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语言文字落实的有效研究
2017-12-29谢金洁
谢金洁
摘 要: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语文这一科目无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充分地掌握语文知识,方能有效地了解进而学习其他科目的内容和知识,因而语文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內容,关系到语文这一学科的知识学习、方法掌握和技能应用,必须落在实处,方才意味着学生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决不能单纯地强调和重视课本知识的“输出”,而是提高对语言文字教学和训练的重视和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训练;实践运用
语文学科的本质绝非知识点的掌握和题目的问答,而是利用这一学科来获取知识、进行交流,若想实现这一目的,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和根本价值取向。
一、语言文字教学和训练落实的必要性和意义
新课标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中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质属性,更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基本工具。无论是哪一教育阶段的哪一学科,都无法脱离语文而存在[1]。因此,随着当前新课改的进行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语言文字教学和训练得以落实不仅成为了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紧迫要求,也从客观上创造了难能可贵的契机。
二、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落实中的不足和缺陷
语言文字的掌握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根本目的,只有有效地掌握和正确的运用语言文字,学生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语文”,才能利用语文获取知识以及进行交流[2]。
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更为看重考试的成绩,诸如阅读等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措施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促进,反而会被斥为是“不务正业”和“看闲书”。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从根本上无法得到落实。此外,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应当以语文知识的教育为主,忽视了语言文字教育对于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作用,这是十分错误的理念和看法。
三、加强语言文字学习和训练落实的相关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任何学科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真正地确保知识的掌握,否则,学生在考卷上的分数也不过是应试教育压力下的产物而已。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体现得就更为显著。因此,若想加强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落实,就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朗读比例
朗读这一“读、说、想结合”的方式是实现语言文字理解、学习和掌握的有效措施。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必然会实现眼、脑、嘴的同时运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避免“卷面语文”和“哑巴语文”的产生。
因此,教师应当轮流让每个学生都赢得朗读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得以锻炼,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领略汉语魅力的同时来接受语言文字的熏陶,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语言文字的教育和掌握落到实际。
此外,还可以借助朗读的机会,来进行相应的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如进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饱经风霜”这个新词,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可以在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进行造句,然后对句子进行相应的点评,使得学生可以准确地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3.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学生们在周末会和父母一起看电视放松,这既是一种娱乐,又是一种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和掌握的良机。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周一语文课上随机点名学生,用简短的语言向大家讲述说看动画片等节目的基本内容,或者讲一件自己在周末发生的趣事,这种寓教于乐且潜移默化的方式取得了极为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随之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学习和掌握的落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相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方能真正确保实现。
参考文献:
[1]张金兰.树民族魂强国粹魄——小学语文课堂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思考与对策[J].北方文学,2015(10).
[2]金哲民.注重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J].现代教学,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