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十三号/中星16号卫星

2017-12-30古月

卫星应用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星卫星平台高通量

实践十三号/中星16号卫星

2017年4月12日,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由长征-3B运载火箭发射入轨。卫星的设计寿命15年,起飞质量4600kg,定点于110.5°(E)。

实践十三号卫星有26个用户点波束,用户终端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入网络,下载和回传速率最高分别达到150Mbit/s和12Mbit/s。卫星首次搭载了Ka频段通信载荷,使卫星通信总容量达20Gbit/s,超过了之前我国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是我国卫星通信进入高通量时代的标志。卫星每波束前向容量680Mbit/s,每波束返向容量200Mbit/s,用户波束发射频率29.46GHz~30GHz,用户波束接收频率18.7GHz~20.2GHz。

实践十三号卫星在国内高轨卫星领域首次采用多口径多波束天线、固面反射器高形面精度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并且首次将空间技术试验和示范应用相结合,提供双向宽带通信示范化运营服务。卫星试验应用系统包括卫星平台试验系统、激光通信试验系统和Ka频段宽带通信载荷系统3部分。卫星平台试验系统将对7个卫星平台新技术项目开始在轨验证,对包括Ka频段行波管放大器、Ka频段接收机等2个国产化载荷设备开展在轨测试、试验和评价工作。

实践十三号卫星在完成东方红-3B卫星平台和载荷新技术一系列在轨试验验证后,将纳入“中星”卫星系列,被命名为中星16号卫星。

文_古月

猜你喜欢

中星卫星平台高通量
天文动手做/中国古天文系列 中国古代四仲中星定季节
中星26号卫星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发射中星-2D卫星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基于微小卫星平台对锂离子电池的在轨管理
遥感卫星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