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公民培育路径刍议

2018-01-01侯亚楠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理论课人格公民

侯亚楠

(鞍山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鞍山 114007)

一、生态公民时代精神自觉的人格憧憬

生态问题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最为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人类精神关注的理论焦点。哲学总是以反思的形式把握自己时代的精神,必然对之上升到“我是谁”的终极性拷问。于是,人以何种方式生存、以何种时代本性展现自己的自由本质,就成为哲学思考的时代主题。从“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对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增长极限的拷问,到《寂静的春天》对我们周围自然的细微观察和深度思考;从《启蒙辩证法》对人引以为傲的启蒙理性的自我迷失的激烈批判,到《单向度的人》对人的现实华丽包装下真实面目的自我描摹……学者们从360 °的学科视角反思现代性及现代性的人类自我,汇成了浩浩荡荡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潮流。笔者认为,生态时代的来临已经赋予人的本质以新的现实性规定——“生态公民”规定,其生存样态就是“生态化生存”。也就是说“生态公民”是在人性的自我反思和应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中产生的人的社会性自觉。生态化生存是融生态意识、生态智慧、生态行为于一体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为准则,以人的生态性存在为目标的一种新的人类生存范式。

在国外,1990年加拿大政府出台的一份名为“环境加拿大”的文件最早提出了生态公民一词,其所蕴含的“何谓生态公民、如何成为生态公民”的时代性自我拷问成为后来学术界研究的两大主题。在理论层面,从“生态公民是否是一种全新的公民身份形态”问题切入,界定“何谓生态公民”的概念。其中典型代表英国基尔大学安德鲁·多布森(Andrew Dobson)认为,生态公民是“后世界主义”的公民形式,具有超国界、超民族、超代际的权利与责任,并具有超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活动领域。虽然,众多学者对其内涵表述并不一致,但是,其享有超国别超代际超社会的良好生态的权利和维护良好生态责任义务的世界公民身份成为基本的共识。在实践层面,围绕着生态公民培育问题,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安德鲁·多布森在《公民身份与环境》一书首次探讨了环境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的生态公民教育问题,提出了“教什么、怎么教”的内容和方式。此后,生态公民的实践方面——如何培育生态公民——开始被关注,英国、加拿大、葡萄牙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在国内,生态公民及其培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尽管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但是目前研究成果还不是很丰硕,尤其鲜见专门的著作面世。发表于期刊上的文章有:黄爱宝的“生态型政府构建与生态公民养成的互动方式”,杨通进的“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主体基础”,刘涛的“全球生态公民身份的识别与建构”,陆茹萍等的“生态公民浅谈”,周国文的“生态公民与一个生态世界的格局”和“自然与生态公民的理论”,徐梓淇的“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肖芬蓉等的“从大学生到生态公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向度”,曾妮等的“生态公民的内涵及其培育”,吴跃东的“生态公民权视域下加强高校生态意识教育的途径”,李波等的“生态公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等等。周国文教授的《生态公民论》与徐梓淇的博士论文专著《生态公民》是比较系统的研究著作。

总之,以时代精神精华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西方也被赋予了生态性内涵,诸多学者在马克思思想宝库中寻求走出生态困局的济世良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流派,走出了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到马克思生态学的逻辑轨迹,体现了从意识形态理论构想到现实制度追求再到哲学回归的理论进路。国内哲学界对这一理论进路进行了适时的跟进,并形成了生态哲学的研究热点和学术阵容。

二、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公民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认清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的现实,不仅遵循唯物史观生产方式变迁的逻辑主线,抓住工业文明发展的契机发展了中国;而且重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逻辑与生产方式变迁逻辑的相互缠绕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内容的生产方式变迁是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人的自由与发展作为基本价值又为以生产方式变迁为核心的制度安排提供终极目标和现实规范的边界)。基于此,党中央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构想。这表明中国道路显然包含着生态向度,即以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进行全面的改革,从而不断地完善与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实践活动。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更需要培育“生态公民”,以此表征、创造和建设新文明,从而努力实现迄今为止的一切文明所未能实现的大飞跃,即一场由环境改造为主的时代转向以人性改造的时代。显然,生态公民首先是一种社会化人格,包括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和生态化行为方式及生活习惯。前者是生态人格的终极性理论依据,后者是前者的现实伦理化、社会化表现。这种生态公民人格决不能自然生成,而必须靠教育来培育。虽然这是一个从家庭教育到国民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乃至终生教育的巨大工程,但是世界观形成和人格基本形成的大学教育阶段乃是生态公民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生态公民人格培育的元素,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具体体现在:

(一)促进中国道路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保证

世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核心价值目标之一的后工业化阶段,而中国仍处在以工业化、现代化为核心目标的社会转型阶段。随着中国工业化市场化的突飞猛进,人与自然的矛盾、经济高速发展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难题的诸多路径——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等等,都根本取决于国民世界观由主客体分立的物质化世界观向主客体统一的生态世界观、由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转变,取决于人的生态人格的形成。否则,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就会因缺少现实的实践主体而无法实现。

(二)培育与“美丽中国”——世界生态文明的中国化表现相适应的中国公民形象的必然要求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国人走向世界。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为1.2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4 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然而,出行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刻乱画、不注意节约用水、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破坏环境卫生行为比比皆是,生态公民人格素质的缺失极大地损害了中国形象。诺唯真喜悦号游轮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真正原因也是一显著例证。因此,培育公民的生态人格已经是中国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培育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基础的关键选择

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基础。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大学生已经成为“五大文明”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和主力军,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主体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它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能解决人的情感、意志、人格、信仰等灵魂性的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注入生态公民培育相关内容,也就有了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此可见,生态公民培育是解决我国乃至全球迫在眉睫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治本之策。因此,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并在其中积极运用和贯彻“绿色”理念,把这种理念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的个人情怀和人格魅力等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大学生成为生态公民人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公民培育路径

国内生态公民培育问题研究缘起于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的社会关注和对西方相关研究的译介,尚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战略话语阶段,并没有进入最重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和国民教育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尽管一些内涵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等出现于课程之中,但未实现生态公民元素的系统性融入,处于“灌输”而非“自觉”状态。尽管有研究者从事“两课”教学,但至今鲜见将生态公民融入“两课”的研究成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培育生态公民应做到:

(一)对生态公民理念进行中国化解读,找到生态人格的终极性理论依据

因为要想培育出生态公民,观念的变革是前提和基础,即“没有环境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2]。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习近平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所谓生态公民是指具有与近代工业文明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享有良好生态环境权利和创造、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义务的现代公民。在中国,他们是具有全球化先进生态意识的、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自觉建设者、维护者,又是享有法定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则化为内在伦理规则和行为习惯的优秀公民。由此可见,习近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我们对生态公民的理念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化解读,找到与现实国情相适应、与优秀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国家意识形态相和谐的生态公民的哲学理念,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将生态公民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公民元素的系统性融入

1.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哲学原理部分对世界观部分克服其物质化、机械化、主客分离的缺陷,开启生态化生存的存在论维度;克服辩证法中绝对对立的形而上学缺陷,开启注重生命价值的和谐的辩证法维度;澄明唯物史观中人的发展逻辑的终极价值意义和生产方式变迁逻辑的终极动因作用;为生态公民理念的注入奠定世界观方法论基础。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依据生命共同体思想确立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天地境界”,确立生态化生存的人格自觉,实现环境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与环境伦理内在规范的统一。

3.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所有内容与生态公民理念相联系。在价值理性层面,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者由主客体分立的物质化世界观向主客体统一的生态世界观转变、由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转变、由追求功利主义境界向天地境界转变的意义;在理论理性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的贯通。

4.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充分利用其所蕴含的隐性的正(如清末左宗棠的生态思想及其对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反(如人类战争期间违背经济规律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活动所带来的种种生态灾难)两方面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素材,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从而实现“纲要”课用历史的方式承担生态公民培育的功能。

5.在《形势与政策》中,介绍并分析当今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发展模式、成败案例和总体趋势,从而启示并验证中国培育生态公民的普遍性价值和世界意义。

猜你喜欢

理论课人格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十二公民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