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交通保障的再认识

2017-12-31伊洪冰常春伟汪洪艳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交通应急

伊洪冰,常春伟,汪洪艳

(1.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系,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国防交通系,天津 300161;3.空军航空大学 信息对抗系,长春 130022)



● 国防交通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应急交通保障的再认识

伊洪冰1,常春伟2,汪洪艳3

(1.军事交通学院 装备保障系,天津 300161; 2.军事交通学院 国防交通系,天津 300161;3.空军航空大学 信息对抗系,长春 130022)

为完善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下的国防交通保障体系,在对应急交通保障进行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分析其基本特点。通过回顾近年来的应急交通保障实践活动,指出我国应急交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应急交通保障具有体制一体化、指挥自动化、目标精确化、准备系统化、潜力数字化、要素社会化和平急转换瞬息化的发展趋势。

应急交通;交通保障;保障体系

近年来,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危机、环境恶化、地区军事冲突以及自然灾害等危及人类安全的问题不断出现,各类应急行动成为当前世界普遍关注的安全焦点,由军地多方力量展开的应急交通保障在各类应急行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充分认识应急交通保障的特定内涵和时代要求,对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下的国防交通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应急交通保障概念辨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交通保障”的定义为:根据军事目的进行交通准备和保持、恢复、提高交通设施能力而进行的保障[1]。主要措施包括:规划和建设各种交通设施及交通防护、伪装、备用设施,发展、改进运输工具,筹措、储备交通物资器材,组织训练交通保障专业队伍,遂行抢修和防卫任务等。《后勤军事百科全书》(2002年版)给出的定义为:交通保障是根据军事目的,为保持、恢复和提高交通设施能力,保障交通线的稳定畅通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统称,目的是保障部队机动和物资运输的安全顺利[2]。

交通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先导性作用,交通保障历来是以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因此,交通保障是最具有军民融合发展优势的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显然,要科学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应认识到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国防和经济社会“板块式”结合,而是两大系统的有机融合及一体化发展,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建立国防经济体系和军队建设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国防交通保障领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军事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定位交通保障的内涵。

应急交通保障是指应对各类紧急事件的交通保障,它产生于紧急事件中。紧急事件可分为战争因素和非战争因素,其中非战争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意外事件、突发事件3类,非战争因素导致的交通保障也是狭义的应急交通保障。因此,广义的应急交通保障可定义为:为战时军事运输和平时抢险救灾、应急处置各类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抢修抢通而采取的各类工程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应急交通保障的实施主体涵盖了军队建制保障力量、武装警察部队交通保障力量和交通行业专业保障队伍,保障对象覆盖了战时遭敌袭击后重要交通目标和非战争因素导致瘫痪的交通路网。因此,应急交通保障的组织实施必须依赖于交通动员,而交通动员属于国防动员的范畴,应急交通保障也具有了国防动员的基本属性。

2 应急交通保障基本特点

应急交通保障是为战争或平时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相比,它具有明显的紧迫性、强制性、计划性和社会性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其特点,才能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实施应急交通保障。

(1)紧迫性。在现代条件下,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大大增强,战争节奏明显加快,反应时间十分有限,军事运输只能在边准备、边展开、边保障的情况下实施,时间短促,对军队的快速机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战争的破坏性大大增强,为保持和增强前方战力,军事运输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平时的各类突发事件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和要求,都具有强烈的应急色彩。可以说,应急能力的强与弱,是应急交通保障区别于一般交通保障的根本标志。

(2)强制性。应急交通保障既然是为战争或平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服务的社会活动,就体现了国家或政府的意志,也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因此,公民和一切社会组织应当且必须服务国家或政府有关决策、法律、法规[3]。这些法律、法规对一切机关、团体、单位和个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由于应急交通保障很可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人民群众的安危,又通常是在战时或重大自然灾害等非正常状态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只有严肃、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才能使军令、政令畅通,确保应急交通保障准确、高效、快速实施。

(3)计划性。应急交通保障的计划性,是对交通、通信等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预先进行合理地组织和分配,使之能在必要时快速落实。应急交通保障的计划不仅是对保障所需内容和数量的安排,也是对其保障方式、手段和步骤的筹划。而运用计划手段是提高其合理性程度的基本措施。若缺少这种筹划,既不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利用各种相关资源为应急交通保障服务,也会使需求与保障严重脱节,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或破坏其整体力量结构的平衡,最终造成保障能力下降。

(4)社会性。应急交通保障是关系战争或平时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问题,是一个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通常是以交通系统的专业力量为骨干、军队为突击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因而应急交通保障既是军队工作,更是地方工作,是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共同义务,不是哪一级组织或个别社会成员的行为,而是将各种力量的积极因素进行综合、凝聚,转化为统一的整体力量的社会活动。

3 我国应急交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战争,由于其巨大的破坏性,不具有再现和实验的可能。平时应急交通保障是战时应急交通保障的一面镜子,也是对国家应急交通保障能力的检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多次灾难,国家和地方政府成功组织了多次抢险救灾行动,尤其是近年来取得了2008年南方特大冰冻雨雪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抢险救灾的胜利,但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应急交通保障还存在诸多问题。

(1)组织指挥体制不够顺畅。应急交通保障,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这种军民共同参与的保障力量,在组织指挥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当前,部队不仅内部没有建立绝对权威的组织指挥机构,而且外部也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造成了应急交通保障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责任不明,严重制约应急交通保障的效率和效果。如2008年初,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学院的官兵在参与抗击雪灾的行动中,就出现了南京警备区、南京市(区)等部门多头调用部队的情况,使部队难以适从,影响了抢险的快速高效和有效运用。

(2)交通保障手段不足且性能落后。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造成交通中断,与现代战争的打击重心如出一辙,加上我国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铁路重型化、高速化,桥梁大跨度、高墩化给灾后抢通带来了全新挑战。从近几次抢险救灾的经验教训来分析,我国架桥器材和装备性能落后,难以适应应急交通保障的问题日益显露。克服冰冻雨雪灾害的专用设备储备严重不足,参战部队只能采取传统办法和人海战术,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制约了道路抢通的进度。

(3)装备器材种类不全且数量欠缺。从最近几次应对突发事件来看,应急交通保障不仅需要传统的铁路军用梁和军用墩、公路战备钢桥、铁路舟桥、浮箱等器材,还需要防滑链、大型工程机械、专用除冰设备等装备器材,而这些器材并未列入国防交通物资储备范畴。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对交通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发生灾害或遭敌袭击,所需抢通器材数量巨大。以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为例,为保障公路畅通,急需大量公路战备钢桥,所需数量远远超出四川省储备,交通部紧急从湖南、重庆、云南、陕西4个省市调运战备钢桥,才满足了应急保障需求。

4 应急交通保障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仅促进了战争形态的发展,也对世界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产生变化,因而对应急交通保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保障体制一体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一体化联合作战对国防动员提出了综合化、精确化、实时化的要求,平时的应急情况也具有类似要求。因此,一体化的保障体制也就成为了应急交通动员的必然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为核心的信息网络系统将应急交通动员机构、保障队伍、保障设施等合为一体的动员体系,各个动员要素通过网络实现互通互联,大大减少了指挥层次,提高了应急保障的效能。

(2)保障指挥自动化。加强交通保障指挥的自动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条件下应急环境通常十分复杂,各项工作的组织保障难度大、任务繁重,各方面的信息流量十分庞杂。传统方式和手段将很难应对海量信息的快速收集、传输和处理,必然影响应急交通保障的效能。这就要求加强应急交通保障的指挥自动化建设,实现对各方面信息流连续不断地处理,以大幅度提高组织指挥效能。

(3)保障目标精确化。保障目标精确化是实现“精确化”的保障。“精确化”保障的思想来源于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其本质是改变传统的“粗放型”保障方式,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对应急活动全过程的精确高效地组织实施和指导,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促使现代战争朝着精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精确化的动员模式也逐步成为信息时代的基本模式。因此,精确运用各种力量、精确分配各种资源、精确定位、精确组织实施保障是今后应急交通保障的必然选择。

(4)保障准备系统化。应急交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高度理清思路、统筹规划。用系统的观点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入手,扎实准备。从硬件方面看,必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可视化、网络化建设,并强化其应急设施的同步配套,为各类运载工具加装卫星定位装置、人工智能装置,奠定应急保障需求数据自动采集的基础;从软件方面看,要逐步建立智能型的交通动员信息决策系统,完善对重点目标和交通线路的应急保障方案,及时开展道路交通设施抢修抢通技术研究,不断加强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奠定发挥潜在保障能力的基础。

(5)保障潜力数字化。做好应急交通保障,必须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注重实现保障潜力数据的收集、传输、存储管理和使用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为应急时将潜力转化为实力奠定基础。

(6)保障要素社会化。应急交通保障既然具有社会性,应急交通保障建设就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信息化建设成果,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和层次。其中,要注重配置军民兼容的先进技术、技术力量和产业基地,以便应急时快速转换投入使用。尤其是当前交通行业的施工力量十分强大,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应急交通保障的压力。

(7)平急转换瞬息化。平急转换包括平时与战时转换、平时与应急转换两层含义。无论应急还是应战,都十分强调交通保障工作的实效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要求平时与战时转换、平时与应急转换必须迅速高效,才能跟上作战信息或紧急情况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避免战时出现被动挨打或紧急情况下救援不力的局面。

5 结 语

应急交通保障是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下,对交通保障概念做出的拓展和深化,具有特定内涵和内在要求。全面推进军队后勤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后勤转型建设,必须着眼应急交通保障发展趋势要求,系统设计国家应急交通保障体系,在国防和军队领导管理体制调整改革的总体背景下,重塑应急交通保障体制,增强应急交通保障能力,为战时保障有力奠定基础。

[1] 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简本)[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133.

[2] 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军事交通卷)[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68.

[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2.

(编辑:张硕)

Recognition of Emergency Traffic Support

YI Hongbing1,CHANG Chunwei2,WANG Hongyan3

(1.Equipment Support Depart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2.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Deparement,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1, China;3.Information Warfare Department, Air Force Avatio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o perfect national defense traffic support system under the strategy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fter analyzing the concept of emergency traffic support,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en, 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mergency traffic support by reviewing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Finally, it presents following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emergency traffic support in future integrated joint operation: integrated system, automatic command, accurate target, systematic preparation, digital potentiality, socialized factor, and instant peacetime-emergency conversion.

emergency traffic; traffic support; support system

2016-10-08;

2016-10-28.

伊洪冰(1979—),男,硕士,副教授.

10.16807/j.cnki.12-1372/e.2017.04.003

E234

A

1674-2192(2017)04- 0009- 04

猜你喜欢

交通应急
繁忙的交通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小小交通劝导员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准备好应急包
应急预案的编制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