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优质院校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

2017-12-29邵明颖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有效性

邵明颖

[摘要]优质院校创建是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化与拓展,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以优质院校创建为背景,分析了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总结,从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优质院校;创新创业;有效性

创新是社会发展驱动力,创业是带动就业的前提,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发动机,是促进产业转型与经济升级的源泉。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应当将重点放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上。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逐渐由外延式扩展转变为内涵式质量提升,在深化与拓展示范高职院校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目标,这既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對优质高职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更是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创建优质学校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准确把握创新型高职人才的性格特征及行为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为建设创新型工业强国提供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实用人才。

一、优质院校与创新创业概述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的高职院校经历了30多年开始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个数和学生数均占到了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和在校生总人数的50%以上,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高职院校规模和学生人数不断扩大的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经过几轮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后,明显改善了办学条件、显著提升了基础办学能力,脱颖而出一批教学特色明确、教育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在此基础上,许多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优质高职的目标。这既是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深化与发展,也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内涵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对优质高职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字面理解优质高职院校,就是不断“优质化”的职业院校,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办学定位、深度的产教融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以及较高的社会认可度等方面。“优质”两个字不仅反映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而且反映了各个利益方对职业院校教学成果的满意程度。从政府的角度看,优质院校需要具备教育理念新颖、发展方向明晰、硬件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工学研高度结合、课程体系有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强、院校发展后劲足这几方面要素;从行业与企业的角度看,优质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当适应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为首要目标,适应企业的需求相,将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无缝对接”,实现零距离就业;从高职院校师生视角看,优质院校在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

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次使用了“人才”的概念,即学历在中专及以上或职称为初级专业技术及以上的人。创新型人才则是指通过继承前人的理论进行实践,并且超越前人,发现新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同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创新理论、超前的创新意识、持之以恒的创新意志以及科学的创新实践活动。职业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要符合社会、企业及实际工作的需要,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有效结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技能水平,较强的认知能力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

在创建优质学校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定位上,高职院校不仅要仅仅培养学生的基础职业技能,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及精神。在培养方向上,要由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向进行转变。在培养方式上,要通过管理方式、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的创新,挖掘学生潜力,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要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学习过程、知识创新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学习过程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院校教育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在工业强国的建设中,高职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既能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能根据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进行创新,做到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从目前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看,仍然存在着部分与社会发展不一致的问题,在教育系统层面上片面强调传统教育,忽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则只重视学历教育,追求学生的社会就业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社会生态资源配置不同步不协调。

(一)高职院校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未能充分了解未来就业的职业技能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需要。目前高职院校多数不能够与用人单位进行密切联系,在实践教学中以教材教学为主,与生产结合较少。校友资源未进行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校友或用人单位交流过少,学生不能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具体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未能与校友或用人单位进行充分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准确掌握培养哪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教材进行照本宣科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不浓。当前高职院校除教材要求外,很少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实践操作活动更少,这就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中,具有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经验的教师比较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实验设备、实践设施比较匮乏,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实践自主创新的精神;在这种基础上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自然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不符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教师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重视共性忽视个性。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为中心,冷落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这样的实践教学过程,除了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学习外,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创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的创新素质比较高,那么在他必然能激发所教学生的创新潜能所教的;反之,如果教师的创新素质不高,那么思维比较活跃、创新能力强学生的潜能就很难充分发挥。

(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活动的核心能力是思维的创新能力,创新的动力源泉是兴趣与欲望。只有具备创新的兴趣与欲望,才能充分的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目前许多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欲望较弱,大都仅仅都满足于完成实践教学操作练习的要求以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缺乏追根问底的求知态度。高职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实践报告没有新意,处理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各类新的问题时往往依靠书本,缺乏新方法,难以灵活的分析和解决。

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认识不透彻。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国家要把焦点落在人才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上,并以此来发展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全局的發展关键因素。然而,很多学生还没有对这一概念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仍然片面地认为社会需要的只是做好本职、无需创新创业的工作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阻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政府要研究制定更为有力的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地方政府要紧紧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将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多部门联动,充分协同人社局、劳动局、科技局、教育局等行政部门,为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充分理解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工作场地和创新技术指导等条件,高职院校内的各部门要形成积极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文化氛围。同时更要广泛宣传,要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宣传学生的创新成果以及创业成功的案例,更加积极主动的激励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二)依托优质高职院校创建,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体系。在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将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并针对毕业生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理论基础、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制定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将创新创业的要素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以此促进专业剖析、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并实现优质院校的创建。职业院校须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与各个行业与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将院校日常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匹配,将学校教学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相匹配,逐渐形成符合实际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体系。

(三)抓好以核心环节的提升,带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个过程中的提高。首先是要抓好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各级部门和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双师型队伍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以优质院校创建为平台,积极主动提升教师自身创新创业的教学能力。其次是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园为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高职院校要按照工学研的教育方式,将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与创业园的周边产业项目相匹配,并通过与各个行业产业互动,来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实现。三是制定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高职院校要以实地调研、多方访谈为基础,结合本地经济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健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政府要以行业企业需要为基础,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评价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质量水平,对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及时总结,形成具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性文件,以此来指导和规范院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来督促和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教学计划审定、座谈会、实地检查等多种方式,时时掌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人才培养的状态,促使高职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