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力量建设

2017-12-31马开权张婷婷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联勤后勤保障战区

文 字,马开权,张婷婷

(1.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司训勤务系,安徽 蚌埠 233011; 2.军事交通学院 训练部,天津 300161)

● 教育训练 Education & Training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力量建设

文 字1,马开权1,张婷婷2

(1.蚌埠汽车士官学校 司训勤务系,安徽 蚌埠 233011; 2.军事交通学院 训练部,天津 300161)

在新的体制框架下,战区后勤作为战区联合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重塑后勤组织形态和力量结构,加快构建新型后勤保障力量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围绕“主战、主建”新要求,从后勤理论研究、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力量建设重点以及联合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战区联合作战提供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保障力量建设;战区

随着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号角的吹响,“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已经形成。在新的作战和管理体系框架下,部队的体制编制、规模结构、力量编成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区后勤作为战区联合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着眼“主战、主建”的新要求,以全新的视角谋划后勤保障力量建设,科学构建与联勤体制发展相协调、与联合作战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后勤保障力量体系,使后勤保障与联合作战同频共振、高效耦合,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1 深化理论研究,引领后勤保障力量跃升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美军在进行联合作战指挥和保障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联合”理论的研究,致使改革之路异常艰辛与缓慢[1]。在新的战区体制下,战区后勤面临着如何保障、力量如何建设、资源如何共享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就会偏离既定目标。只有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充分认识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特点与规律,才能构建与未来战区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新型后勤保障力量体系。

一要认真研究新体制新要求,深刻把握后勤建设的本质内涵、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发展思路等,系统分析战区联合作战对后勤保障的需求,明确建设思路,为战区后勤保障力量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二要从未来“打什么样仗、如何打仗”这个根本问题入手,深入研究未来战区联合作战的基本形式、主要特征、作战方式和战场环境,切实弄清未来要打什么仗、怎样实施联勤保障、对保障体制有什么要求等根本性问题,努力在保障指挥、力量运用、资源分配等方面谋求新的突破。三要深入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战区联合作战给后勤保障带来的新变化、新形态、新特征,准确把握影响战区后勤力量建设的主要因素,探索新的保障体制机制、模式和方法,大力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符合我军实际、适应战区联合作战保障需要的后勤理论[2],以新的理论指导,推动后勤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四要深入研究外军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新思想、新理论,积极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充实后勤基础理论、重构后勤应用理论、完善技术理论,加强后勤思想创新和理论体系的重塑[3],努力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理论体系。

2 把握职能定位,构建后勤保障新体制

(1)建立战区后勤指挥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上下衔接紧密、分工明确、职能清晰的后勤领导管理组织体系,确保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对后勤保障高效顺畅的指挥。一要在战区战勤部门牵头下,组建部队后勤领导机构,健全军种部队后勤领导机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二要在战区主导下,建立由各军兵种后勤和地方动员部门等组成的战区后勤指挥机构,统筹协调各种保障力量,加强各军种、内部各要素、各级保障力量之间的指挥协调。三要建立保障效能评估机构,客观评估各军种后勤保障能力和联勤保障情况,公正裁决联勤保障机构或作战部队提出的保障异议,及时解决后勤保障矛盾问题。

(2)建立精干的后勤指挥系统,确保指挥顺畅高效。后勤指挥系统是后勤保障的“神经中枢”。战区后勤要利用结构重组、体系重塑的有利契机,以信息网络为支撑,按照兼容互通、信息共享、综合集成的要求,加快构建集指挥、控制、通信和保障于一体的后勤信息指挥平台,使战区指挥机构与军种后勤之间、作战力量与保障力量之间以及军种后勤与战区联勤之间的信息快速传输、无缝对接。确保整个后勤系统和各个保障环节融为一体,作战与保障同频共振,信息实时共享,指挥畅通高效,保障过程可控、资源可视、需求可知,有效提高联合作战后勤保障指挥能力。

(3)健全后勤法规体系,提高体制运行效率。法规制度是后勤保障力量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制度,是提高后勤体制运行效率的根本保证。在新的体制下,原有的后勤法规条令无法完全适应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需要,因此,战区后勤要结合战区作战特点和实际,围绕组织指挥、任务职责、能力要求以及诸军兵种保障协同等,研究制定适应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保障需要的法规制度,明确战区体制下平战时组织后勤保障的基本原则、职能、标准、方法和要求等,着力规范各类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程序方法[4],理清各保障力量之间指挥协同和保障关系。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的后勤条令条例和法规政策,充实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内容,形成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确保后勤保障力量建设有法可依。

(4)发挥军种主建优势,构建后勤保障体系。以信息化作战需求为牵引重塑后勤保障体系,不仅成为新一轮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各强国军队后勤建设改革的共性特征[5]。因此,战区后勤要充分利用军种后勤主建的主体优势,在战区联指的统一计划下,针对各军种保障特点和规律,科学设计联合作战后勤保障体系,提升后勤保障能力。一要打破过去的保障体系结构,用新理念、新思路,从战略层面规划设计战区后勤保障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统筹配置和后勤力量统管共用。二要按照“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要求,科学划分通专保障体系,界定明晰的保障内容和范围,实行目录管理制度,严格按职责权限、品种数量组织实施通专保障活动[6],确保后勤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紧密衔接、优势互补。三要根据战区担负的任务和战区保障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调整优化其与部队后勤相互衔接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明确领导关系、指挥关系、保障关系等,积极构建三军一体、军民一体的保障体系。

3 着眼“战建合一”, 突出后勤保障力量建设重点

(1)加强体系作战保障能力建设。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体系对抗,必然要求体系保障。因此,战区后勤要围绕体系抓建设,把各种保障力量、保障单元和保障要素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推动后勤力量建设向结构优化、综合集成、联合保障的模式转变。一要以信息为主导,对后勤保障力量实施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确指挥控制,确保保障指令快速下达、保障行动精准协同,形成实时化后勤指挥控制能力。二要以“信息流”引导和控制“物质流”,精确预测保障需求,精准调控保障力量,综合运用多种保障方式,确保各种保障力量、保障资源在动态中准确定位,形成精确化聚焦保障能力。三要充分运用多种保障手段,构建陆、海、空多方式投送体系,组织立体、远程、快速的投送式保障,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直达保障能力。

(2)优化后勤保障力量结构。新体制赋予了战区后勤建设新的内涵,拓展了新使命新任务,必须跳出过去的“军区思维”“陆军思维”模式,强化集约建设理念,整合优化力量结构和资源配置,加快构建职能清晰、顺畅高效、衔接配套的后勤力量体系,真正做到既保障好战区主战,又服务好军种主建。一是整合后勤保障资源。一直以来,我军建制后勤力量主要以库、所、队为编制单位,后勤各专业之间、军种之间自成体系,条块分割,致使后勤保障力量分散、功能单一、效益不高,难以满足未来联合作战需要。为革除这些弊病,战区后勤要根据部队主建情况、兵力部署和担负的任务,打破传统建制,优化重组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科学设计和构建各保障要素,统一筹划运用,形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编组科学的新型后勤保障力量体系,以适应不同作战规模、不同作战样式、不同保障对象的保障要求。二是优化保障力量层次。战争实践表明,后勤力量体系结构是否优化、规模编成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部队的保障力和战斗力。俄军为推动“大战动员型”向“精干常备型”转变,注重按照基地保障、机动保障和战术保障3大类别优化后勤力量建设[7]。一直以来,我国奉行的是国土防御战略,因而在后勤力量的布势上呈现出战役力量强,战略、战术力量相对弱的态势,这种 “橄榄型”的力量结构,既影响了保障效率与效益,又不适应联合作战保障需要。因此,战区后勤力量建设要按照精干高效、联合多能的要求,着力压减纵向组织层次,科学构建战略能力强大、战役保障力量精干、战术伴随保障有力的“哑铃型”后勤力量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摆摊设点”式力量格局,真正形成与遂行使命任务相适应的现代新型后勤力量体系。三是科学编组保障力量。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作战力量越来越趋于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为建立与作战力量相适应的保障力量,战区后勤要按照专业化设计、模块化编组、实体化建设的思路,科学编组后勤保障力量,形成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保障模块,以适应联合作战的需求。要根据战区担负的作战任务、作战方向和作战行动以及不同的保障任务,合理取舍保障力量,形成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搭配科学、适应需求的保障力量编成。要按照“战斗化、模块化、综合化”的要求,优化师以下部队保障力量配置,调整营连后勤保障实体,精干团属保障力量,整合组建多专业综合化的保障部(分)队,实现平战时编组一致[8],有效提高保障效率。按照联合作战保障要求,把各军种的保障要素按照“通专”兼顾、多能耦合的方式组合成多个综合保障体,实现后勤力量运用多能化。

(3)加强后勤装备体系建设。后勤装备是后勤保障力量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关键要素。虽然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军后勤装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战区后勤要把装备建设作为后勤保障力建设的重中之重。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大力研制开发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功能的后勤装备,建设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相配套的后勤装备,提高后勤立体、快速保障能力。二要采取镶嵌、融合、嫁接、移植等方法,加强对现有后勤装备的信息化改造,提高其信息化保障能力,有效解决后勤装备与作战装备不相配套的问题。三要按照全域作战要求,结合战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作战任务,大力发展适合战区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保障要求的后勤野战装备,加快构建适应不同作战环境的后勤装备体系。

(4)建立科学的物资储供体系。物资储备是联合作战后勤持续保障能力的基础。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科学、反应迅速的战备物资储备体系,对提升战区后勤保障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优化储备布局。2016年,军委成立了武汉联勤保障基地,各战区成立了联勤保障中心。战区后勤保障力量建设,要以此为契机,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网状布势、整体联动、立体保障”的目标要求,采取基点辐射的布局形式。以联勤保障基地为“轴”,以战区联勤保障中心为“轴心”,以分层分点部署的保障力量为“轴向”,以不同空间的保障对象为“轴点”,对辖区内的仓库、供应站、物资保障中心等进行职能、规模与结构调整,与各军种保障基地及主要保障对象捆绑配置。优化战备物资储备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形成主次分明的“联勤保障基地—战区保障中心—部队”相互支撑的“轮毂与辐条式”物资储配网。二是优化储备结构。围绕战区担负的作战任务,按照“比例协调、品种齐全、综合配套”的思路,在突出主要作战方向、交通枢纽、重点地区和重点物资储备的同时,要增大储备规模和品种数量,优化储备结构。既要重视部队作战特需物资器材储备,又要突出战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环境、气候条件下的物资储备;既要把军兵种保障和高技术装备器材作为储备重点,又要加大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战时难以筹措的特需物资储备,使物资储备既能满足不同战役方向和不同作战的需要,又能突出保障规模效益,确保战区作战行动。三是优化储备方式。要按照“统分结合、通专两线”的要求,采取通用物资由战区联勤保障中心“统储统供”,专用物资由军种“专储专供”,特需物资由军委机关指定联勤保障基地“单储单供”的方法。根据军队战备物资储备的不同种类和要求,采取国家、军队和社会共同储备的方法,合理区分储备内容,科学确定储备方式,形成军地共储的格局。根据战备物资的使用量大小、保管期限长短、采购难易程度、订货周期长短等因素,也可采取实物、技术、经费、生产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物资储备[9]。

4 加强联合训练,提升战区后勤实战化保障能力

(1)建立完善的联训机制。完善的联训机制是实现各种后勤保障力量和资源高度融合,形成整体后勤保障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战区后勤要按照实战化要求,建立完善联训机制,提高战区后勤联合训练水平。一要建立完善联训组织领导机制。战区后勤联合训练是集诸军兵种后勤和保障资源于一体,是多部门、多专业、多课题、多内容共同进行的训练。组织要求高,关系复杂,指挥协调难。因此,战区后勤要建立完善的联合作战后勤保障训练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对后勤联合训练的统筹协调,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训练协调会、训练形势分析会,共同查找训练问题,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后勤联训工作的有效开展。二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考核评价是对联训质量和效果做出的评判,对于调动训练热情、提高训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战区后勤要加大联训考核评价的力度,以训练效果、质量为基本导向,采取“军种自评、交叉互评、战区总评”的办法,对联训落实情况分课目、分内容、分阶段进行考评[10]。特别要用“主战”的标准分析评估后勤联合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切实找准“建”与“战”的差距,及时进行训练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2)构建针对性联训内容。训练内容是训练的载体和依据。因此,战区后勤要着眼联合作战保障要求,按照战区司令部制订的作战训练计划、指示和要求,科学构建后勤保障训练内容体系。一要针对未来作战对手的战法特点,构设训练内容。将作战对手可能对我后勤采取的袭扰破坏手段和行动研深搞透,提高训练针对性;二要针对可能的作战方向,熟悉战场的地理、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关乎后勤保障的情况,并融入到训练环境的构设与保障训练行动中,实现后勤训练与战场环境无缝链接;三要针对联合作战后勤保障对象多元化、保障内容多样化、保障环境复杂化、保障手段信息化的特点,加大保障模式综合训练,提高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的适应性。

(3)创新联训方法手段。训练方法手段是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途径。战区后勤联合保障训练是多兵种、多部门、多要素、军地一体的训练,组织环节多、训练课题内容多,因此,要加快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建设,必须创新后勤训练方法手段。一要按照“上下对接、三军融合、军地一体”的要求,采取由“微分”到“积分”、由低到高、由分到合、逐级联训、综合集成的思路,在完成单要素、单课目训练的基础上,按级编组融合训练、作战编组对接训练、体系集成综合训练的程序进行,不断提高保障合力。

(4)加强实战化综合演练。联合演习是检验实战化训练水平的试金石。针对联合作战各个作战环节的战法特点和后勤保障实际,设计多种作战样式的训练内容,增强演练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一要打破传统分层级各自组织演练的模式,将后勤保障综合演练寓于联合战役、战术演习乃至后勤分队之中,做到上下衔接、一体联动、共同训练。二要在联合作战和联合后勤指挥体系编成内,按照通用保障和专用保障相结合、区域保障和建制保障相结合的要求,组织诸军兵种后勤联合演练,实现由单一军兵种向诸军兵种联合演练的转变。三要把后勤部队拉到近似实战的地域、海域、空域,加强实地、实兵、实装的针对性训练,融合三军保障要求,突出保障协同,通过实兵演练,查找问题,改进训练方法,增强实战条件和特定环境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11]。

[1] 陈卫平,钟飞.基础理论:军队后勤改革的“压舱石”[J]. 后勤学术,2016(1):47.

[2] 李露润.着力推动“四个转型” 建设崭新战区后勤[J].后勤,2016(6):64.

[3] 郝高潮.不辱保障打赢使命 锻造过硬战区后勤[J].后勤,2016(5):36.

[4] 刘文哲.紧盯转型促发展 主动抓建求作为[J].后勤,2016(5):31.

[5] 朱云,丛姗.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后勤保障能力建设[J].后勤,2015(10):55.

[6] 罗传才.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后勤准备[J].后勤学术,2016(1):22.

[7] 郑伟新,谭新建.新型后勤力量建设的四个着力点[J].后勤学术,2016(2):25.

[8] 荔万俊.坚定不移走好联勤保障之路[J].后勤,2015(11):13.

[9] 严江,王乙翔.优化战备物资储备布局的对策思考[J].后勤,2016(8):29.

[10] 范志国,胡玉山.提升联合作战后勤保障综合演练水平探要[J].后勤,2015(10):52.

[11] 邓建华.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保障训练的思考[J].联勤工作通讯,2015(10):12.

(编辑:高凌杰)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Construction in Theater Joint Operation

WEN Zi1, MA Kaiquan1, ZHANG Tingting2

(1.Driver Training Service Department, Bengbu Automobile NCO Academy, Bengbu 233011, China;2.Training Division,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

Theater logistic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ater joint operation force in the new system framework, and reshaping logistics organization and force structure and accelerating establishing new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system is a significant and realistic issue. 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 of advocating battle and construc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logistics theory research, system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upport force construction emphasis, and joint training to provide powerful logistics support for theater joint operation.

logistics support; support force construction; theater

2017-01-04;

2017-05-10. 作者简介: 文 字(1979—),男,硕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7.013

E231

A

1674-2192(2017)07- 0056- 04

猜你喜欢

联勤后勤保障战区
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两栖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研究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