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引精练”课堂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2017-12-29石红梅

求知导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

石红梅

摘 要:“精引精练”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教师、学校三级目标而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精引”强调教师的行为变化,“精练”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其核心是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精引精练”;生物教学;思维

一、关于“精引精练”课堂模式

“精引精练”课堂模式是基于“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管理者,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助推者及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校为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发展、团队进步、集体成功提供更广阔、更自由、更富特色的平台”这三级目标理论而提出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精引”就是教师引方法、引思路,最重要的是启迪学生思维,体现教师教的方式的变化;“精练”是指学生概况、提升、总结、拓展及合作、表达、交流、展示等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引”和“练”的精髓是思维的扩展与能力的提升,基本操作流程见下图。

二、“精引精练”课堂模式在生物课中的运用

1.激活思维

(1)活用情景设置激活学生思维。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图片、视频、数据图表、模拟表演等情景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如《动物资源及保护》一课,可通过在地震中的一条搜救犬在救出32条生命后牺牲的新闻视频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产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的强烈共鸣。

(2)巧用问题设疑激活学生思维。有问题也就意味着有思考,教师巧设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迅速进入问题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一课,先让同学们做实验,在通过用显微镜看到微观景象后,再设问:同学们在显微镜头下所看到的小颗粒和小格子是什么呢?这样学生对细胞形态就不再是空洞的认知,而是通过感官直观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物体的结构单位是长什么模样,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起来。

(3)恰当布置任务激活学生思维。任务布置有利于教师观察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和亲身体验,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我国动物资源》一课,让学生去搜集我国的珍稀动物资源作展示、汇报、评比,在展示时的图片、文字、视频、PPT等形式,丰富地呈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素材的能力。

2.思维碰撞

(1)通过预习汇报达到思维碰撞的学习目的。在预习汇报中学生可以互相借鉴,从而达到弥补个人思维的不足的学习目的。如学生在收集珍稀动物资源后的汇报过程中,丰富的作品形式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并达到学生相互学习的效果。

(2)通过合作学习达到思维碰撞的学习目的。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合作学习往往能在同学间的思维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在《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课中,要判断两幅漫画《钩鼻子》和《旧砖上剥落的碎片》中钩鼻子和断腿有什么不同时,刚开始同学们感觉无从下手,不知是什么意思。这时,就需要同学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及看法,并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达成理解共识。

(3)通过展示达到思维碰撞的学习目的。思维是一个人的内在活动,看不见摸不着,但思维的过程或者效果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外显的,如小黑板的使用、小老师的讨论结果陈述、分角色答问、互相质疑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的正确与错误观点得到全面呈现,让问题反馈变得更及时、更直接。如《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可以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成课外小组实验,试验结束后让学生来汇报实验现象及结果。当同学们的判断与汇报小组的结论有差异时,他们就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间的思维互动、碰撞。

3.思维点拨

(1)通过教师“精引”点拨学生的思维。如在《动物资源的保护》一课中,通过观看经典视频《留住江豚的微笑》,让学生为之动容,从而产生“保护珍稀动物”刻不容缓的想法。教师再趁热打铁,抓住学生看完视频产生的激动情绪,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对策。

(2)通过学生助讲点拨学生的思维。学生助讲有利于其思维与见解利于相互接纳,有时学生的见解甚至对突破难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有关遗传规律性的一道思考题:“小明有酒窝,父亲有酒窝,母亲没有酒窝,能否判断有酒窝为显性性状,为什么?”这道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而在学生的合作学习后,再让学生助讲,用同学的思路引发自己的思维,自然會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4.思维拓展

课后延伸是拓展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为了对知识加以巩固并能学以致用,往往需要开展一些拓展练习。如集体备课完成的学案预设、当堂完成学案拓展练习等。

三、“精引精练”课堂模式所带来的变化

1.集体备课氛围浓厚

“精引精练”课堂对每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集中团队的力量,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集体备课尤其重要。全方位搜集资料、共同研讨、写教案学案、听课评课、课后反思、二次备课等这些工作成为备课组常态,平时每个老师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组内积极探讨。以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现在集思广益,共同发展,备课组的研究氛围非常浓厚,集体备课的优越性日益显现。

2.教师行为明显转变

“精引精练”课堂模式的推行,让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和学生并排走或是走在学生后面,当学生的助推者,“满堂灌”“一言堂”已成为过去,课堂发生了根本改变;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教师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3.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同学们或静静地思考,或热烈地讨论,或真诚地互帮互教,我们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同学们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不少学生还当上了小老师,不仅有了自豪感,更是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真正参与到互动学习的进程中。

4.生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要出成绩,课堂是主阵地,课改与成绩不是两个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走进生物课堂,时间似乎变得很短。教师精彩的引入和点拨,精准的释疑和解惑,精简的讲解和指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时间在师生思维的碰撞中快速溜走,老师们把课堂的大量时间留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裕的时间去畅想、去发挥。

参考文献:

[1]何大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讨[J].才智,2011(13):117-118.

[2]杨世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版),2010(11).

[3]丁 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思维
思维总动员(三十)
巧设提问,让思维多走一步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