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诲葛延之》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2017-12-29李世川
摘要:《东坡诲葛延之》一文对作文教学有重要启示。在作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学生作文“炼意”的训练;也要重视对学生作文“用事”的训练。“意”是作文的灵魂,“事”是作文的体魄。“意”与“事”的完美融合,是作文的核心要求,因而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作文教学;炼意;用事
洪迈《容斋随笔·东坡诲葛延之》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苏东坡在被贬到儋州之后,当时,江阴有个人叫葛延之,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到万里之遥的海南去探望苏东坡,并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左右。在这期间,葛延之曾向苏东坡拜求为文之道,苏东坡便这样教诲他:
儋州虽数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须,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已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1]
葛延之对苏东坡的这番教诲怀有深深的敬意,把它书写在自己的绅带上,不时思索参悟。
在这里,苏东坡打了一个巧妙的比方,对写文章这种在常人看来是要求极高、操作极难的事,作了一个精彩的描述。他说,像儋州这样的僻陋之地,人烟稀少、物产匮乏,但是老百姓所需求的东西在集市上还可以求得到,只是需要钱而已。写文章就像求东西一样,不能随便胡抓乱取,需要有“意”来主宰,这才是为文之要。
的确,苏东坡先生的这番话语,道出了为文的精义。细味苏东坡先生的这段言论,对我们当今的作文教学有诸多启示。
一、炼意
炼意,就是酝酿提炼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灵魂。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2]一篇文章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所表露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在奇伟瑰丽的中国文学长廊里,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无一不在思想感情上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融合。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种猜测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中国文学源头里,从这些古老诗歌中,就能倾听到我们先民的心声,悲欢离合、是非恩怨、爱恨情仇,“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毛诗序》就这样断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这里的“志”,实际就是苏东坡所说的“意”,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思想情感。
可见,中国文学在“源”那里,就已经是表情达意的典型了。
既然文章的核心在于炼意,那么“意”从何而得?
首先,从现实生活中“炼意”。作者要对社会历史、人生世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就得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价值观。可是这些观点的形成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在后天历练中形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用心去观察、体悟,然后慢慢地形成对外部世界的一整套成熟的看法和观点。
毛泽东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就非常精辟地论证了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途径,其中,社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周恩来说要“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也正是强调了现实生活对人们思想形成的重要性。
其次,从阅读中 “炼意”。如果说写作是一种“释放”的话,那么阅读便是一种“吸纳”。人生有涯,不能事事躬亲,只得靠阅读古今中外的圣智贤哲之作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涵养性灵,提升境界。刘勰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以象,务先博观”。正是强调了博览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的见识影响着人的眼光,也影响着人对外在事物的感受与判断,影响着写作主体对“意”的提炼。
最后,要在体悟中“炼意”。写作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个性精神独创的活动,对一篇文章的命意,不能简单地依托已有成见和定论,而要对之进行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这就关系到自我体悟。既然是体悟,就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空灵,就是“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的神妙,就是“不离文字难为道,尽舍语言始是经”的机趣。在体悟中炼意,就是要炼出美好的智慧和情感。
明确了这些道理,我们在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就应该重视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提炼。在叙事性文体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事件本身及其价值做到了然于心;在抒情性文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情感的提纯。在议论性文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思考的理性程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要采用各种途径和渠道,激励学生阅读,分享阅读的愉悦。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体悟自然和人文的玄机与奥秒。
二、用事
用事,就是选材。在论述类文章中,用事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在叙事类文章中,用事就是要叙述的事件本身;在抒情性文章中,用事就是用以表情达意的意象典故等。在古代通讯手段相对落后的环境下,文章的“用事”主要靠引用典故来实现。因此,“吸纳”得越多,“释放”起来就越容易。
如果说“炼意”是提炼文章灵魂的话,那么,“用事”就是强健文章的体魄,体魄的强健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生命。用事恰切、典型的文章,再加上高远的命意,就足以流芳百世了。
如何“用事”?在苏东坡看来,“天下之事,散于经、子、史中”,他为读书人划了一大圈子,所有的典故、事例都在儒家经典、诸子百家、正史稗官中。只要你能够博览群籍,且能够内化积淀,一旦需要材料时,你就按照命意的要求,只管选用就是了。“观今亦鉴古,无古不成今”,用不着担心材料是否已过期变质,因为好多现实是历史的翻版。
苏东坡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有这方面的独到体悟。在《又答王庠书》中,苏东坡提出了“八面受敌”的读书法。他说对于一本好书,应“数过尽之”,要读好几遍。但这并非简单地重复,他提倡每次讀书时要确立一个明确的方向。比如,第一遍读,专看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的内容,其余的就可从略;第二遍读,专看典章制度,其余从略。如此读书,虽读一本,却堪比百十本书的功用。这是苏东坡对书籍的“巧读”。
为了很好地“用事”,苏东坡还有“笨读”之法。他早年曾手抄《汉书》三次。长达75万字的《汉书》,三次的抄写,自非过人的毅力而不能。当然苏东坡的抄写,依然是“笨”中有“巧”。他为了能够切实地掌握《汉书》的基本内容,初次手抄时,每写一段,用三个字做标题,后来,每抄写一段,用两个字做标题,及至最后,每抄写一段,他只用一个字做标题。这样,一部巨著,在苏东坡的心中,只有数字而已,他之所以能将《汉书》倒背如流,就是因为他善于以简驭繁,厚积薄发,将学问功夫做到极致。
由苏东坡的观点,我们可以反观作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材,须把握两个关键点。其一,“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文章的选材必须要在文章中心思想的统摄下进行,选材的方向必须准确。脱离“意”这一指向,再好的材料,也是无效的。其二,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整理阅读的内容。
基于上述的分析,苏东坡的这段文字从本质上讲解决了作文“道”的问题。对于作文而言,“意”是灵魂,“事”是体魄,没有灵魂的体魄是“行尸走肉”,没有体魄的灵魂是“孤魂野鬼”。只有做到“意”与“事”的完美融合,才称得上一篇作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斤斤计较于“术”的问题,花了好多气力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章法结构、起笔收尾,而忽略了对作文“道”这一问题的关注,从苏东坡的这番言论看来,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迷失。
参考文献:
[1] 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李世川(1973— ),男,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第三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校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