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感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2017-12-29孙敬龙

成才之路 2017年35期
关键词:通感

孙敬龙

摘 要:通感是音乐欣赏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通感心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的眼、耳、手等协调活动,通过感觉挪移、沟通,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通感;听觉欣赏;视听融合;身体律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5-0083-01

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倡导音乐课堂完整而充分地让每一个学生去“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多感官联觉,让学生在口、眼、耳、手等协调的通感活动中获得想象、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立体化体验,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

一、视听融合,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和理解

音乐是直抵人心灵的艺术。基于学生通感的音乐教学不仅应当重视学生的聆听,还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引领学生进行浏览性欣赏。视听融合,能够打开学生的欣赏思路。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音乐图谱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在旋律、节奏、曲式和风格等。由于图谱比较直观、形象,因而能够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引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强化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首先,教师要设计图谱表示音乐的特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的高低与空间的上下加以关联,音色以及调性可以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尖锐的声音纯度高、明度高,低沉的声音纯度低、明度低,等等。图谱的绘制,让音乐作品的内在特质得到生动形象的展示。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图谱感受音乐。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制约,对某些音乐的理解很肤浅,不能理解音乐背后的深层意蕴。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的图谱,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丰富的意境畫面,体会音乐作品内在的形象、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鉴赏音乐,体会作者创作音乐的背景、动因等。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音中画”。一些意蕴丰厚的音乐作品,给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往往很复杂而难以言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感受和体验出发,将所听到的音乐、所理解的乐曲通过图谱画出来,让抽象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音乐感受、体验得以形象化表示,学生将对音乐的深刻感受、体验借助生花妙笔形成了美妙的视听赏图。

二、赏随乐动,真切把握音乐作品本质内涵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解读音乐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将欣赏内容与自我的肢体表演相结合,进而把握音乐作品的本质内涵。首先,聆听音乐用身体律动表达音乐感受。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鼓励学生用动作、舞蹈乃至全身律动去表现音乐的韵律感、音色、音质以及节奏等。学生在深入聆听音乐的基础上,才能被音乐所吸引并深深陶醉,才能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感受、情绪反应等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达出来。如此,既活跃了学生的身体动作,也表现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其次,要允许学生用各种方式激发律动表现欲望。如可以用道具激发律动,可以用夸张动作激发律动。在音乐律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积极示范,用自我的身体体态律动向学生展示音乐律动。体态律动与音乐的有机融合,自然通透、浑然天成。师生、生生的积极互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运用自己全部感官参与音乐律动。再次,编创身体律动表现自我的音乐心理感知。学生对不同歌曲的音乐特点、音乐风格、歌曲节奏、歌词含义等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编创身体律动,将主题动作与变化动作用交替的方式进行组合,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知。创编音乐律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主体关注,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方式喜好

学校教育新体系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教育理念是“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教学内容为音乐的艺术性,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获得感性体验,教学策略体现为注重感情体验,真切实践,培养学生内心的音乐联觉。首先,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最大的学习、感悟空间,必要的时候扶一扶,随时大胆地放一放,热情鼓励他们自己做一做,让他们在民主、宽松的氛围中自由表达、自我展示、互相启发、不断完善。其次,在充分调动学生口、眼、耳、手等感官参与音乐欣赏时,要注意协调好通感的联动,比如在赏中听、在听中赏,赏中有唱、唱中配动、唱中试奏、唱中有思,从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活泼多样的学习形式中获得想象、情感、审美等诸多方面的立体化体验。最后,教师还要充分尊重音乐审美的整体性,不能因为局部的深挖而冲淡了整体的美感。各种审美形式的开展,感官的联觉互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欣赏中受到熏陶,得到体验,滋润心灵。

四、结束语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口、眼、耳、手等多器官协调活动,能够形成学生音乐学习中的“通感”。“通感”下的音乐学习让学生健康用脑、和谐用脑、友善用脑,从而通过感觉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相互挪移,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欣赏鉴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晶.如何上好一堂中学音乐欣赏课[J].文理导航,2014(09).

[2]朱海燕.初中音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探讨[J].北方音乐,201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感
音乐风格视觉设计的通感隐喻方法探究
基于像似性理论的俄汉语味觉通感形容词研究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基于语料库的触觉形容词通感隐喻历时研究
唐诗通感英译研究
通感修辞很美妙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成语中的通感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