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29黄鑫

成才之路 2017年34期
关键词:微课程物理教学教学质量

黄鑫

摘 要:微课程可以弥补传统物理教学的不足,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可感,易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发挥微课程精细、实用的特点,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程;物理教学;应用;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6;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4-0097-01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依旧比较传统,有的教师授课过于死板,一味地让学生强记课本知识,致使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全面发展。而微课程的应用,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一、微课程概念及特点

微课程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它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与学活动。微课程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少且具体、资源容量小、主体突出、趣味性强、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高中物理教学采用微课程的优势

(1)将实验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层了解。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依托实验来强化和理解,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时间与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将每一个实验都进行操作,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清晰的实验流程。微课程能利用视频记录实验过程,可以永久播放,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感受物理实验的过程。同时,它能将实验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深层知识的了解。如在研究抛物线的运动时,微课程可以利用视频将抛物线运动清晰地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功能调节播放速度,让学生重复观看。

(2)存在多个教师的多种教学视频。教学风格差异,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传统的物理课堂只有一个教师,而微课程教学视频可以是几个教师共同制作。单一的教学风格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学视频的多种多样,教师教学风格的迥异,可以刺激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而言,微课程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实验教学方面,微课程的特点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三、高中物理教学采用微课的不足与解决对策

微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现就微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1)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微课程主要是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来进行链接,实现知识共享。而相同知识点的资料可以上传无数次,因此,在信息库中会有多种多样的教学视频。对于如何选择针对性强、适合自己的教学视频,学生往往缺乏自主判断与识别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信息分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教会学生选择有效物理视频的方法。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视频的搜索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关键词是“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它是一个句子,而不是“匀速直线”或“直线运动”等短语,在搜索时要用双引号把关键词圈起来。

(2)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進行系统化的学习。微课程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时间不能太长,学习环境可以随时变化。这样,有时可能会造成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进行专注的学习。比如,受力分析主要讲解的是力的概念、分类与效应,以及产生的条件。微课时间较短,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对受力分析进行方方面面的讲解,只能抽取其中重要的内容和环节,这会导致学生对受力分析内容无法进行系统化的学习。一个知识模块只知道其中的部分,就不会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无法真正掌握这一知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微课的自制力,让学生认识到微课程只是辅助学习,对于更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还需要自己独立思考。

(3)弱化教师的责任心。微课程带来便利的同时,会导致教师备课量减少,特别是物理实验这一块,教师可以减少实验操作。每次需要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就会播放视频,这会使教师产生一种懒惰心理。学生没有进行操作,这样会使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本来就是一个缺乏自制力的群体,一旦教师有一种不严谨、不负责任的态度产生,非常容易传染给学生,会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以微课程为辅助教学工具,以培养学生长远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主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要依据不同的教学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微课程应用于物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增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要发挥微课程辅助物理教学的作用,就要通过合适的途径、采取科学的方法,并且必须符合一定的使用原则。教师要发挥微课程精细、实用的特点,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勇,葛娆.中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讨[J].集宁师专学报,2011(12).

[2]薛涛,薛敏,余薇薇.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3]王宝元.浅析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的利与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程物理教学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