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2017-12-30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四川内江641100

数码设计 2017年15期
关键词:自学数学教师高中生

何 军(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四川 内江 641100)

前言:数学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课堂教育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向学生进行原理和公式的教育,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实现综合素养的培养,可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应用。所以,数学教师要立足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需求对高中生开展自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可以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创新思维以及辩证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也能让学生实现学科能力的充分培养。

1 数学教师应将学生放置在课堂核心位置,积极培养其自学意识

数学教师要想积极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需要开展多个角度的教育工作,首先要将学生放置在课堂核心位置,积极培养其自学意识。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抽象性特征,很多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这些抽象的课程知识,影响整体知识教育的有效性。而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没有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这样就很难让学生实现自学意识的培养。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将高中生放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主动的思考,通过课堂教学和训练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预习和主动思考,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实现自学能力的进一步培养。

2 数学教师需要科学设计课堂预习环节,激发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学生开展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课程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强化知识教育的成效性。教师要想有效培养高中生自学能力,不仅仅要将学生放置在课堂核心位置,也需要科学设计课堂预习环节,让他们实现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数学教师要培养班级高中生养成预习习惯,通过制定科学的预习导学案,让学生能够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可以提升知识学习的针对性,改变传统被动接受知识教育的状态,让高中生成为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索的学习者。数学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所呈现的个体差异设置多个层次的导学案,将数学内容划分成基础、提升以及创新探索三个部分。这样可以提高课堂预习的效果,也能让高中生在课堂预习环节中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 数学教师也应依照学生认知情况安排学习任务以强化其自学能力

数学教师为了让高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充分培养,也应该依照学生认知情况安排学习任务以强化自学能力。在设计课程知识学习任务的时候,数学教师需要依照课堂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重难点的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梯度的设计,让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然后逐渐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例如,在进行“幂函数”教育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去分析幂函数所呈现的形式特征,掌握其形象和具体性质内容[2]。然后以教材练习题为例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引导学生概括出幂函数所呈现的性质,这样可以让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4 数学教师可通过合作探究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

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自学意识与能力,所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合作探究可以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深度的理解,也能运用数学语言对相关知识进行表述,掌握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利于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集合”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让高中生探究集合的主要表示方法有哪些?分析其表示方法在当前生活中的应用情况[3]。这样可以让高中生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思考,在小组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实现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的培养。

结论:数学教师要立足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出的需求对高中生开展自学能力的培养,则应该开展多个角度的教育工作,强化其自学意识。本文认为数学教师应该将学生放置在课堂核心位置,积极培养其自学意识。同时,数学教师需要科学设计课堂预习环节,也应依照学生认知情况安排学习任务以强化其自学能力。此外,数学教师也要通过合作探究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的思考,让学生实现逻辑思维以及运用分析等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自学数学教师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