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唱音乐会中声乐演唱者的个人能力
2017-12-29赵楠
赵楠
内容提要:对于国内和国外的声乐家、声乐演员以及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音乐会都是展现自身能力的最好途径之一,也是自我艺术价值的体现。无论何种演唱方法,美声、通俗、民歌、戏曲等在舞台上都可以通过音乐会的形式把其美的内涵通过表演者的声音甚至表演者的身体律动完美的展现给观众。
关键词:独唱音乐会、技术、艺术修养
一、成熟的技术
对于一個歌唱表演者来说,要想在舞台上把作品完美地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首先要有好的声音,那么如何才能有较好的声音呢?首先要有正确的声学概念和准确的吐字发音。
1.很多声乐大师们在教学中都在反复强调发声技术,无论什么唱法首先要自然地说话,美声唱法比起其他的唱法来说,在自然声音基础上多加了横膈膜的下沉,使得声音具有通道感,从而达到音色的统一。
那么声音如何才能做到扎实有通道感、音色的统一呢?这就要求歌唱者在平时要坚持每天练习,练习的时间根据个人身体机能的状态和对声音把握的成熟度来决定。比如对于技巧成熟的演唱者来说,发声方法已经固定,因而需要不断地扩大曲目量,每天至少保持3个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当然这样的练习不一定是连续的,可以是累积的,这样既锻炼声音的机能,又能增强歌唱者在舞台上良好状态的持久力,克服舞台上的疲劳感。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声音技巧不固定,所以不建议每天长时间地大声歌唱,应该多听与自己主教老师上课的录音,找出自己声音上的不足之处。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校学习阶段是积累曲目量的最佳时期。无论是从身体的体能,还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来说,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时期是积累音乐会曲目量的关键阶段。
2.成熟的声音技术不单单是正确的声音,还要有正确的语感。
对于西洋唱法(美声和通俗)的表演者来说,国外作品的演唱给他们提出了语言的要求。因为在音乐会中要演唱意大利语、德语甚至西班牙语等拉丁语族和英语的作品,而这些语系在发音的位置、元音的发音、辅音的收音方面恰恰与我们的汉藏语系不同,所以在学习演唱该类作品初期,建议不要唱,要多读。在这里面重点要注意的是,以往国内的老师们总强调元音,所以很多学生忽略了辅音和收音,导致当在国际性声乐比赛或是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他们还是不能听清我们的唱词。比如德语中的mein很多中国学生会忽略后面的n,有的中国学生还会把e和i连在一起导致错误发音,应该发成a-i-n。再比如说意大利语,此语言的语感很重要,一般重音在每个词的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比如bravo强调a。当两个元音连在一起的时候要强调第一个元音,Mio就要强调i。尤其在演唱德奥艺术歌曲的时候,因为大部分的歌曲都是由诗歌改编而成的,有的甚至是古典诗词,在当代已经不用的单词,会在德奥艺术歌曲中出现,所以要求在演唱时候对语言有更加精准的把握。
二、艺术修养
对于好的声乐表演者来说,艺术修养至关重要。穆索尔斯基曾经说过:“没有融及内心,就不可能有音乐。”对于演唱者来说,声音是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之间的纽带、传播者。因此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歌唱者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让听者更好地享受音乐美的内涵。
音乐演唱者应该把自己每一部作品的内容、歌词的含义理解,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人物形象中,要想感动观众首先要感动自己。演唱者应当深入了解自己所唱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艺术旨趣及歌词内涵。当然在表演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在舞台上做到声情并茂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表情不要太过夸张,动作幅度不要太大。除非是像那种边唱边跳的现代演唱和音乐剧歌舞表演,可以适当地夸张一些以外,在唱抒情歌曲或是表演19世纪以前的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表情,以贴合其作品所属的时代风格特征。
一般情况下,表演者能在舞台上把平时练习的百分之七八十的效果表现出来的话,已经算是成功之举。因此在音乐会前的几个礼拜一定要牢记所有曲目中每个音符的音高和节奏,这样即使是在舞台上紧张了,也不会导致跑调、忘词等现象。另外在上场前要不断地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在演唱第一首歌曲的时候克服声音的抖动。对于表演者来说,第一首歌曲的心理调节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上场前需反复做深呼吸,保持情绪稳定。
业精于勤荒于嬉,所以无论什么唱法、无论什么演出形式,要想把独唱音乐会举办好,除了有很好的策划以外,对于歌者而言主要要有稳定的技术、良好的艺术修养、成熟的心理调节等方面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