蒂、借纵切的半个瓶肚表现柚子的体感。图8中热带鱼周围的水草是利用碗底、盘底嵌成的,等等。纹样:主要有如意纹、卷草纹、万字纹等,以单色平嵌为主,是重要的补充配。来制作嵌瓷的瓷片属釉上彩,其颜料的化学成分并不绝对稳定,经几十年的风吹日晒便会变色,如1992年重修的古板头七圣宫的嵌瓷已变得暗淡无光。嵌瓷的制作非常辛苦,费神耗时,蹲屋顶、蹲竹架、风吹日晒更是成了嵌瓷艺人的家常便饭。当下年轻人多不愿吃苦,当地老艺人收徒日益困难。嵌瓷主要表现传统题材,虽有融入现代创作理念,但艺术形式和特点很难与现代建筑相结合。

4 结语

嵌瓷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它比琉璃更绚丽多彩,比灰塑更光彩照人,比彩绘更婀娜多姿,比马赛克镶嵌更灵活多变,是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一支奇葩。然而,这项绝活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由于用

[1]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名城胜迹.2003

[2]艺术家工具书编委会.清代陶瓷大全 [M].艺术家出版社,1986.

[3]李砚祖.装饰之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林伦伦,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M].花城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釉上彩瓷片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圆梦》釉上彩瓷瓶 作者:余晓霞
瓷画艺术家
亿年瓷片
王延天作品精选
卞哲甫作品精选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学术价值高于收藏价值,稀缺古瓷片才有升值空间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冰点以下的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