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

2017-12-29何春阳

卷宗 2017年35期
关键词:社团困境高校

摘 要: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就是参加公益性社团,高校公益性社团是体现高校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高校公益性社团是构成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参加公益性社团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其提升自我价值的渠道,有效的促进高校教育思想的宣传,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本文就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的困境及应对策略作一简要探析,以期促进高校公益性社团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社团;困境;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公益性社团不断增多,发展也越来越活跃,为广大学生参与实践,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总的来说,高校公益性社团的发展利大于弊,因此高校管理阶层应该支持公益性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公益性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且必须及时解决,因此就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概述

我国对社会公益性团体的概念界定为: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社会团体。高校公益性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高校学生自愿组成的集体性组织,其通过公益活动的形式为社会进行服务,并按照一定的章程要求来进行自主的学生组织活动,比如开展环境保护、义务植树、义务劳动、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献血、支教等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益事业的认识逐步深入,高校公益性社团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高校公益性社团根据不同的区分标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按照公益性社团的公益化程度来区分,将其分为狭义的公益性社团和广义的公益性社团。狭义的公益性社团指的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公益性组织,广义的公益性社团指的是所有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其二,按照公益性社团开展公益活动的形式来区分,将其分为心理辅导、法律援助、资源提供、精神服务以及成长互助等五大类。各高校一般都有心理健康协会一类的公益性社团,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困惑。体现学生维权意识的法律援助类的公益性社团,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作用越来越显著。资源提供类公益性社团通常都是以募捐钱财、衣物等方式来發挥作用的,为部分弱势群体送去关怀和温暖。精神服务类公益性社团主要是以义演、游戏等方式,满足特殊群体的需要。所谓成长互助类公益性社团,就是社团内的成员通过交流探讨、相互学习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其三,按照公益性社团的专业化程度来区分,将其分为专业性的公益性社团和非专业性的公益性社团。专业性的公益性社团主要是指对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的社团,如心理健康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其会员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或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非专业性的公益性社团指只要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观念,并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就可以对社会公益出力的社团,对专业知识并不做过高要求。

高校各类公益性社团的建设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大学生良好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公德的培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高校公益性社团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高校学生缺乏对公益性社团的正确认识

高校公益性社团虽然具有良好的历史基础,但由于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高,其参与社团活动的精力和时间将不断减少。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老生参与公益性社团的人数不断下降,很多学生只是将参与公益性社团作为自己人生的一次经历或者为自己的综合测评加分而已,将公益性社团纳入自己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的学生少之又少。由于公益性社团的性质,高校学生参加公益性社团除了能够帮助别人、奉献社会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在社团的活动过程中能够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这都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真正认识到这些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公益性社团只是大学时代自己良好表现的反映,将服务社会纳入人生规划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从而造成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活动范围狭小,且规模难以扩大,也难以实现良好的服务社会的目的。

(二)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活动深入程度不够

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服务范围比较广,但是大多数的服务项目都是环境保护、弱势群体救助、特殊群体服务、支教、献血、社区服务等传统的服务活动,甚至一些特殊学校、养老院、孤儿院都不愿意接待公益性社团的帮助。同时,公益性社团的公益服务活动形式过于单调,且针对一些传统的服务方向不断加大服务力度,造成这些行业的服务过剩现象。对于公益性社团而言,应该着眼于社会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公益性社团的活动,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并不断深化,将公益服务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

(三)高校公益性社团缺乏有序严格的组织管理

高校公益性社团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民间组织,其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目标的良好实现都有赖于良好的组织和管理。但很多公益性社团在实际活动中对活动评估和信息归档的工作马虎大意,使得经常会出现社团资料丢失的问题。社团活动的书面总结非常重要,关系到社团的存亡问题,但是有些社团的负责人并不重视对社团活动做书面总结,不对社团的活动进行评估,这样一来,随着社团负责人换届,新的负责人无法得知社团的实际运营状况,很多工作就又得从头开始,再次摸索,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社团的发展。同时,很多社团认为社团成员数量的增加就是社团发展状况的标志,这一错误的认识导致社团不重视服务质量,一味的追求规模的扩大,致使社团的发展变成了人员的累积,而非社团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高校公益性社团的经费支持不足

高校公益性社团的经费来自于会费收入、学校拨款及社会赞助。社团向会员收取会费一般是在会员入会时,且收费金额较少。同时学校给公益性社团的拨款本身就比较少,且要面对各类社团,实际发到每个社团手上的经费数额相当有限,从而导致社团经费紧张。社会赞助虽然是一种重要的经费来源方式,但是由于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活动范围和服务对象的单一化,要获得社会赞助的难度非常大,一般社团几乎争取不到社会赞助。此外,由于高校每年都有较多的文体活动,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这样一来,公益性社团能得到的经费支持就严重不足。经费问题直接影响到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规模的扩大,以及社团成员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甚至在实际的社团活动中,由于个别社团会员贪欲,往往会将社团部分经费裹入私囊,造成社团经费使用不当的问题。

3 高校公益性社团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深化高校整体对公益性社团的认识,创建良好的活动氛围

想要从根本上推动高校公益性社团的发展,就需要高校管理阶层充分认识到公益性社团的重要作用,即参加公益性社团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要将思想与行动相结合,加大对公益性社团的支持力度,真正将社团发展作为高校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公益性社团的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保障,学校应该对社团活动进行考核,建立完善的社团活动体系,使社团活动有据可依。将社团日常活动纳入行为规范考核体系,对社团会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对社团的创立申请、财务申报、活动审批等进行审核和管理,确保公益性社团活动的规范化。同时,学校要通过正规的学分管理制度将社团活动纳入考核体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参加社团活动的重要性,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社团的社会效应,使社团不断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让社团活动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服务于社会需要,以社会利益为先,从而提高社团的竞争力。

(二)强化公益性社团的社会服务水平

高校公益性社团对成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不高,使得社团在面对专业服务时力不从心。因此,要想提高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服务水平,首要的就是培养专业人才,对于社团中现有人员中有潜力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比如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或者让他们定期参加研讨会,对其进行思想和技能方面的再教育。同时,对社团干部的选拔要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选举方法产生,并对社团干部进行相关的考核,使社团干部保持危机感,对社团工作不断进行思考和创新。通过管理人员的推动使社团整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此外,公益性社团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的指导和监督,成立专门化的指导小组对社团活动的方向及活动开展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公益性社团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寻求多方面的支援,共同发展校园公益文化

高校公益性社团要想发展壮大就需要学校加大支持力度。对于公益性社团而言,要努力寻求学校政策的支持,通过联合不同院系的社团,共同创建校园公益文化。对学校来说,应该为校园公益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提供必要的场地、物力及财力支持,保证校园公益文化的发扬光大,使校园学子共同受益。并且,可以发起校际公益性社团的联合及团结,将公益事业做大做强。由学校作为最高管理者,对社团活动进行统一申报与规划,给予其适当的活动经费,保障社团活动的质量。同时,校际之间的公益性社团应该加大社会募捐力度,成立公益基金会,发起对校外人士的号召,为公益事业捐款。

(四)完善社团评估体系,严格档案管理

高校公益性社团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及时解决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社团资料丢失、活动档案不全、记录总结缺失等问题。要更好的发展高校公益性社团,就要从“最基本”入手,不断完善社团评估体系,对档案进行制度化管理,在实际的社团活动中,自觉的进行活动评估,总结活动经验,将活动项目的流程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项目资料的完整性,从而推动高校公益性社团的永续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益性社团,这些由高校学生自愿组成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社会团体,面临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新的形势下解决高校公益性社团面临的困境,必须充分认识公益性社团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高校公益性社团中的相关制度,通过高校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广泛关注,社团會员的积极努力,促进高校公益性社团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帅.高校公益组织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6.

[2]张琛麟,张学军.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发展方向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6):167-168.

[3]张裕强,殷忠勇,杨羽,张馨月.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10):5-8.

[4]陈媛.创新型公益实践活动对高校公益社团发展的启示[J].南方论刊,2013,(05):58-60.

作者简介

何春阳(1960-),男,河南平顶山人,法学学士,教授。工作方向及内容:思想政治法律教学。

猜你喜欢

社团困境高校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K-BOT拼插社团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