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创建的作用与意义
2018-01-01金鑫
金 鑫
(鞍山师范学院 文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通识教育常常被称为“通才教育”“一般教育”,因为从通识课程的性质来看,就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传统通识课是通过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广博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围绕“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体系”构建的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的设想,则是针对当下高校在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所探索的教育创新之路,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一、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创建的必要性
传统形式的通识课程确实能起到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获得多元化知识的作用,但相对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大多通识课在知识传授上多是割裂的、浅尝辄止的。相对于此,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创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决通识选课盲目化问题
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基本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其中,专业课被学生认为是学习的“正宗”,通识课(公共基础课)则被认为是选修学分的“课间加餐”,因此,大多学生在选课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求达到修学分的目的,即便选择某一门感兴趣的通识课,也仅是停留在一般了解的层面,不能拓展或深入了解。而构建系列通识模块课,学生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类课,通过相关课程研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获得对所选课程的全面深入了解。因为这种选课不是选择一门课,而是包含5门左右的一个相关课程系列,所以学生选课时会特别慎重,改变了以往选择通识课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二)解决通识大课效果差问题
传统的通识课大多是上大课,上百人同上一门课是常态,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层次参差不齐,课堂效果差。而通识模块课设计的创新点就是要采用小班上课的形式,一个班由30名学生构成,因为人数少,也改变了以往通识课来者不拒的单选状态,形成双向选择,学生选择课程,教师则通过测试遴选报课的学生,为形成精品通识课打下基础。
(三)解决通识课开设随意化问题
常规的通识课大多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基本上是根据授课教师的兴趣开设,带有随意性。由于是非专业课,加之课时所限,授课时基本以蜻蜓点水的方式传达一点粗浅的知识。而通识模块课设计这一改革的突破点就是采用集束的形式,围绕一个核心开设五门左右相关课程,进而使课程设置目标更加突出。
(四)解决常规通识课浅表化问题
在通识课推行过程中,普遍遭遇通识课讲授中难与易、通俗与专业之间难以平衡的矛盾,而按照一个核心体系构建通识模块课的设想,可以避免通识课粗浅庞杂,改变常规通识课浅表化的问题,真正实现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1]。
二、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的应用效果
“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内容。培养人才的核心素质和关键能力,需要在基本知识结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编排和教学结果评价等方面做出系统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整体规划,并引导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2]。”为此,鞍山师范学院在2015年教改方案中提出了“开设系列组合课程、融合课程”的改革思路,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通识课程设置开展研究和实践,整合各院系优秀教学资源,创先推出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体系的系列通识模块课整体设想,探索出一条通识教育的创新之路,也收获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一)确立课程体系的科学设计
常规的本科通识课程都是独立存在的,缺少理念性的核心体系。而鞍山师范学院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体系所建构的通识模块课,其突破点就是采用集束的形式,在统一的核心目标下构建了六个模块课程方向:“传统文化模块”“零起点日语模块”“计算机编程模块”“足球专项模块”“戏剧表演模块”“合唱表演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每一个方向都围绕着核心,依据模块培养能力所需知识开设辐射性的4到5门课程,满足学生对某一类型的课程深入而广泛的学习欲求。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体系的通识模块课具体设置如下:
传统文化模块:传统文化与文学;传统文化与音乐;统文化与美术;统文化与书法;统文化与历史。
零起点日语模块:基础日语;日本社会のしきたり;实用日语视听说;日语能力语法与实训。
计算机编程模块:计算机高级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导论;计算机编程模块的方向。
戏剧表演模块:音乐剧表演;播音主持与配音表演;话剧表演;戏曲表演;表演技术与实践。
合唱通识模块:合唱声音训练(一);视唱;合唱声音训练(二);合唱指挥;合唱声音训练(三)。
足球专项模块:足球教学理论与实践;青少年足球训练理论与方法;足球运动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足球运动文化概述;足球竞赛美学与欣赏。
总之,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科学地设置相关的通识模块课,不仅能拓宽知识的广度,也能延伸知识的深度。
(二)实现教学内容新要求
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的模块课程构建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了创新要求:
首先,要求精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现时代的需求,一个系列的课程可以跨学科,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以拓展知识领域的宽度,体现综合性、融合性。如传统文化系列,从多角度、全方位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切实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要求教学内容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如计算机模块、日语模块,均体现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最后,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与实训结合,其实践实训学时不低于总课时一半。如戏剧模块、合唱模块、足球模块等,更注重将封闭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联系,在一半以上的实训课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积累了参赛参演的能力。通过参演参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非专业通识课的学习中真正得到能力的培养,并探索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之路。
(三)实现教学方法新尝试
对于公选通识课,除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上需要创新之外,大多高校也存在课程资源不足、授课方式不灵活、教学方式较固定、教学效果差等诸多问题,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要求。在对传统通识课进行整合和重塑过程中,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构建在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也取得了成效。
首先,突出小班授课,结合课程特点,采用研讨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通识课教学模式多注重讲授,教师是绝对主体,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状态,所以教学效果差。而鞍山师范学院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实践中采用小班上课的形式,精讲多练,尤其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以“传统文化通识模块课”为例,下设的5门课程均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文学与传统文化》采取“分小组竞赛法”“课上讨论及网上作业法”“戏剧再现文本法”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历史与传统文化》则依据视频影像资料,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讲述中国人文与思想史;《书法与传统文化》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以书法实践、书法现象、书法人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传统书法世界;《美术与传统文化》则采取“ 课上讨论及微信平台展示”“篆刻、装裱实训”等方法,在临摹与创作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人字画的感知和理解;《音乐与传统文化》则采用“体验法”“戏剧演绎法”“小组讨论法”开展教学,增进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正是因为小班授课,才得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和对分。
其次,以任务驱动为动力,进行项目实训、以赛促学。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中的 “戏剧表演模块课”“足球专项模块课”“合唱表演模块课”更注重项目实训,以任务为驱动力,以赛促学。在主讲教师之外,聘请行业专家进行辅助训练。以参赛为任务加强实际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以情景教学为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项目实训、网络互动等多种教学改革手段之外,我们也尝试使用情景教学法。例如,在“零起点日语通识模块课”中,授课地点放在日本文化体验室,通过还原日本的生活场景,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感性认识。课程以情景会话的方式,贴近日本风俗人情的内容,将在日语学习基本阶段掌握的语法和词汇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使得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在相应氛围的影响下尽快进入学习之中,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意义
(一)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是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如何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集束式通识模块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想,就是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所探索的创新之路。在具体运行中,“传统文化模块”“零起点日语模块”“计算机编程模块”“足球模块”“戏剧模块”“合唱模块”通识课的设置均是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独立分散的通识课开课和选学模式,也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培养了学生的精神气质,突破了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的“博而不精”的状况。
(二)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通识模块课程体系设计,其创新点也体现在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上,尤其是打破各专业间的壁垒,进行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
以鞍山师范学院的教改经验为例,其在“传统文化模块”课和“计算机编程模块”课的设计中就体现了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打破系别和专业的界限,围绕一个核心在全校各专业中选择优秀教师。比如,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整合了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的教师资源,重新设置课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在选择传统文化这一模块课的时候,同时就可上“文学与传统文化” “历史与传统文化”“书法与传统文化”“音乐与传统文化”“美术与传统文化”五门课,可以全方位获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样,“计算机编程模块”课的组成人员来自学校计算机中心、数学学院和商学院,不同专业的教师通过课题教学研究,相互融合促进,取长补短,获益匪浅。正因为教师不是来自单一的计算机专业,所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没有照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方式,大胆创新,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模式的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兴趣,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指导学生完成方向课教学及综合设计任务。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够为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素质与能力提高为核心设计的通识模块课程体系无疑是一项有益的创新和实践。通过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和实践,不仅能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大胆的尝试,也将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