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琉璃九龙壁的空间艺术

2017-12-29张子阳

艺海 2017年12期
关键词:构图造型色彩

张子阳

〔摘 要〕大同九龙壁是我们国家迄今遗存的三大九龙壁之一,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建筑样式,主要适用于皇宫和寺院一些重要的地方,为帝王统治集团所青睐。其特殊的建筑样式和高超的造型艺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独具创意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才华。

〔关键词〕须弥座 九五之至 构图 造型 色彩

龙壁是照壁的一种,通常由琉璃、砖、石等制作而成,封建社会时期多建于宫殿、王府、庙宇等门前,即可作为院落建筑的屏障,又能起到烘托美化建筑物的作用。常见的龙壁形式有一龙壁、二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九龙壁,其中以九龙壁的形式规格最高,为皇室和寺庙所用,尤以琉璃九龙壁最受青睐。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坐落于城区东南大街路南,与北海九龙壁、故宫九龙壁合称为中国三大九龙壁,也是目前遗存下来艺术性最高的三座琉璃九龙壁。大同九龙壁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比北京北海九龙壁早250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体积是北海九龙壁的三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九龙壁,为朱元璋之子岱王朱桂府前的照壁。整座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规模宏大、色彩斑斓。

一、大同九龙壁建筑空间结构

(1)传统照壁的空间功效

照壁也叫影壁,一般有两种。第一种位于院落之中,正对着大门,与大门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常见的一字型照壁,与大门形成双向流线,起到界分内外的作用,同时增添了建筑物的空间层次,使得建筑物的空间序列感得以强化。第二种坐落在院落之外,正对着大门,中间有胡同或道路相隔,这种叫作外照壁或外影壁,主要设在官府、寺庙、宫殿的门外,有标明大门位置的作用。

(2)大同九龙壁空间结构构造

大同九龙壁是一座单面琉璃照壁,其正面部分为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琉璃构件多达426块。壁底须弥座由15层琉璃砖组成,高2.09米,须弥座上部的束腰被琉璃砖分成两层,上层由塑有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砖雕排列而成,共有41组;下层由多种琉璃走兽构件组成,有大象、鹿、狮虎、玉兔、狗、羊、飞马等,采用高浮雕的手法,每个动物都配有背景,中间用竖石隔开,各自为一幅独立的画面,形象逼真、动态生动。在束腰的下方为一层莲花图案。壁身部分所占面积最大,也是九龙壁的主体,其高度为3.68米,长45.5米,由426块琉璃砖构件分层拼贴而成,每块65厘米左右见方,丛6块,横71块;壁面饰有九条琉璃巨龙,呈一字型排列,形象生动、气势磅礴,背景饰有远山、流云、海浪等图案。龙壁两侧饰有图案,东侧以山石流云为背景的旭日东升,西侧以山石流云为背景的明月当空。壁顶使用庑殿顶,由62组仿木斗拱支撑,古朴典雅,屋脊单檐正脊式,两端装饰有圆雕的脊首、螭吻等;正脊中心位置装饰有四条游龙图案,两侧装饰有多层花瓣图案和流云图案;壁顶为起背两坡式,覆盖卷云型琉璃瓦,塘头有圆形瓦当和滴水瓦,其下部雕刻着精彩的小龙,共有800多条。

二、九龙壁空间艺术形式

(1)大同九龙壁采用中国长卷式构图,犹如传统手卷一般,九龙依序排列开来。在龙的空间布局安排上深受封建王朝皇室文化“九五之制”规则的影响,“九五之制”是天子之尊和皇权的象征。古人把天地万物分为阴阳,数字也分为阴数和阳数,其中偶数属于阴数,奇数属于阳数,阳数中最大的数是九,居中的数是五,因而“九”和“五”就成为天子的标志,成为皇帝权威的象征,“九五之制”成为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的指导规则。大同九龙壁以第五条龙为中心,运用中心对称的法则将九龙壁分成五个空间,第五条龙作为主龙的位置,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左右两侧运用竖式的山石作为间隔,两条龙为一组分为四组空间,“九”和“五”得到充分的运用,皇权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2)大同九龙壁壁面采用多种浮雕形式的塑造手法,通过合理的综合运用,画面呈现出鲜明的空间效果。壁身九条巨龙运用高浮雕的手法,在画面中体积感最为突出,空间感最为强烈,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好似要破壁而出;起到隔离空间作用的山石采用竖式排列,空间感稍弱一些;背景使用浅浮雕的塑造手法,包括海浪、流云、远山等,和九条巨龙形成强烈的空间层次效果,给人呈现出明显的三层立体空间,画面简洁,主体突出。壁身的九龙画面犹如一幅精彩的画卷成为整个建筑物的焦点中心,为整个建筑物增色不少。壁身的整体布局上,浮雕的手法使得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无限的立体空间,使得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进一步得以体现。龙壁正对着王府的大门,正中心的坐龙位于王府的中轴线中心的位置,也是主龙的位置。其左右两侧为两条米黄色降龙,头部朝左,身体相背;依次往外为两条棕黄色升龙,样式基本相同,首尾都朝向左前方;再次为两条紫色的降龙,头部朝左,尾部相背;最外两侧为两条棕黄色升龙,头部相背,尾部朝左。从左向右前八条龙两两组合,组成四组二龙戏珠的画面,第九条龙单独为一组,在构图上和左侧第一条龙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将画外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起到凝神聚气的作用。

(3)九龙壁中九条巨龙采用大的曲线造型,主要采用了U形、S形、O形和8形,这些造型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得九条巨龙的形象更加生动,更加变化多姿。根据龙的形体构造和运动规律,龙的胸部造型一般呈现U形,胸部往后至尾部多以S造型出现,前紧后松,既符合了運动力学的规律,也体现了美学的特性。无论是升龙还是降龙都显得张弛有度、富有美感。九龙所嬉戏的火球如同一个个小点,点缀其间,既起到了丰富画面的作用,又使得九龙相互之间起到联系的作用。在背景的处理上运用民间工艺手法,海水采用了传统雕塑的水波纹样和卷曲的浪头纹样,大量的重复排列;背景上部分天空中的流云使用传统的卷云纹样,同样大量重复排列;起到间隔画面空间作用的竖式山石,也采用重复排列的手法,这几部分形成了画面中三个大的体面,和九条巨龙形成的大的曲线与大的点线面对比关系,体现了大同九龙壁的美学价值。竖式山石的小短直线造型和九条巨龙、流云、远山等的曲线造型形成强烈的方圆对比,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硬朗之气,而且通过衬托使得九条巨龙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轻盈多姿。endprint

(4)在色彩的运用上九龙壁整体釉面色彩搭配极为互补,处处体现了强烈的冷暖对比的色彩效果,這种冷暖色调的巧妙运用使得九龙壁的空间更加突出,远近虚实关系处理得精妙绝伦。壁身中九条巨龙的色彩以暖黄色为主,在龙的色彩使用上体现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中间的正龙使用正黄色,象征着尊贵的地位。由于正黄色只能皇帝使用,岱王朱桂的身份是藩王,所以中间主龙的黄色中夹杂着灰色和背景的颜色,色彩明度有所降低;两侧的巨龙分别使用米黄、棕黄、酱紫等夹杂有背景颜色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背景上部的天空、远山、流云和其间隔空间作用的山石等使用深蓝色,占据画面绝大部分面积,下半部的海浪使用深绿色,整个画面主体的黄色系列和背景的蓝绿色调形成强烈的冷暖对比,蓝色背景中点缀的一两朵橘色的流云和飘带在壁面大块冷暖色彩间起到调节作用,体现了设计者高超的艺术修养。由于大同地处黄土高原的北部,天气终年以晴朗为主,九龙壁的蓝色背景和天空的蓝色融为一体,使得建筑物的空间得以极大地拓展和外延,九条巨龙仿佛要冲破壁面,翻腾于广阔的天地之间,通过深蓝色的衬托,九龙的形象更加的突出,形象更加饱满。

(5)在九龙壁的前方有一座倒影池,长34.9米,宽38米,深约0.8米,倒影池四周装饰有石栏杆,柱头雕饰有动态各异的小狮子,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倒影池中间有一座石桥连接,桥墩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石像,憨态可掬,由于长期以来受到风沙的侵蚀,形象已经模糊不清。在空间方面,倒影池已经与九龙壁融为一体,成为九龙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池水将九龙壁的艺术空间得以拓展,使得九龙壁富有光影的灵动和诗意的特性。每当微风吹起,池水微波荡漾、涟漪阵阵,九龙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晃动九龙犹如穿梭于碧海蓝天之间,亦真亦幻,雄伟非凡,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独具创意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才华。

九龙壁作为我们国家宝贵的文物遗产,蕴含着独特文化思想,是建筑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每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尤其在构图、色彩和造型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其独特建筑风格和迷人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不断探索研究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博物馆.唐三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2]沈福煦,沈鸿明.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 [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白文明.中国古建筑艺术[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4]柴泽俊.山西琉璃[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蔡易安.中国龙凤艺术研究[M].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

[6]杨新,李毅华,徐乃湘.龙的艺术[M].商务印书馆,1988.

[7]陈授祥.中国的龙[M].广西:漓江出版社.1988.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图造型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谈构图法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
画龙点睛——紫砂壶壶钮的造型及变化
常人的视线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