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人物见证中国崛起历史的海军将军
——萨镇冰
2018-01-02历史君
历史君
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人物见证中国崛起历史的海军将军
——萨镇冰
历史君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后打进了汉城,这也是中国军队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57年以来,中国军队再一次进入这座曾经的藩属国都城。在这个消息传遍全中国的时候,有一位已经92岁高龄的老人追忆起曾经的经历,挥笔写下了一首包含深意的诗:“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这位老人正是历经时代变迁,见证了中国崛起的前北洋海军军官——萨镇冰。
萨镇冰出身福州,是著名的雁门萨氏后裔,父亲萨怡臣是道光年间的秀才,以塾师为业,但是家境贫穷,因此萨镇冰幼年时被乳母安置在族叔名医萨觉民家,学五经四书。后来因为父亲与当时主管福建船政的沈葆桢的关系,考入当时中国最著名的先进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并且以第一名的身份毕业。毕业后到福建水师的“扬武”号军舰上实习,并且在之后的军事生涯中游历台湾、新加坡、小吕宋等地。直到1876年,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作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临行前他父亲题联“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
1880年,萨镇冰学业期满回国。先后任职在南洋水师和天津水师学堂。4年后,中法战争爆发,曾经为世人瞩目的福建水师,在未发一弹的情况下全灭于马江海域,这场海战极大地刺激了萨镇冰,他在教习的岗位上再也呆不下去,多次请求上前线,两年后如愿以偿,调到“威远”舰任管带。
马尾船政学堂全景
船政学堂毕业照
威海日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丰岛突然袭击北洋水师舰队,挑起了甲午战争,战火很快蔓延到黄海、渤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让萨镇冰感到遗憾的是,他未能指挥军舰参加黄海海战。次年威海卫之战打响,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上劳累过度,萨镇冰病倒了,夫人陈氏闻讯从福州赶来探视,被萨镇冰下令撤开扶梯,不准夫人登舰。左右将士极力相劝,萨镇冰断然答道:“此地非同寻常,此时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当日岛卫战爆发,时值隆冬,大雪纷飞。日军以18艘舰艇分四批轮番进攻,并从已被日军占领的威海卫南北炮台以猛烈的炮火狂轰日岛。在十分险恶的情况下,萨镇冰始终沉着指挥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最后接到提督丁汝昌的命令,才撤回刘公岛。2月3日,威海陆地悉数被日军占领,刘公岛已是孤岛。丁汝昌在屡次拒绝投降后,于2月11日夜饮药殉国。三天后,北洋海军威海营务处提调道员牛昶昞与伊东祐亨签订《威海降约》。北洋练习舰康济号被解除武装,交还中国。萨镇冰待在这艘曾经由他担任过管带的舰艇上,与刘步蟾、丁汝昌等人的尸骨一同返乡。
这场甲午战争最终以清军的失败告终,残存下的所有海军官兵遭革遣返乡,萨镇冰也回到福州。此时他父母已逝,不久妻子也过世了,萨镇冰囊空如洗,家计维艰,连两个子女也无法抚养,只好到官绅家庭当塾师挣钱糊口,过了半年。
次年受到两江总督张之洞的邀请,到湖北新军任职。两年后朝廷重建北洋海军,分别向英国和德国定购了“海天”“海圻”等舰,并开复(开复:恢复原官衔)北洋海军副将叶祖珪的革职处分,授为北京海军水师统领。叶祖珪认为萨镇冰的学识、经验、为人等均远胜于己,遂向朝廷推荐由萨镇冰来任水师统领一职,萨镇冰坚持不受,于是清廷便授予萨镇冰担任帮统兼“海圻”号管带。
北洋水师官兵合影
威海降约
1900年,庚子国变,清朝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目光短浅、顽固守旧的议和大臣中有人提议将“海天”“海圻”等5艘大型军舰出售,撤销一切防务,以表示中国绝无对外备战之意,以此讨好外国人。此提议一经提出,即遭到萨镇冰的强烈反对,后来在叶祖珪等将领的抗议下才被废除。两年后,叶祖珪调任,萨镇冰开始统领全部北洋海军舰艇。
为了培养合格的海军人才,萨镇冰在烟台重建了毁于庚子年间的水师学堂,亲自为学校制订了“开办水师学堂章程”,同时开始对北洋海军进行整顿,萨镇冰不尚空谈,经常乘坐舰只在海上游弋视察,并亲自指导海军官兵练习航海驾驶技术以及演放鱼雷、打炮靶、备战操练等战斗技术。
因他出色的表现,清廷将复兴海军的任务交给了他。外派留学生,培养人才,整合南北洋水师,建立指挥系统,统一了官制、旗式、军服、号令,一时间萨镇冰成了海军中最耀眼的旗帜。1908年,他率“海圻”“海容”二舰前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地抚慰侨胞,成为近代中国政府要员宣抚华侨的始端。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1909年与当时的海军大臣载洵一同巡视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直隶、山东、江苏等9个沿海省份的海防,又乘船赴欧洲考察海军,向西洋各国订购军舰,在这样的忙碌中,萨镇冰逐渐沉浸在海军中,却并没有发现,悄悄燃起的革命的火种。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帅舰队支援陆军镇压革命的萨镇冰,终于猛然发觉海军已经不再是大清的支柱,对命令阳奉阴违、消极厌战,在这种情况下萨镇冰不得不承认在当前各省纷纷独立,革命火焰熊熊燃烧的大局下清朝的覆亡几乎成为定局。既不愿为清廷殉葬,也不愿公然易帜加入革命军的萨镇冰,给不断劝降自己的旧友黎元洪回信说:“彼此心照,各尽其职。”黎元洪收到信后又致书萨镇冰:“吾师抱救国之卓见,熟察现势,必知专制政体之必亡。”萨镇冰不想做清廷的罪人,又不愿当那为后人唾骂的历史罪人,于是选择了一条中间的道路。萨镇冰以有病需医为由离开舰队,搭乘英商太古公司轮船赴沪,并留下信号“我去矣!以后军事,尔等舰艇好自为之。”他这种几乎是默认海军起义的行为使得清廷彻底失去了海上的力量,加速了清廷的灭亡。之后的萨镇冰在民国政府中担任着显耀的职务,将自己的一切精力投入海军的建设中,但是纷乱、孱弱的民国,并不存在让海军茁壮成长的土壤,在民国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他回到了福建老家。
1926,福建发生南港兵灾,“是时,庐舍田园,焚毁蹂践,一无完土。男女死六十余人。其逃入山中者,坑谷皆满。”“自古灵瓜山至于新岐,横纵二十里,炊烟断绝。”此时,萨镇冰刚辞去省长职务,救灾已不是他的职责。他不顾年近古稀,奔赴南港,组织发动民众救灾,重建家园。他以“三山野老”的身份,邀请福州各界人士与商绅开会,详细介绍南港兵灾状况,发起成立“福州兵灾救济会”,筹集资金六万余元。亲自督办救济事宜,购建材、买粮食,置衣被、买药品,运到南港,及时救济灾民。
随后,萨镇冰发起成立“南港兵灾善后会”,各界人士与海外华侨踊跃损款。萨镇冰把募集到的十余万元善款用于重建东厝街与灾民住房。东厝街数十家店铺经张毅兵痞洗劫焚毁后,一片焦土。萨镇冰在这片废墟上建起了几十间店铺,用花岗石铺就了二百多米的街道。他又盖起了十几幢双层直筒型木瓦房,使无家无归的灾民得到安顿,自此之后的萨镇冰主要从事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建屋、铺路、修路、筑桥、筑堤、劝耕、施赈这些,原本与军人无关的活动充满了萨镇冰的生活,但是他却并未从政治的旋涡中脱身,十九路军闽变、考察南洋等政治事件里依旧存在着他的身影。
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萨镇冰曾经呕心沥血经营的民国海军损失殆尽。1940年在西安时,曾出发前往延安,半途被朱绍良派员接回重庆,送辰溪水雷所休憩。1945年秋,日本无条件投降,86岁的萨镇冰从渝飞沪小住,次年回归故里。
1948年,萨镇冰90诞辰,福建省会各界人士为他祝寿,成立筹备会,由当时的省政府、省参议会以及地方知名人士参加。当时,他拍有乘马一照,自题:“行年九十,壮志犹存,乘兹款段,北望中原”作为答谢纪念。
1949年8月国民党政府崩溃前夕,“代总统”李宗仁于福州佛教医院拜见萨镇冰,转达蒋介石之意,力劝他前往台湾,但是萨镇冰以病坚辞,并发文拥护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萨镇冰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1952年4月10日于福州病逝,享寿94岁。临终前不久,萨镇冰写道:“国疆昔小而今大,民治虽分终必联,人类求安原有道,俗情狃旧尚无边,忘怀富贵心常乐,从事勤劳志益坚,所望群公齐努力,相扶世运顺乎天。”
作为见证了北洋舰队从壮大到覆灭、清朝灭亡民国成立、日本的战败投降、新中国的建立各个历史时期,出身于清朝政治腐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逝世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崛起的初期;年轻时亲眼目睹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耄耋之年看到了日本的投降,解放后拒绝蒋介石的去台邀请,转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以年迈之躯为共和国建立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的人物,萨镇冰既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位在国共两党都享有名望的人物,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才。同时,他一生扶贫济困,广造福祉,被人民大众称为“活菩萨”。可谓是“生前享有隆声,活时享有赞许,死后享有美誉”。
日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