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班规之钥 链接师生之情

2018-01-01包文文

关键词:班规教师

包文文

摘 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小环境。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传统的班规制定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教師自身只保留了管理者的身份,却没有注重自己同样是班规的被制约者。和谐的班级文化,需要班规的全员参与,教师自身需要作出思想调整。

关键词:班规;教师;践行者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87-1

何为班规?李西顺认为,“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所谓班规(也可以说是制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班规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不仅仅是制定者,更是践行者。班规的制定总是从教师的需求角度出发,教师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子,就制定相应的班规。在实践过程中,班规无形之中成为教师管理学生的工具,并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准则。在班规的制定到践行的过程,教师往往把控着“制定者”的角色,而忽视了“践行者”的角色。

一、拿起班规这把钥匙

教师在处理班规和学生、班规和自己之间的关系时,除了明确自己的主导身份,更应该明确自己是首要践行者的身份。作为教师,不应是把班规放在嘴上说,而是放在手上去用,不仅用在学生身上,更要用在自己身上。

1.置身其中。

在班规中,我们需要充分明白一点,这个规矩不是专门定给学生的,最先应该是定给教师的。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我们需要做到对班规的积极践行。如果我们都对班规熟视无睹,那更无从要求学生严以律己了。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那就不用谈如何用更合适的方式让学生遵守,因为当我们自己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只有用强制的方式才能让别人做到,并且那个“别人”将会心不甘情不愿。

2.身正为范。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教给孩子做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做人。不管做不做教师,“做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对于教师则更为重要,而如果老师在“做人”方面具有师范之风,孩子也会无形之中被渲染“正气”,比如说“公平”原则。我在淳化中心小学实习期间,发现孩子们对彼此的评价都让我觉得很惊讶,孩子们之间充斥着的不是相互表扬相互团结,我所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各种不满,后来我无意中听到这么一个观点:孩子的这些对待同学的看法和态度上,很多的情况都是从老师那里习得的,如果老师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每个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改变自己的看法,孩子思想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由此,我更加感觉到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了。

3.以生为镜。

对于孩子来讲,最直观的就是教师的行为,而对于教师本身来讲,支撑行为的则是理论。理论之所以被很多人当做空话,是因为它有一定的高度,不能让教师一伸手就够到,而在忙碌劳累的生活之余老师又无暇(其实我觉得本人这里的用语实属委婉)用一些精力跳一跳去碰到那些理论的高度。我无法决定未来的事情,但我可以决定现在我可以做什么,将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在做的过程中内化到自己思想中,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力求做一个合格的班规制定者和践行者。

二、打开和谐之门

班规这一把钥匙,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打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大门。

1.用理解之眼,追寻事件的背后。

有的时候我们会直接拿班规这把尺子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从而轻易地对孩子行为下定论。

例如,考试没考好就是没有认真学,上课时问题回答不上来就是没有认真听,所讲的话与实施情况不符就是撒谎……让我们细思极恐的是,这些现象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很多未表露的潜在因素。量变从而质变,每一个现象的背后通常会隐藏很多细节,从而促使某种现象的产生。考试没考好,很可能是压力较大,亦或是考试时身体不舒服,或是周围的环境比如恶劣天气、嘈杂环境等因素导致走神。上课时问题回答不上来,不一定是学生没有认真听,可能是因为问题对于这个学生而言比较难,亦或是学生并不确定自己的答案而不敢回答。而对于“撒谎”的定义就更加不能这么片面了。因为孩子对于某个事件往往会有自己的理解,经过自我思维的加工从而产生叙述偏差;也可能受到儿童表达水平的影响,他们无法理清事件前后逻辑顺序,从而无法组织语言陈述事实情况。

生活这样让我们细思极恐的事件有很多,实际上,学生很多行为是出于儿童的天性,而不构成违规。所以我们要带着理解的眼睛,正确定义学生何种行为是违反班规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行为。

2.用宽容之心,构筑和谐的氛围。

干瘪的稻穗总是仰起头,看到的只是单一的天空,长此以往只习惯用一种方式去理解看到的一切;饱满的稻穗总是低下头,看到大地的博大,同样也看得见细微事物的渺小,正所谓见多识广。作为教师,如果我们总以一种高姿态去面对学生,就会难以发现学生的完整人格,以一种苛刻的眼光对待学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便自然而然以自我意识武断学生的行为。当我们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教育思想有了深入理解与思考,我们将会以更全面的方式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因素。以更加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去处理事件,以更加和谐的氛围与学生相处。

班级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重要的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我们投入十足的热情,饱有充足的爱心,更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还需要结合当今学生的特征,扬长避短,提升管理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西顺.论现代性班规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1(04).

[2]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王文新译.儿童的利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3]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教育研究,2007(07).

猜你喜欢

班规教师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温情班规 护航成长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班规“七问”
“奇葩”班规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