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太平湖生态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2018-01-01方梅
方 梅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水利局,安徽黄山 245700)
太平湖(也称陈村水库)地处皖南腹地黄山和九华山之间,地势自南向北渐低,山势陡峻,多为峡谷,系长江中下游典型高山峡谷型湖泊,来水面积2 670 km2,入湖主要支流有陵阳河、清溪河、茶溪河、秧溪河、婆溪河、麻川河等。太平湖湖面均在黄山区境内,面积达88.6 km2;域内森林覆盖率达75.8%。太平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756.9 mm,气温15.7 ℃,日照时数1 960 h时,无霜期240 d。太平湖正常蓄水量24亿m3,是域内23万人口的直接饮用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是安徽乃至华东地区未来重要的优质淡水战略资源[1]。太平湖也是黄山、九华山的重要生态屏障,其保护和发展是全省“两山一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通过实施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程,以及黄山区实施的以污水监管、湖周管控、水质维护和生态保护等为主的十大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域内的生态环境。笔者在对黄山区太平湖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就太平湖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
1 太平湖生态建设现状
1.1顺利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流域内重点水土流失区实行全面封禁,同时加快稀疏林补植修复,将现有低产低效林和稀疏林改造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复层林;开展太平湖入湖口生态湿地修复、太平湖湖滨带湿地生态修复和流域内麻川河、浦溪河等13条大小河流的生态修复,累计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34 hm2、新建生态护岸15 km、水源涵养林约5.5 hm2。
1.2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整治农村环境,优化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环境质量,推动了20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覆盖太平湖流域内人口约16万。域内7个村被列为省级重点示范村,2个村被命名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区,有力促进了流域内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
1.3加大“青山挂白”专项整治及时制订并严格执行专项整治执法检查计划,重点抓好关闭、启动生态治理以及全区非煤矿山排查整治工作。区政府对流域内3家非煤矿山企业分别下达了关闭通知并限期启动生态修复,分别对5个非煤矿山公司下达了责令停工限期整改清单,排查处理隐患47处。
1.4污染源控制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开展水环境专项整治、垃圾等固废处置以及加大水污染行政执法巡查力度等,环太平湖区域的污染源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整治和关闭污水处理不达标企业,强化工业企业废水排放控制指标,排放达标率不小于95%。开展了17个集镇和107处村落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铺设集镇主管网、支管网和入户管网约310 km。新增污水处理量约2.52万t/d。开展了网箱养殖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累计清退网箱2.3万余只、拆除水上管理房(船)263座,完成两期三批共25户畜禽养殖示范户建设。二是加强垃圾废物处置。建成全区14个乡镇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三级垃圾处理模式[2],已完成采购各类垃圾桶10 933个,各类垃圾收集车、转运车311辆,小型垃圾焚烧炉14座,湖面垃圾打捞船4艘。打击、查处非法采、吸、洗砂行为36次,同时加大对域内重点生产建设项目废弃土石方、污废水等直接排入河湖问题的查处。
1.5规划管理工作有序推进黄山区区政府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科学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为切实推动太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统筹促进太平湖及其沿湖乡镇的互补发展。黄山区在《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太平湖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2017—2030年)》暨周边乡镇总体规划,开展了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基线调查与评估、浮游生物、鱼类等太平湖水生资源课题研究,制定了《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和《太平湖流域水资源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3],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太平湖水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管理办法”,这些规划和制度的出台为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2 太平湖流域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域内主要河流均为典型的山地溪流,源短流急,受制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气候条件等的影响,发生的暴雨洪水具有“四大两快一短”的特征,即流速大、冲刷大、含沙量大、破坏力大,洪水过程涨得快、落得快、历时短,往往加剧了域内的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域内黄山区是太平猴魁的唯一产地、黄山毛峰的主产地,近年来,随着茶叶价格不断攀升,域内茶叶种植面积也在持续扩大,甚至出现了毁林开荒、陡坡开垦种植茶园的现象,加之水土保持措施未及时跟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此外,由于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水土保持严格监管,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对环太平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2水环境污染整治任务依然艰巨
2.2.1农村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环保意识不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大多数乡村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地下水环境和生态构成了潜在威胁。
2.2.2养殖业污染排放加剧。全区仍有大小各类养殖场50多家,对太平湖流域水环境的污染不可忽视;加上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养殖业发展迅速,饲养分散,分布区域广,使得山区农村污水收集难度大、污水浓度低,即使通过污水处理类工程处理后也难以立即达到环保绩效。
2.2.3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化肥、农药投放量大、利用率低,对农村、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部分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造成交叉污染,导致部分富营养成分及有害成分流入太平湖,成为太平湖流域污染的重要因素[4]。
2.3开发与保护之间矛盾仍然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太平湖景区旅游业持续增长,湖区周边的生产建设项目数量也不断增加,“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仍然存在[5]。生产建设项目的无序开发、建设中不重视水土保持,导致原地貌遭到了大面积的扰动、林草植被遭到破坏,在生产建设项目中产生的大量弃土弃渣也随意堆放,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速率,加重了水土流失危害,也留下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隐患。
2.4执法难现象依然存在一是一些企业或个人片面追究经济增长,法律意识淡薄,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到位,在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检查或督查时,不配合或阻挠有关部门执法,当事人避而不见、不予理睬、拒绝调查的现象时常遇到。二是执法队员法律业务水平亟待提高,基层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虽然很强,但法律知识相对匮乏,再加上后天培训不足,执法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主动、科学和客观公正。三是执法队伍缺乏必要的交通、通信、取证等专用工具及装备,自身能力建设存在不足,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 加快推进太平湖流域生态建设的对策
3.1实施保护优先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6-7],体现在生态上即由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水土流失防治由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严格保护自然植被,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等行为;域内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均必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8]。
3.2以项目为依托,构建生态流域
3.2.1继续完善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程。太平湖成功入选第二批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获得国家重点支持后,共安排太平湖专项72个保护项目,总投资16.5亿元。目前正在实施获得奖励资金后又新增22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进太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
3.2.2坚持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太平湖流域的生态问题具有流域性,因此以流域为单元治理应该是生态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将一条条的小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诊断。坚持以流域为单元的基础上,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山上、山下、坡面、沟道、上游、下游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9],在小流域内实现山青、水秀、村美、民富。
3.2.3实施入湖河流截污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切实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太平湖,对入湖主要河道及其重要支流全面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加大推进力度;在治理方案上注入生态优先理念,建设生态护岸,并在河道两旁划定保护区,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以涵养水源,在严格保护已有生态湿地的基础上,在流域适宜范围内修建入湖缓冲带或生态湿地,逐级净化水质,着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3.3切实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法地方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要运用法律武器,切实强化生态建设管控力度,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严格规范太平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管理,严格控制项目准入,守住环境保护红线,坚决遏制建设项目的过度和无序开发,严格规范新增建设项目的批建,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各类建设活动,严肃纠正已有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0]。杜绝新生污染源,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查处,严肃问责,做到零容忍、全覆盖。
3.4研究建立青弋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太平湖流域是长江南岸支流青弋江的重要水源。以黄山风景名胜区、太平湖风景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和十里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太平湖流域作为青弋江上游,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下游数百万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丰富的优质水资源。太平湖及其上游为青弋江水资源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牺牲了很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而作为太平湖的主要淹没区黄山区,多年来,除国家统一实施的移民奖扶资金外,很少得到补助和回报。为此,可参照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做法,研究建立青弋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上一层面上实施以经济手段对上游太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补偿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