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研究

2017-12-29朱连娣

成才之路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朱连娣

摘 要: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案例,能够总结教学工作得失,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文章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搭建“脚手架”、提取与应用信息、关联生活等优化措施。

关键词:数学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案例;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4-0086-01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逻辑思维还未完全形成的学生来说,一些抽象性问题难以理解。案例讲解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数学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段

教师在在黑板上写下1、2、3、4,并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师:同学们,这几个数字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这些数字经常陪伴我们左右,虽然简单但作用非常大,它们可以发生很多变化。你们能把这些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数字吗?生1:12。生2:13。生3:31。生4:41。师:大家组合得非常好,那么这些两位数的数字之间会不会产生什么关系呢?我在生活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文具店新购进一批圆珠笔,一盒是12支。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样的圆珠笔10盒大概有多少支?并说说你是怎样猜的?生1:一盒是12支,如果有10盒,那么就有10个12。生2:把12个10相加就可以知道了。生3:只有通过计算才知道。师:我们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10盒圆珠笔一共有多少支了。同学们先来依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下计算好不好?看看自己的猜测是不是准确。

教师布置任务后,很多学生开始了加法运算。有的同学是将10个12相加:12+12+12+……+12=120。有的同学将12个10相加:10+10+10+……+10=120。有的同學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师:同学们计算的结果不错,这些数字相加,我们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呢?生:加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师:那么,怎样进行转化呢?生:12×10。师:同学们回答非常正确,那么对于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如何进行计算呢?学生们有点不知所措。师:对于这道题的算法,我们可以将12×10看作12乘1个10,也就是10个12,这样一计算,是不是更加简单了呢?生:是。师:那么结果是多少呢?生:120。师: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大家能不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此类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都有哪些呢?生1:我们每个月都要买牛奶,每个月的费用是32元,那么12个月就是32×12。生2:我们10个人去买本子,每个人买12个本子就是10×12。生3:我们玩跳绳时候,每个人跳了15个,10个人就是15×10。

二、案例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行更高层次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深化学习,掌握其规律,提高计算能力,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步达到更高层次的学习。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是学生对于该内容的学习虽然具有一定基础,但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不足,尤其是涉及进位时极容易疏忽;二是对于生活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有一定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三是计算法则的牢记和应用对学生来说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予以夯实,并结合计算法则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优化措施

(1)搭建“脚手架”。所谓“脚手架”是学生进行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相应的关联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一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将学生所见、所感引入到数学教学之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就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来说,其重要的知识点则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与学生一同进行复习,从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新知识点的学习。

(2)提取与应用信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化的应用更加广泛,因此,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信息进行提取和掌握。比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让学生通过审题获取重要信息。此外,还要对知识予以拓展,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寻找,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重要的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

(3)关联生活。数学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学生通过对数学思想的认知,能够对学习方法予以归纳和总结,能够寻找到灵活多样的验证方法,从而形成“再创造”精神,使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向阳,杨伊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06).

[2]魏小玲.深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经之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