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
2018-01-01赖进辉
赖进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当前,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层面都在强调“忠诚”,执政党强调对党忠诚,企业宣传忠诚于企业,个人提倡培养忠诚人格。公安部门强调政治建警,忠诚是决定公安队伍性质和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不仅是理论问题,而且极具现实意义。
一、忠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忠诚文化是璀璨的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子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社会文明形态的更替而不断丰富发展。在早期原始社会,人类处于低层次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抵御洪水猛兽,个体必须依附于集体,将个体利益让渡给集体,忠实于自己的同伴以换取安全、平等的环境,这些行为就是“忠”文化的火苗。步入阶级社会之后, 逐渐出现了维护君主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制和天命观等思想。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周礼式微,以血缘关系维持统治的宗法制衰落,原有的政治体系失效,必须建立有效的政治规范,以维护统治秩序。同时,思想文化的大发展,百家争鸣,诸子著书立说,渐渐冲破了天命观的桎梏,为新兴的政治势力维护统治提供了思想工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忠”的文化概念。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其“忠”文化得到迅猛发展。从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思想到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个时期儒家的忠君思想推崇的是一种双向的忠诚义务,强调君主对臣子必须以礼相待,否则臣子便没有忠君的义务。东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等纲常之说,将孔孟双向度的忠诚理论,转化成单向度的忠诚,以实现统治阶层愚民的目的。
到了宋明两朝,经济、文化取得大发展、大繁荣,社会稳定,忠诚等伦理规范日渐僵化。宋明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提出要恪守“三纲五常”,其实质是披着伦理外衣的政治愚民手段,强调天命神赋,扼杀了人性伦理的基本选择权和自主性。
至此,从孔孟、董仲舒、再到朱熹,完成了封建忠诚伦理学理体系的建构,变成几千年来世人为人处世所遵循的信条。
鸦片战争后,国门大开,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涌入中国,古老的中国社会思想体系受到空前的冲击。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拓者孙中山反对君臣纲常伦理,反对愚昧的忠君思想,并根据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发展赋予了“忠”字新内涵,其主要内容是矢志革命和天下为公的思想。孙中山所提倡的忠诚思想,表达的是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这一忠诚观存在片面性,是资产阶级的忠诚观,与普通群众并没有太大联系,忽略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并未激发出中国革命最核心的力量,因而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没有成为动员人民群众积极投身革命的思想武器。
不同时期忠诚观具有不同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阶层的政治信仰和选择。“一种政治忠诚观的式微,通常意味着一个阶级的垮台、一种政治制度或文明形态的衰落;相反,一种新型忠诚观的确立,则往往代表着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诞生,一种政治文明的崛起”。[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担负起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的时代重任,积极推动忠诚文化发展。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国共产党人将传统忠诚文化与先进的马列主义紧密结合,提出要以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追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期的改造、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时代使命和形势任务丰富了“忠诚”的时代内涵和精神追求,即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这“四个忠诚”既准确把握了时代特征,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力量源泉,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古代的“忠”主要是对君主个人的效忠,共产党人倡导的忠诚不是愚昧的忠君思想,也不是封建式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是小山头、小圈子、小团队的忠诚,它体现的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精神品格,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守,对组织的信赖。追求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其代表的绝不仅仅是某个人、某个家族的利益,而是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二、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的核心理念
忠诚以理性认可作为根本,以遵从作为实现前提,以服从作为价值判断,是社会生活中被广泛接受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寻。人民警察的“忠诚”是一种内省与自我选择,是在理性思考和抉择下产生的对公安事业的不懈追求,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理想追寻。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培育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的核心就是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一理念的认同和追求。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历史使命要求公安队伍忠于党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要求公安队伍忠诚于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天然产生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广大的民意是党执政的最坚强保证。第二,中国共产党出色的执政成就要求公安队伍忠诚于党。90年的筚路蓝缕,90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辉煌伟力。历史已经证明了,其他阶级、政党开出的救国救民的药方都 “水土不服”,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人民走向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成就彰显了执政能力,公安队伍心甘情愿跟党走。第三,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时代使命要求公安队伍忠诚于党。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宏伟蓝图和美丽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要有一批批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党的理想、组织、宗旨的先进分子,公安队伍要不忘初心跟党走。第四,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格局要求公安队伍忠诚于党。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深化改革开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凝聚亿万民众的力量,要求公安队伍坚持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对党的信念,不忘初心,一往无前跟党走。最近几十年来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化,在“颜色革命”、市场经济的考验下公安队伍坚决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了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
(二)国家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安队伍要忠于国家
在早期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之时,出于缓和冲突、建立秩序的需要,于是国家应运而生。在一定意义上警察是国家产生的附属品,作为社会管理和维系统治的重要力量,警察与国家是相伴相生的。恩格斯说,警察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是 “和国家一样古老的”,“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2]警察天然具有维护阶级统治的政治属性,同时兼有维持秩序的社会属性,代表国家意志,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以确保国家的阶级属性。国家的建立促成了警察这一社会角色的诞生,公安部门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的国家执法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我国公安部门建立时周恩来总理就赋予了“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的职责使命,正是由于公安部门的自身属性以及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决定了公安队伍忠于国家具有必然性。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要求公安队伍忠于人民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们国家,人民才是这个国家和社会的真正主人,忠诚于党和忠诚于人民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个国家机关、每一个党员以此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作为党领导下的公安队伍,忠诚于人民是必然结果。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党执政追求的成果,也是公安队伍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公安工作中的行政服务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也是公安机关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公安队伍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工作思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进公安工作。牢牢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需求,聚焦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新期待,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引公安工作的建设发展,人民群众关心什么,就重点抓什么,人民群众哪里不满意就从哪里抓起,下大力气改进工作作风,整治群众反感的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要求公安队伍忠于法律
人民警察法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要求公安队伍必须在法律范围内依法办事,不得逾越法律红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提升了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公安队伍作为一支重要的执法力量,在依法治国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案件办理中能不能文明规范执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关系到公安队伍的威信,关系到社会发展大局。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队伍公正执法的新期待,在依法治国实践中发挥坚强有力的示范作用。把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执法为民思想教育和执法能力教育培训,铸牢依法办事的思维,提高依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公安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建设,把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执法环节,在文明规范的执法中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
三、新时代加强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强化核心意识筑牢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的灵魂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领导核心对于任何国家、单位、组织的发展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核心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没有领导核心,事情办不好。”[3]在党的核心领导层要有一个核心,这是核心中的核心。邓小平早就说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4]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强化党中央的权威,强化核心的政治权威,这个政党,这个民族才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真正办大事。忠于党是对党员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最低要求,作为国家专政机器的公安队伍对于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应该有更深刻地理解和更坚决地执行。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核心理念的首义便是忠于党,公安队伍忠于党和忠于党的核心,两者具有直接、必然的联系,前者是前提,后者是根本结果。公安队伍忠于党的核心,必然要求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要围绕核心、聚焦核心、突出核心。党的核心是公安队伍忠诚的中心,核心意识是公安队伍忠诚文化的灵魂。
新时代要抓好忠诚文化建设就是要紧紧扭住“核心”意识这一根本,不断营造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的氛围。根子抓准了,方向正确了,忠诚文化的建设就容易了。公安队伍培育忠诚文化要聚焦核心,服务核心,以核心意识的强化来推动忠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公安队伍核心意识的教育,通过举办宣讲活动,开办专题培训等方式,努力把维护党中央权威这一根本政治要求融入各项工作中,旗帜鲜明跟党走,大张旗鼓宣传核心,强化核心的辐射指引作用,使核心意识成为公安队伍忠诚文化最厚重的底色。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发展
十八大以来,全党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坚持以改革过程中遗留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扭转了党风、世风,净化了政治生态、环境生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点,认真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强烈的担当精神、非凡的理论水平、强烈的探索意识,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站在人类和全球的角度,思考着中国以及人类未来发展之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勇于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非凡的智慧和魄力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将其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理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指引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其先进性保证了忠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需要科学理论指引。如今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各种思想良莠不齐,加强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必须把稳思想之舵,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忠诚文化建设方向。新时代公安队伍应该旗帜鲜明地培育纯粹的、没有杂质的忠诚文化,反对“亚忠诚”、“伪忠诚”。
理论清醒才能保证政治正确,政治坚定正确才能保证实践不变形。公安队伍要浓厚学习氛围,要加强理论研究,开办理论学习班,帮助基层公安民警学习掌握新思想。领导干部要真信真学真用,率先模范学习,营造人人学习、人人用的氛围。只有深入学习才能准确理解,只有准确理解才能正确落实。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正确执行,体现的就是公安队伍的忠诚。只有依托于伟大思想引领,忠诚文化之树才能开花结果。
(三)以优秀文化涵育公安队伍忠诚文化
优秀的文化基因是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也是涵育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品格的重要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塑造人格精神和思想发展的基石,所有人格和精神健全的个体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后者决定前者发展的方向、深度和前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安队伍忠诚文化的基因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精忠报国”的情怀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忠诚正直、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都具有超越阶级、时代的进步意义。因此继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传统忠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对于加强新时代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革命文化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精神品格、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悠远的精神追寻,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标识。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革命文化成为了公安队伍忠诚文化的优质基因。公安队伍加强忠诚文化建设必须要继承好革命前辈薪火相传的不朽精神,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公安事业。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一种与时俱进的进步文化,是中华文化与马列主义结合的时代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发展,是在立足国情、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其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包容性正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底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指引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塑造社会规范,培育健康的社会生态,成为凝聚民族、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
习近平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指出:“广大公安英雄模范身上体现的是忠诚信念、担当精神、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5]公安队伍忠诚文化离不开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做好优秀文化传承工作对于加强新时代忠诚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四)继承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打牢忠诚文化基石
培育忠诚文化,公安队伍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无数公安前辈们就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舍生忘死,用信仰、鲜血、生命淬炼了忠诚内涵;新中国成立后,无数的公安英烈披肝沥胆、夜以继日地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保卫人民团结奋斗的革命果实;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公安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考验,公安队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勇拼搏,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保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公安自成立以来,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以青春和奉献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忠诚之歌。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是建国以来公安队伍在忠于党和人民的公安事业中,在党的优良传统的光辉指引下,在长期奋斗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反映公安队伍特点,并得到一代代公安干警认可、继承、发扬、丰富发展的优良思想、信仰、行为、习惯。优良传统是公安队伍的传家宝,公安事业和公安队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只有坚守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公安队伍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本色才不会变,才能使公安队伍在维护人民民主专政中建功立业,永葆政治本色,忠诚文化建设才能筑起更厚实的基底。
为了弘扬英模文化,展示英模风采,公安部政治部建立了公安系统英模库,开辟了英模网,形成了浓厚的忠诚文化、奉献文化等文化氛围,是公安队伍忠诚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新时代,公安队伍在培育忠诚文化方面必须传承好公安先烈们用青春、热血、理想、生命铸就的忠诚品质,传承好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顺应新形势,抓住新特点,抓好青年官兵的忠诚文化熏陶、培养工作,传承公安前辈的忠诚品质和人格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公安先烈、英雄前辈培植的忠诚文化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