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西格玛管理在过程化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29杨桢

求知导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

杨桢

摘 要:文章结合教学管理实际,依据六西格玛管理法的质量的衡量、质量改进目标、主要原则、实施步骤及实施改进方法,确定教学管理过程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块及需求,通过对这些模块的讨论和调查研究,为教学管理过程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功能建设数据,减少在原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存档、教学通知、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等方面的冗余工作量,从而实现教学管理过程化管理中校级教学管理、院级教学管理、教师三者之间的满意与平衡。

关键词:六西格玛管理;教学过程化管理;教学理念;

一、六西格玛的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种企业战略,最早形成于质量管理领域,它在发展中借鉴和运用了许多质量管理中的理念和工具,与质量管理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因经营不善,将其电视机业务卖给了日本公司,又在日本竞争者面前失去了音响业务,随后,手机市场也开始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托罗拉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开始了他对世界著名的质量先驱——戴明先生理论的实践。他就是六西格玛的创始人——麥克尔哈里先生,称为“六西格玛方法”。近年来,六西格玛强劲的发展趋势跨越了国界,走向了世界。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很多家著名企业在推进六西格玛管理。

总之,六西格玛管理的思想产生于国外,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可以说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已经得到了众多国外企业的实践,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都是相当成熟的。但是把六西格玛管理理念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在国外的研究中是比较少的。

二、质量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的关系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深受日本人提出的全公司范围的质量控制(CWQC)的影响,并很快风靡全球;而六西格玛管理是摩托罗拉公司为提高制造过程的质量于1987年提出的,并逐渐被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等大公司所接受,正是由于1995年通用电气全力推行六西格玛管理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六西格玛管理才开始流行起来。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质量管理,所有过程与系统都是连续改进的着眼点;而六西格玛管理关注由顾客反映确定的关键过程与系统,即全面质量管理关注的过程范围广,而六西格玛管理则着重于关键过程。

在实施质量管理的方法过程,明确得出:实施项目管理是六西格玛管理的保障,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补充,所以,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三、过程化教学管理中的质量衡量与缺陷所在

(1)在我国的教育教学环境当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定式,以及对以往教学管理方法的刻板印象,使得多数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影响管理的深入开展。本文为了能充分分析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对重庆市合川区某本科院校的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了走访了解,并对管理方法进行了总结,通过调查确定过程化教学管理中的具体项目。

调查共分为三个环节,校级教学管理环节、院级教学管理环节、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过程化教学管理具体事项按项目起端分类有:开课计划、教材征订、教学管理相关文件、学院教学管理文件、学术讲座、教研室管理、各类考试、教学质量、科研管理、实验实训管理等,衡量这些完成度的质量指标是:是否执行;是否传达、分配指标;是否收集、整理指标;是否申报、审批;是否计划、实施、总结;是否申报、批示、中期检查、结题等,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在一级管理环节与二级管理环节直接的连接是无系统、无指标化、无质量衡量的。比如,有教务排课系统、无系统的通过运用常用通信手段,如电话、短信、QQ、微信等,采用无法对环节量化的多媒体手段,通过调查,大量的冗余工作量都是在二级管理环节与过程化管理的终端这一环节,采用的是无系统的模式,没有通过一次信息传达即可获得效用的平台。

(2)按职责进行项目分类。通过调查,确定了质量衡量的相关指标,项目共分为10类,包括开课计划、教材征订、教务处文件、学院文件、学术讲座、教研室管理、各类考试、教学质量、科研管理、实验实训管理。

(3)分析每个项目的缺陷数。各项指标之间本身存在较多的联系,同时各个项目的执行的质量指标的具体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在第一个链接和第二个链接的环节,需要相关技术条件的辅助完成;同时第一链接和第二链接达到的质量效果需要指标量化,才能反映整个过程的质量。

四、应用六西格玛构建过程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要素构成

我国高校在质量评估后,高校在不断进行改善过程化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尝试性的改革,已把教学过程化管理作为教学质量提高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教学质量管理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过程化教学管理体系也基本围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展开。根据现有的研究显示高校过程化教学管理的研究成果,可将高校过程化教学管理的要素分成五个类别:①教学管理组织体制——包括教学职能的分工、学校关于教学机构的构建、基础教学管理的常规性组织等。②教师教学过程控制——根据教学职能的分工和教学机构的设置以及二级学院的组织,而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化项目分类。③教学管理终端的管理——教师和学生,如何高效地进行信息传递,除了过程环节重要,终端的反映效果也占较重的比重。④过程化教学管理反馈研究——在一系列环节的管理后,如何评价每个环节的效果成效,需要建立一种反映机制。⑤机制管理——以上各个环节的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包括各种层面及其内容的评估等。

2.界定与分析

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中,通常使用流程矩阵分析辅以质量功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工具,制成QFD矩阵质量屋,将顾客需求逐步展开,分层转化为主要技术要求、主要产品要求、主要流程要求和主要生产要求。在展开过程中,上一步的输出就是下一步的输入,构成层层分解的过程,最后得出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控制参数。在展开矩阵的过程中,用加权的方法来衡量顾客需求的相对重要程度,从而逐步找出与之对应的关键因素。高校的过程化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可参考六西格玛理论中将顾客需求逐步转化为生产和流程具体参数的做法,考虑到过程化教学管理的前端、过程化教学管理的过渡段、过程化教学管理的终端不同的需求,将上述过程化教学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组成因素做内涵界定与内容说明,然后制成问卷,让受访者根据各要素在过程化教学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做出评判,受访者包括制订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前端、过程化管理的中间传递段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差异的显著程度将所有因素进行分类,按影响力或重要性的大小排序,找出影响力或重要性最大的一类因素就是关键因素。

3.测量与分析

定量测量是六西格玛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这一管理强调基于数据的流程改进方法。在过程化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确定了对过程化教学管理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后,即可参照六西格玛管理的步骤,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测量,测量方法取决于抽样方法与数据类型。细化关键因素,分解测量指标,并定期进行评估,最终找寻出关键因素的问题所在。

4.持续改善

改进阶段是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阶段,管理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改进效果。在分析出导致过程化教学管理变异的主要因素后,就要针对具体问题确立最佳的改进方案,通常可以采用一些设计工具或者设计原则完善改进方案,并且多方面综合评价改进方案的优劣,从而选择最佳方案加以验证实施。在过程化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关键因素进行测量与分析后,找出影响该因素的具体原因,通过咨询与调查等方法确立改进方案,及时修订相关条例,促进过程化教学管理工作的改善与提高;同时对各教学部门的管理情况作纵向比较,审视整体过程化教学管理工作改善情况,及时校正过程化教学管理改革的方向,持续改善以达到教学质量管理最佳的预期目标。

5.体系构建

在六西格玛管理项目实施的最后阶段是控制阶段,是项目管理团队保持和延续改进成果、确保措施有效的关键,也是形成项目闭环的阶段。其主要工作是跟踪评价改进效果并进行验证,以制度化、文件化的形式将控制措施稳固下来,并定期监控测量。同时当客户需求或中心目标发生改变时,需要从最开始的界定步骤开始,重复整个过程,直至最终回到最后的控制阶段。

五、确定六西格玛管理在教学管理过程化管理的总体设计

通过六西格玛管理的流程,在教学管理过程化管理中,应该满足以下设计,应包括:过程化教学管理的前端、过程化教学管理的过渡段和过程化教学管理的终端。各个阶段分别通过能反映成效的多媒体系统或多媒体软件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终端的反映效果,从而能从过程中就能反映出教学管理的质量,也达到了过程化教学管理的系统构建。

六、总结

综上所述,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的魅力是将企业服务与客户需求相结合,使管理焕发生命力。在传统的过程化教学管理当中,由于缺乏过程化管理质量的成效判断依据,从而导致管理方式不符合实际需求,且工作冗余。在新时代,过程化教学管理需要拥有六西格玛理念,通过对过程化教学管理中的每个环节的需求把握,来进行管理方式的革新。

参考文献:

[1]孙春军,宗蕴璋.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29(1):77-81.

[2]樊 燕,侯 虎,汪東风.关于实验教学质量六西格玛法评价体系构建的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47-49.

[3]许国平.基于六西格玛的高校教学质量改进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4):395-398.

[4]李正红.六西格玛理念下旅游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1):919-920.

[5]张卫东.教学服务过程的改进研究——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8).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