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8-01-01李秀敏
李秀敏
(肥西县上派学区中心校 安徽合肥 231200)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多元又快捷,这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具有情景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动态学习环境。下面笔者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有效运用。
一、引出内容、提高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就非常适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海底世界》时,我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海底景物:龙虾披甲、鱼群嬉戏、美丽的珊瑚……鲜活的画面一下子便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他们立刻对海底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深究文本的欲望。这样生动的课程导入,学生当然“乐而学之”,果然整节课他们都保持着极佳的学习状态。
二、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小学生由于年龄、经历所限,对某些教材内容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若单靠教师讲授,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可能不够深刻透彻。借助于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便可打破时空限制,有针对性地强化课文重点,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一课,主要描绘了长城的外观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修建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可是农村小学生大多没看过长城,缺乏对长城基本形象的认知。于是,我搜集了一段简介长城的视频,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后播放。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长城那蜿蜒盘旋的雄姿逐渐映入学生的眼帘,配合着主持人动情的解说,学生们在课堂上享受了一场关于长城的视听盛宴。视频观看结束,他们便兴趣盎然地开始研读文本。当他们在课文里看到“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那条长龙”时,当他们在课文里发现“古代劳动人民徒手搬运石砖的艰辛”时,他们对修建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之情也油然而生。
三、拓宽视野、丰富积累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涉及的内容不仅十分广泛,而且文体各异、中外兼收。如何将文中涉及的知识,化难为易,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例如,我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我播放了一段空中俯瞰圆明园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这一皇家园林的宏大规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后来,我又将搜集到的“火烧圆明园”视频播放给学生们观看,看后,孩子们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巧妙地把授课内容和具备图文声像的历史画面结合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学生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由浅层次上升到深层次。
四、参与过程、体验情感
可视、可听、可感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非常适合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教学,能够营造一种轻松而活泼的教学氛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一课,作者老舍最后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结,为了升华学生们对民族情谊的认知,我播放了一段汉蒙两族人民相拥话别的情境视频给学生看,并鼓励他们想象自己是其中一员,结合文本将图片中的情景说得再详细具体些。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课堂结尾又一次掀起了高潮。在学习《语言表达艺术》这一组课文时,我直接从网上下载了马季、郭启儒合说的相声《打电话》、动画片《晏子使楚》等给同学们看,让他们直观、形象、生动地感悟到精彩恰当的语言艺术不仅能帮助我们摆脱尴尬局面,有效沟通情感,还能高效解决棘手的难题。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变学堂,寓教于乐中!
五、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恰当适时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人文素养。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教师对课文意境的体会是“妙不可言”,然而语言却显得苍白无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不能言传的“妙处”传达给学生,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大西部》时,高原、雪山、草原、戈壁……祖国版图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其实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甚远!但是有了网络,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前,我让孩子们通过网络自己去了解老舍、袁鹰;去了解“草原”“戈壁”“白杨”“青藏高原”“丝绸之路”及其相关的知识、资料、图片,课中组织孩子们观看视频课件,直观、形象地引领孩子们走进祖国的西部,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课堂上再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可以说,这种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较以前的传统教学有了很大的提升。又如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这是一篇经典作品。为了让学生悟出文中所描绘的那种随乐曲起伏而产生的不同的意境美,我让学生闭目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随着音符的流动,我轻轻地进行语音提示:“微波粼粼的海面上……”“……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很快便进入文章语言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对乐曲的美的领悟也透过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语文课程只有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也必将是未来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