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农村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
——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

2018-01-01孙志会郑海侠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村

孙志会,郑海侠

(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做出了新的论断。习总书记在8.19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而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又首当其冲。它不仅是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也是整个国家安全的前提和保障,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

一、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术研究中,意识形态都是一个复杂而多义的概念。从性质上说,意识形态有肯定和否定两种用法。意识形态的否定性用法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是他们系统阐述他们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了一个后来流传甚广的“照相机比喻”,揭示了与他们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及所谓的“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的颠倒性、虚假性和虚幻性,即他们在自己的思想中颠倒了现实的、真实的关系。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奠定了意识形态概念否定性用法的核心内核——“虚假的意识”或者“幻象”,而造成意识形态虚假性或虚幻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把某个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了“普遍利益”。此外,在社会结构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是在其晚年倾向于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并阐述了它与经济基础之间以及各种具体的意识形态形式之间的 “相互作用”。[1]

意识形态的肯定性用法主要源于列宁。列宁明确提出意识形态的科学性问题。列宁认为,意识形态虽然与阶级利益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错误的、虚幻的。也就是说,作为一定阶级利益表达的意识形态也可能是科学的。而对于列宁来说,作为无产阶级利益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无疑就是这样的意识形态。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意识形态的定位与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思想是一致的,即将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但在用法上沿用的主要是列宁所开创的意识形态的新用法,即将“意识形态”作为一个肯定性的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特定社会集团与群体对外部世界和社会所持的一套紧密相关的看法和见解”,这些看法和见解“涵盖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各个方面”。[2]从内容上来说,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和“道德信仰体系”[3]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构成了一个国家得以立国的全部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也是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得以合法执政的思想根基。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既是其制定各项制度、政策和纲领的根本依据,也是其社会成员确定自己信仰、理想和行为规范的指南。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不仅关乎着该国家执政党(或社会集团)政权的稳定与兴衰,而且关乎着该执政党自身的生死存亡,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说,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凝聚政治共识。政治共识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成员对其执政党所坚持的 “基本价值的认可与遵从”,所以,是一个社会“稳定运转”的前提和基础。[4]而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恰恰是 “促成社会成员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而形成政治共识的水泥。[5]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首先为其政治秩序的创建与维持设定了基本原则,同时,也为该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提供了指引与规范。所以,意识形态在社会中发挥的其实是凝聚与向心的作用,正是这种作用才保证了一个社会能够像一艘稳定行使在惊涛骇浪中的航船一样,不偏离方向,不翻船。而震惊世界的苏东剧变的根源之一恰恰是苏联共产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其丧失了形成政治共识的利器。

第二,构筑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石。一个阶级或社会集团要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合法政权,首先面临的就是证明自己取代旧政权的正当性问题,而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就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它为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统治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合法性辩护”。[6]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包含的政治思想与价值观念,不仅是统治集团的政治统治得以建立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其政治统治得以保持的保障与条件,更是对其政治统治正当性的全面诠释和辩护。反过来,一个社会的社会成员接受并认同了该社会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就意味着他们接受并认同了其对该国家政权的角逐与掌控,该统治集团的政治统治才能正式获得合法性。

第三,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和安全。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旦确立,就表明该社会的政治统治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了明确的方向和道路。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所阐明的社会性质、宗旨与目的,将与时俱进地为该社会基本制度结构的设计与完善、国家政治权力资源的配置与调试等奠定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它也能够消除异己意识形态对该社会的威胁,从而维护自身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综上可见,意识形态安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至关重要。而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仍然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农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农民真正落户城镇成为市民的比例还不高。所以,在整个意识形态安全工作中,基层意识形态安全特别是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又是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直接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与认同。

二、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当前,在我国农村,广大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还比较突出,干群关系还比较紧张,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社会势力对村民自治的渗透干扰,城乡间人口流动又日渐频繁……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村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来说,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弱化。目前,农村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其原因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农村党务工作者理论素养薄弱,政治敏感性不强。近年来,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成员的选拔过程中,重社会关系和致富能力,轻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已成为普遍现象。此外,宗族势力代言人、村霸等非正常利益追求者不同程度地渗透到村两委机构,对农村基层的政治秩序也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和破坏。以辽宁省北票市为例,该市上园镇朝阳寺村党支部书记白宝贵,在2013年朝阳寺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指使社会闲散人员帮助其拉票,最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而后又当选村支部书记。虽然2017年2月,该市纪委以村霸、贪污为依据对白宝贵做出了开除党籍的处分,并以涉嫌违法违纪将其移送给了司法机关,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的。二是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意识形态堡垒作用不强。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每三年换届一次,为保持选票往往存在家族利益、小群体利益的交换,甚至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得过且过思想严重。另外,在很多地方,由于村级的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中不占有优势地位,所以,农村基层支部在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也不强,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意识形态工作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三是党员干部与农村生活呈现脱离状态。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该镇9个党支部书记只有3人固定在农村居住和生活。此外,该镇每年还有若干党员因各种原因离开农村前往城镇定居生活。这逐渐弱化了农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本来紧密的党群联系。四是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大,性别结构也不合理,学历、文化程度均偏低,这导致他们观念保守、思想僵化、自信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化工作的要求。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该镇9名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5.6岁。其中,1人中专毕业,8人初中毕业。其余20名党支部委员平均年龄46.3岁,男女比例接近1:1.25,多为初中毕业。显然,该镇的党支部班子年龄结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都存在明显短板。某些党支部干部连使用简单的电脑和电子设备都存在困难,更别说复杂的新媒体手段了。

第二,农村普遍存在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公德淡漠的现象。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凝聚农村人心和共识的往往不是理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是简单、现实的发家致富思想;不是长远的、理性的理想目标,而是短期的、眼前的利益实现。以辽宁省北票市为例,该市地处辽西丘陵地带,干旱少雨,自然条件较差,是省级贫困县。“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当地农民典型的观念状态。广大农民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既不关心,也没有分辨能力。他们更多地从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对社会价值、社会公德大都采取漠视的旁观态度。

第三,宗教特别是邪教活动在农村呈蔓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和多元文化观念的冲击下,社会结构以及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功利化的宗教活动甚至是邪教活动在农民群众中活跃开来。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该镇辖区宗教活动近年来逐渐呈现活跃趋势。据统计,该镇现有合法备案的宗教活动场所3处(基督教活动点、海慧寺、庆丰寺),未办理备案手续的活动场所7处。其中,基督教活动点就辐射周边3个乡镇,信众超过350人;佛教的海慧寺和庆丰寺共建佛像52尊,信众达到400人。此外,在该镇,法轮功、三赎基督、全能神等邪教组织活动也很猖獗。2016年8月,该镇辖区内发生法轮功组织信徒集市发放宣传品案件。最后,抓捕嫌疑人3名,查获法轮功书籍132本,小册子367本,宣传单页193张,宣传粘贴146张,挂饰360个,光碟21张等。2015年10月,警方一次性逮捕三赎基督朝阳小分会(一)主执、(二)主执、北票分会配执。据他们交代,他们共发展教会十多个,信徒二三百人。全能神在央视曝光后传教活动转入地下,采取电子邮件、光盘、手抄材料等形式在该地区秘密传播。这些邪教组织利用农民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薄弱、容易轻信他人等特点,施以小恩小惠,或通过熟人介绍等方式,不断对信徒洗脑、蛊惑,散步谣言,侵蚀其思想和价值观念。此外,他们还对有意脱离邪教的信徒采取温情劝说、情感联络甚至恫吓等卑劣手段,以达到对信徒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第四,缺乏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艺作品。长期以来,农村工作多以农业生产和经济工作为主,精神文明建设也多集中在文化广电等基础硬件条件的改善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了符合农民群众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产品的生产。目前,农村现有的主流意识形态杂志、报刊、画册、小说等,往往因缺乏农村文化背景且理论性太强而鲜有人问津;为数不多的专题片又由于说教性太强,而无法适应现代农民的口味。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基层戏曲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都不顺,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富含红色基因、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产品的生产。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该镇现有文化大院形式的民间群众文化队伍十余支,大多数队伍以广场舞、秧歌队、卡拉OK大家唱等形式丰富农闲生活。其中,“马云飞文化大院”和“刘子才文化大院”是该镇发展较好的两支群众文化队伍,但也因自身经济、艺术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局限,难以创作出时代感强、正能量足、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佳作。

第五,新媒体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活的冲击。伴随着农村电信基础设施的改善,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正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的文化生活,这使得源于文化主管部门或广播电视台的单向的、可控的传统典型农村文化生活受到了极大地冲击,广大农民不知不觉地也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而自媒体“自由、交互、随意、隐蔽”的特性,不仅使农村的文化发展“脱离了传统媒体形式下的监管和控制”,[7]也给各种西方思潮、低俗、腐朽思想等提供了传播平台,开辟了其进入广大农村文化市场的便利通道。这迫切要求农村意识形态工作者提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应对新技术、新媒体所带来的这些挑战。

三、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路径与对策

面对上述挑战,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农村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第一,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和水平。首先,农村基层党委要选好村里的领头人。基层党委及党委书记应将党支部班子建设作为“一号”任务,把政治素质好、个人能力强、有原则底线的同志选上来,将年轻有为、知识渊博、敢当大任的同志培养成后备军,打造有梯度的党政班子队伍。其次,加强党支部书记及支部成员的政治教育与培训。结合当前党中央开展的“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与培训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主张,更加真诚地拥护党的决定。最后,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接地气,而不能“悬浮”于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之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要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要“嵌入”到农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之中,拉近其与群众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从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打牢农村意识形态安全这块基石。

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精神融入村规民约。村规民约虽然是非正式制度,但在农村生活中却发挥着强大的约束力和影响力,是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精神与村规民约的制定结合起来,一方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精神在农村落地、生根,另一方面也使各地村规民约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的主航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将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村民普遍意志的内容凝结进村规民约。这实际上既是广大农村群众“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参与基层“政治生活的过程”,也是广大农村群众接受、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可谓是一箭双雕。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以村规民约为外在形式的农村非正式规范的构建过程,作为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

第三,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意识形态工作中,我们应该明确区分宗教和迷信,加大力度打击封建迷信活动,特别是那些利用封建迷信活动损坏农民利益、牟取不当钱财的团伙或个人。同时,“坚决不允许宗教活动超出法律、政策的界限,对非法宗教活动和打着宗教旗号开展的迷信活动给予坚决打击。”[8]而对那些已经被定了性的邪教组织,应该严密监控、防止其死灰复燃。总之,我们要大力引导宗教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护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合法宗教活动,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拥护党和民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宗教的消极影响,最终使宗教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第四,加大优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产品的供给。首先,我们要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宣传与各地优秀传统文化、民间习俗的传承结合起来,树立起农村大众文化的新风气和新风尚。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该镇9个行政村以村屯沿街文化长墙为宣传阵地,将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警句、民间故事、传统习俗以彩绘壁画的样式表现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该市的东官营乡兴建了党史陈列馆、党建主体公园等设施,对创新红色文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其次,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民间文艺团体的领导与扶持。比如,对“农村文化大院”这种发源于农民、发展于农村的文化群体,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上的倾斜、艺术上的培训和经济上的支持,从而引导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其真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队。最后,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树立爱党、爱国、勤劳的好农民为榜样,用他们的故事、感受宣传新时代农民的价值观。

第五,掌握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优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效果。针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打造一批适合于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网站、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公众平台,积极推送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时回应农民的关切,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以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为例,该镇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工作群平台。该镇党委首先在该镇兴隆沟村建立了党建O2O工作站,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发布镇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发布生产生活的政策内容,第一时间解答广大农民群众的疑率和困惑,避免群众的疑虑、误解和谣言进一步扩散,可谓是向全面掌握和利用新媒体迈出了崭新的一步。

在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周年之际,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形势面对的国内外环境却也愈加复杂多变。因此,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农村的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农村这块意识形态基地,抵御不良思潮干扰和对农民思想的侵袭,将农村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让“繁荣的农村”与“繁华的城市”交相辉映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