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黄河旅游开发研究

2018-01-01郝斐斐运城学院美术与工艺设计系山西运城044000

安徽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运城市运城黄河

郝斐斐 (运城学院美术与工艺设计系,山西 运城 044000)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位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中心位置,有相对较大的黄河径流区域,其13个区、县、县级市中,有8个毗邻黄河,分别为河津市、万荣县、临猗县、永济市、芮城县、平陆县、夏县、垣曲县。根据各个区域的黄河文化特色,将其地方自然风景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相结合,融入现代化的旅游观念,对运城市黄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运城市黄河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运城与黄河自然风情直接相关的旅游资源有大禹渡黄河风景区、禹门口公园、黄河西滩景区、三湾大天鹅景区等,这些景点凭借自身区位优势形成一定特色,如大禹渡黄河风景区以大禹文化为中心,集自然风情、佛教、现代水利工程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黄河西滩景区则是黄河湿地景观,形成以河面沙滩、芦香鱼跃为特色的农业观光环境。但是这些旅游资源竞争力不足,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此外,运城市黄河旅游自然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与当地人文历史资源的融合,如蒲州镇有著名的4A级景区普救寺文化景区、“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州故城及蒲津渡遗址、万固寺等人文历史资源,尽管其在旅游规划编制时同时将黄河自然资源开发列入其中,但是缺少与人文历史资源的有效衔接,后续缺少有效的实施。再者,运城市黄河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景区旅游产品形式落后、缺少新型旅游产品,与黄河金三角开发缺少协同合作等问题。

2 运城市黄河旅游资源开发对策思考

2.1 打造优秀黄河自然风情特色旅游

黄河出晋陕峡谷流经禹门口,河面豁然开朗,水流变的平缓,河道滩槽明显,滩面宽阔,形成滩涂、沙洲、芦苇荡等特有的自然风光。此外,平陆三湾大天鹅景区位于三门峡水库库区,植被丰富、气候温和,是黄河上的重要湿地景观,每年都有大量的天鹅过来越冬。深度挖掘这些特色黄河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塑造新的黄河观光体验游。近年来,运城市各地区对这些黄河自然资源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利用。万荣县西滩景区位于黄河与汾河的交际处,在两河交汇处形成了近百万亩的一方滩涂。目前,万荣西滩已开发出一些休闲旅游,如水上游乐、洗浴养生、湿地观鸟、荷花塘休闲观光、沙滩游泳、漂流探险、滩地跑马、农家乐生活等。但是,其开发形式简单、粗暴,缺少高品质景区规划、设计,且开发力度不足、宣传不到位等,使得黄河西滩优美的自然风光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对运城各县市黄河沿岸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调研、评估,对于符合开发条件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高品质的研发,结合现代旅游体验新观念,创造出优秀的黄河自然风情旅游资源。

2.2 促进黄河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的协同开发

运城地区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河东文化圈,并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运城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处,无论是在山西省还是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如永乐宫、蒲津渡及蒲州故城遗址、黄河栈道遗址、普救寺等,这些人文历史资源位于黄河沿岸且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依托人文历史资源的发展优势,以聚集性的点为依托,进行相关的黄河自然资源开发,将人文历史游与自然风景游进行有效融合,促进旅游资源的多元化发展。以普救寺——蒲州故城——蒲津渡——鹳雀楼——黄河滩地为例:蒲州镇位于永济市西侧,黄河东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发展至鼎盛,为了加强与长安的联系,在唐开元十二年,倾国力铸铁牛修浮桥。作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其旅游开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依托普救寺的发展、蒲州故城的修复、蒲津渡的发掘、鹳雀楼的重建,形成有一定规模的人文历史旅游路线。蒲州镇的西侧紧邻黄河,河道宽阔,有大面积的滩地,水草重生,风景优美,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记录者,但是此地却没有自然资源旅游产品的发展。结合人文历史资源的发展优势,将自然资源的进行优化处理,开发出黄河滩地观光游、旅游产品体验游等特色的项目。人文历史游带动自然风光游的发展,自然风光游补充人文历史游的体验性,以此来增加蒲州镇旅游内容的多元性、旅游层次的丰富性。

2.3 开发新型景区旅游产品

随着互联网及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因此,人们出门旅游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而更多的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体验生活,旅游需求的多层次性就决定了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与现代旅游观念相契合,尽量避免旅游产品雷同的同时还要形成新颖的旅游体验。如普救寺景区可通过对源于蒲州的蒲剧的开发来增加园区旅游的观赏性,具体可通过定期的蒲剧表演、蒲剧体验、蒲剧学习等方式进行。此外,普救寺也是元代王实甫作品《西厢记》中故事的发生地,因此可以研发一些实景演绎节目,配合声光电等现代形式的演绎,再现《西厢记》戏剧中的精彩情节。大禹渡黄河旅游景区则可根据历史上大禹古渡的场景进行实景模拟表演或古渡体验游,也可通过裸眼3D等方式进行场景再现,在其原来的普通观光、历史文化游的基础上增加旅游体验感。

此外,运城黄河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可以根据地理环境的要求增加一些体育类体验活动,如黄河养皮筏漂流、横渡黄河、鱼塘垂钓、滩地嬉戏、热气球高空俯瞰黄河等活动,给人们的旅游增加趣味,满足越来越多人的求新、猎奇游玩心态。

2.4 加大区域合作力度

晋陕豫在运城地区因黄河相隔,使得运城与陕西的渭南市、河南的三门峡市关系密切,如禹门口景区隔河而望的是陕西渭南古渡龙门风景区,风陵渡则与潼关古城一河之隔,而平陆的三湾大天鹅景区与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同属于三门峡湿地。因此,在对运城市黄河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要考虑周围城市的相应旅游资源的发展情况,凸显自身发展优势的同时还要与相关城市加强合作,达到互作共赢的目的。

运城黄河旅游资源的发展也要与运城市乃至周围城市的优秀自然、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如中条山风景名胜景区、历山风景区、华山风景名胜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运城盐池、解州关帝庙等。上世纪80年代,“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成立为区域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旅游资源的丰富、交通的便利等为相互间的合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这些都有助于运城市地方旅游的发展。

3 结语

本文是基于运城市当前旅游发展现状提出的发展策略。悠久的历史人文底蕴、丰富的黄河自然资源都为运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发展优势,结合历史人文资源与黄河自然风情资源,在此基础上研发新的旅游产品,创造新的旅游体验,进而加强地区的合作力度,以此来进一步塑造运城市的旅游发展形象,加快运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运城市运城黄河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