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8-01-01周卫凤

安徽医专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科医学岗位

黄 丽 潘 敏 周卫凤 童 枫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教高2012(7)号]提出,努力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开展面向农村社区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3+2”(三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的助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我校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之路。

1 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定向农村社区,能满足全科医生岗位需求的实用性医学人才。全科医学实践教学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多种重要技能和素质。没有足够有效的实践教学就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这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1~2]。

2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视度还不够,实践教学理念也较陈旧。学生接触临床时间晚,临床实践机会少,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践教学更少[3]。实践教学多以疾病为中心开展,而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六位一体”的全科医疗实践服务能力[4]。其次,全科医学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较薄弱,教学目标内容体系不够科学,实践教学效果不能满意。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也欠规范,考核缺乏合理统一的考试形式、要求和标准。实践教学基地常数量不足、规模不大、软硬件配套不理想,不能满足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培训需要。

3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构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以农村社区基层岗位群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进行构建的,主要包括农村社区基层岗位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素质能力的培养这3大模块。“3+2”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农村社区基层岗位群能力是指“六位一体”的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知识—技能—素质”的3大模块是指具有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专业知识,具有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专业技能和临床基本操作的技能,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专业素质。

3.2 构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六位一体”的社区综合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根据农村社区基层岗位的服务特点和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的。

3.2.1 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是根据“3+2”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参照“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并结合了农村社区基层岗位的服务特点和岗位要求完成的,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能力拓展和医学人文四大学习模块。

3.2.2 基础医学学习模块 基础医学学习模块的构建改变了实验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以“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为基础,整合和优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精选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基础医学学习模块的构建培养了学生基本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为今后临床医学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奠定基础。

3.2.3 临床医学学习模块 临床医学学习模块的构建以农村社区基层服务岗位必须的“适宜技术”为基础,结合基层居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特点,将临床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按“岗位引领、强化技能”的要求,进行整合,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社区常见疾病综合诊治能力。

3.2.4 能力拓展学习模块 农村社区基层全科医生人才的“拓展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社区调研与科研能力、社区卫生管理能力等4项能力。通过设置《医学信息检索与科研》《卫生统计学》等相关课程,以及社区卫生服务、调查等实践活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3.2.5 医学人文学习模块 医学人文学习模块的构建以农村社区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基本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了《思想品德》《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等一系列人文素质课程;并依照“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诚心服务”的人文基本要求,设置实践环节,完成人文学习模块的构建。

3.3 构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管理和保障体系

3.3.1 院校共同管理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实践教学是由学校、系部和教研室共同管理。学校总体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系部主要负责和协调管理实践教学,相关教研室的专业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具体开展实践教学项目。校外实践教学是由学校和医院共同管理。学校负责总体安排实践教学具体项目,教学医院负责协调管理和组织实施项目,相关临床科室的业务人员负责具体开展实践教学项目。通过院校共同参与、检查、督导、考核和评价实践教学的过程,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确保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3.3.2 建立“院校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全科医生培养的质量[4]。在“院校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指导下,“院校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我校已拥有5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院校共同研究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共同设置实践教学标准,共同监督实践教学质量,共同享受成果,达到了院校的双赢。

3.3.3 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临床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教学医院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结构合理、相互协作、能力互补的高水平临床专业实践技能师资队伍。鼓励专任教师积极申报并获得临床相关专业卫生系列职称,积极帮助教学医院的医务人员积极申报并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力求2年内使“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以上。制定一系列“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和鼓励政策及措施,建立一支教育教学能力较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临床技能师资队伍。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可以使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规范化,提高培养质量,因而十分关键。实践也表明取得了成效。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3+2”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培养高素质的农村社区全科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玉杰.关于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健康前沿,2016,3(23):212.

[2] 江淑芬,王珂,姜一农,等.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临床医生论坛,2015,36(1B):95~97.

[3] 莫以凡,任建萍,周驰.高校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思考——以健康管理专业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234~239.

[4] 白国强,刘栋.新乡医学院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7):590~591.

猜你喜欢

全科医学岗位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