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打造信息技术魅力课堂
2018-03-05夏兰
夏 兰
(合肥市行知学校 安徽合肥 230011)
有同行曾经评价:笔者的课堂是有“故事”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中,每节课似乎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课堂上的故事都来源于精心准备的情境创设。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构建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为信息技术课堂进行有效的铺垫,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打造信息技术魅力课堂的途径
笔者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中小学生心理认知特征,认为打造有“故事”的信息技术魅力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情境创设的途径来实现。
1.激发学生兴趣,创建趣味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兴奋度。
活动1:“小小蜗牛跑得快”的“大”情境创设
在该活动的情境创设中,笔者采取了整个活动的“大”情境创设,也就是课堂中不再采取平时的语言描述方法,而是用角色扮演来代替,同时将软件也用相关的角色来代替。本次活动中:角色扮演如图所示。整个活动的情境设计围绕两名运动员小蜗牛与小猫的比赛进行,各位教练员要帮助运动员小蜗牛在今年的动物运动会中赢得比赛,首先要熟悉比赛场地(认识Scratch软件),接着要看去年的比赛录像(运行程序),跟着要分析去年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各自的比赛方案(分析脚本),最后设计今年的比赛方案(修改脚本)。
设计阐述:本活动采用的“大”情境设计,让学生置身于模拟比赛环境中,根据比赛的需求,去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这样的情境创设,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去感性地认识、了解新软件。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新软件,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2.合理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由此可见,问题和疑问是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活动2:“规划设计请柬”的问题情境创设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播放视频:合肥市行知学校围绕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暨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汇报演出的准备工作进行讨论。为了发扬大校风采,学校将向每班出席汇报演出的5名学生家长发出正式邀请。关于请柬的来源,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提议去购买,因为没有创意被驳回;有人提议请美术老师帮忙手绘,因为速度慢被驳回;最后,有人提议请信息技术老师帮忙设计,再大批量印刷,这项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赞同。信息技术老师把这个任务带到了课堂,希望同学们可以和信息技术老师一起帮助合肥市行知学校解决请柬设计问题。
设计阐述:关于请柬,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是去购买。如何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设计请柬,就要对比自己设计请柬相对于购买请柬的优势。上述视频的播放,既让学生明白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请柬的优势,又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3.设置比赛环节,创造竞争环境
学生竞争意识很强,在课堂中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可以营造合理的竞赛情境,让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3:“设计‘加法机’程序”的比赛情境创设
在新课导入时,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设置了一个师生比赛的游戏环节——加法速算大比拼,在此环节中笔者设置了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的加法运算,教师用秘密武器(加法机),学生口算或笔算。两位数、三位数加法对于学生来说,运算速度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四位数、五位数加法学生的运算速度明显不如教师。这时问学生想不想也拥有这样的一个秘密武器(加法机),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设计阐述:本活动是初中三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运算能力很成熟。这样的师生比赛,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加法机”的运算速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4.组织小组合作,创立生活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惯于引入小组合作机制,可是很多时候都是流于形式。在课堂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学习需求出发,创立适宜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活动4:“智能手机小电脑”的生活情境创设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智能手机的品牌、功能、简单操作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用智能手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呢?为此,笔者创设了一个这样的生活情境:某同学寒假里将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本来这是很开心的事情,可是他很“烦恼”。他觉得:放假出去旅游的人很多,旅游景点附近的住宿肯定很紧张;爸爸妈妈决定自驾游,对路线又不熟;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又担心吃不好;还有寒假时间短,外出时估计还得把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带着,可是到时在外地,没有老师,没有同学,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怎么办?关键是回来时肯定想给家里其他人带些当地的特产,可是太贵太多又怎么办?面对这个学生的烦恼,一个学生是无法帮他解决所有的问题的,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寻求合作。在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让各小组代表先发言,其他小组再对该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和补充。
设计阐述:本活动是小学六年级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基础,但因为家庭环境等因素,水平参差不齐。该生活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生活学习需求出发,让学生对小组合作的作用和方式及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打造信息技术魅力课堂的注意事项
在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打造信息技术魅力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考虑教学过程的优化,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保证任务的达成率。
首先,要保证创建的情境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出发,寻找合适的情境题材。
其次,教师要防止课堂“失控”,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融入情境,但也容易“失控”。教师要组织管理,有的放矢,把控好课堂。
最后,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不断的评价,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为了课堂有趣而去创造情境,从而失去了课堂学习本身的目的。
教师要提高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多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