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主任如何处理异性交往的问题

2018-01-01何永吉

何永吉

摘 要: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甚至喜欢与之交往,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本文阐述了当青春期的初中生与异性交往过密时,如何正确引导青春期的初中生与异性正常交往,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异性效应”进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交往过密;异性交往;异性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88-2

情境一:

“老师,英语口语考试志愿者活动有同学提前走的!”班长向我报告

“哪些人?”

“某某和某某”(一男生一女生)

“知道了!请把这两位同学喊过来”

……

“志愿者活动是有纪律的,你们为什么要提前走呢?”

“因为任务完成,负责老师说可以提前走。”

“立即回家了吗?”

“没有”

“为什么?”

“我们和初三的同学一起去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

“值得表扬。”

“你为什么也去?”我向女生提出疑问。

“因为……他们缺人。”

……

我总感觉不对劲。那个男生可能性不大,那个女生值得留意。

期中家长会结束,我特意请那位男生家长留下来:班里有位女生可能对×××同学有好感,请你回家留意一下。

两天过后,那位家长打电话过来:“老师,你说的那件确有此事。那位女生最近一段时间天天发短息给我家孩子,并且还把她自己从小学到现在的照片送给我家孩子收藏。有一天,我接到一通电话,听声音估计就是那名女生,连招呼都不打直接问×××在家吗?(很没有礼貌)听到我的声音,突然就把电话挂了。后来,与孩子交流的时候,我听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她竟然把我当成是我儿子的女朋友了,还一味质问我的孩子。”

我立即打电话请那位女生家长到学校交流情况。是女孩子的父亲来的。经过一段对话后发现,女孩子父亲根本管不住她,都是她母亲管她。最近一段时间的电话费是多了不少……

看来这位女生“早恋”蛮深的。现在才初一,这种情况出现也太早了吧?我毫无准备,这件事该从何处下手?

放任自流?一味地说教、镇压?正处于叛逆时期的学生,“禁果效应”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越是禁止学生做的事情,学生做得越来劲,不能堵只能疏。只有这样,“禁果效应”才强度会降低。

男生性格内向,“情商”很低,连拒绝的话都不会、不敢讲。女生很要面子,个性要强,喜欢展示自己,学习基础薄弱。她能对×××男同学有好感,至少说明她有正确的是非观。

“请坐!这会儿其他同学都在午休,你知道我请你来干嘛?”

“谈我的成绩。”

“不是,谈成绩什么时候都能谈。有些事情你我都不想让别人知道的,这就是我选择午休时间找你谈话的理由。”

她诧异地看看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嗯。”

“首先我要表扬你。”

她再次诧异地看着我,又用“为什么呢?”的眼神看着我。

“你的眼光不错,他的条件不错!从成绩、性格、相貌各方面都很好!”

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你欣赏他什么地方?”

“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成绩好,性格好”(这大概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你感觉这是一种什么味道?”

她低着头笑了。(此时她已经渐渐地淡忘我是她的班主任)

“你对他是什么感情?”

“开始在班上只是觉得他人很好,成绩也是令人那么的羡慕,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喜欢上他。”

“那他对你呢?”

“他很木讷”

“他这样对你,你感觉?”

“很好啊!”

“你有没有感觉他在故意回避你,委婉地拒绝你?”

“有点”

“知道为什么吗?”

她摇摇头。

“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的人。如果在这三年学习中,他走错一步,他的人生不会像现在这样优秀?你还会……?”

她略有所思(趁热打铁)

“现在的你正如走在满是风景的路上,不禁驻足观赏,可你不知道此处的美是朦胧的,是错位的,是遗憾的,是短暂的,而更美、更长远、更持久的风景在前方。希望你走过这片风景,向着前面更美的风景出发。”

在她离开之前,我把事先准备好的《致女儿的信》送给了她……

从那以后,她在各方面发生惊人的变化:知道自己管不住自己,主动要求自己一个人单坐;上课渴望回答问题的表情;被表扬后喜悦和自信……

分析反思: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生生理的发展等原因,中學生异性

间的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增多;过早地涉足情感问题。对这类问题要有提前量,做好预设,不要等问题出现,措手不及,乱诊断。正处于叛逆时期的学生是个不稳定的“炸弹”。只能用“润物细无声”的小雨润湿,不能用“急躁,愤怒”去点燃。这小雨就是:在平时的班会课上开设辅导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爱情因为纯洁而美好,如果过早地涉足情感问题,可能使自己的情感受到伤害,并且影响学业发展。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学生时代需要发展的是友情,而不是爱情。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适当的异性交往技巧。

情境二:

有人提出:既然中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容易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就禁止异性交往。其实不然。

“老师,我们班有男生抢饭吃,有鸡腿的时候他们互相抢的更厉害,甚至有点恶心,严重影响班级形象”。经过调查:学校伙食统一份量(后来学校改进了伙食分量),一般男生的饭量比较大,不够吃;女生饭量小,吃的少。

采用吃饭男女同桌就餐的方法。效果显著:男生在男女同桌就餐时比之前单纯男生就餐时文明了许多,这是由于大部分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们班级同学参加南京市新旧图书交易节。男女生一起合作,从一开始筹划,组织、筛选书刊、书摊的位置、连锁店的开设,大家都是在一起共同讨论制定。男女生连锁“书摊”相继开业,“战争”硝烟升起,在和谐,公平的环境下竞争的很激烈。最后女生胜利了,男生却不气馁:下次组织的活动,我们一定比你们出色,比你们强!此次活动之所以这么成功都应归功于“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顽皮的男生经常在一起疯玩,不时还有人说点粗鲁的话,有点出格的举动,只要有女生经过,男生的举止一下子变得斯文起来,几乎每个人都像变了个人似的。请一些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女生给哪些顽皮的男生当师傅或“监护人”。效果显著:男生在女生的帮助下,能够逐渐要求自己专心学习,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由于“异性效应”,男孩往往为此激励自己,使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由,服饰整洁大方,富有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气质。同时女孩也不知不觉地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雅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异性间的相互激励成了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分析反思: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交往中,如果能正确而恰当地运用“异性效应”,则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与异性交往中往往努力表现人格优点,尽量隐藏性格弱点或自动改善、有意自律,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在智力上,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情感上,可以互相交流;在学习方面,男女思维方式不同,一起合作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在班集体凝聚力方面,“异性效应”增进男女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但是,也要防止“异性效应”变味。在正确的是非观没有树立起来之前,讓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的发展过程,认识异性交往的优点和作用,可以让学生学会把握异性交往的原则性尺度,学会妥善处理异性同学交往的技巧,培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能力,收获美好的同学情谊。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走在问题的前面,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走出“禁果效应”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