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首都海外学人之家

2017-12-29

神州学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北京市北京中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孕育兴起,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人才已成为发达国家争抢的第一资源。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全球人才加速流动,各国对高端人才的争夺更是愈演愈烈。2008年底,国家“千人计划”的推出,将吸引国际人才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北京作为首都,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海外高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抢抓机遇,加强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力度,北京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建立了全国首家省市级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它以“海纳百川、汇聚才智、搭建平台、创造价值”为宗旨,落实“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以下简称“海聚工程”)的各项政策,是北京市海外人才引进的重要窗口和主渠道,致力于打造首都海外学人之家。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众多海外赤子望风而归,掀起归国潮。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心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构建起了引才、宣传、服务、交流四个平台,为北京市优化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作出了不懈努力。

截至目前,已有916人入选北京“海聚工程”,其中23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海聚工程”专家中有中科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邵峰,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等16名各国院士。“海聚工程”专家还创办了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家上市公司,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引才平台

请进来,走出去,注重引才实效

在引才平臺的搭建上,中心坚持双管齐下,将海外人才请进来,带着用人主体走出去,全面讲解政策,密集开展对接,真正发挥实效。

从2010年起,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海外学人中心等有关部门和机构联合创办了“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邀请优秀海外学人来北京考察创新创业环境。至今,活动已举办7届,已有上百名海外学子通过活动来京创新创业,其中21人入选“海聚工程”,唐晓艳、马列伟、黄力平等5人还同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活动已成为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海外引才品牌活动。

“那次‘海外赤子北京行活动把国内的环境、政府的支持政策,包括科研资金方面的扶持政策都为我们作了介绍,让我感觉到‘中国需要你是真真切切的,‘祖国支持你也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千人计划”和北京“海聚工程”专家、国家作物分子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晓艳研究员至今仍记得她参加“2010海外赤子北京行”时的感受。

参加完活动回到美国,她迅速办理了离职手续,放弃了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北京,加入了已先期回国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邓兴旺院士领导的团队,进行农业生物科技的研发。

中心还根据北京市创新发展需要,组织北京市重点单位和园区,带着岗位赴海外招揽人才,已组织了50多个海外引才团,出访了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才团通过政策说明会,介绍“海聚工程”政策、人才需求情况,开展现场对接。

2014年,中心还与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合作,组织8家市属三甲医院负责人,汇集20家市属医院60个急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岗位,赴美国、加拿大开展高层次人才专项引进工作,访问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麻省总医院等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出访期间,引才团先后在4个城市召开“北京市属医院海外人才政策说明会”,吸引了280多名医疗卫生人才和留学人员参加。8家医院与15名海外人才现场签订了工作或技术合作意向书,其中多名海外人才回国后入选“海聚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在那次招聘中,我有机会接触到国内的医疗界同仁,了解到国内的发展环境。这种了解和感同身受,让人想要亲身参与到中国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来。”“海聚工程”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曹正博士彼时正在美国休斯敦做住院医师,待遇和发展也很可期。在参加了引才团政策说明会后,曹正心动了。2015年,他出国9年后第一次回国,第一站不是回山西老家,而是来到“2015海外赤子北京行”现场,并很快下定回国的决心。如今,他的工作得到了一致认可,他本人还获得第八批“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宣传平台

打造了解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的主窗口

针对海外人才,国家和北京市有哪些优惠政策,如何申报?有哪些岗位,待遇如何?想在北京创业,去哪个园区?这些问题都是有意来北京发展的海外学人迫切需要了解的。做好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海外人才工作政策等情况的宣传,是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重要的职能。

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已设计制作了十几种宣传北京海外引才政策和中心服务的文宣材料,编辑出版了介绍海外人才工作的图书杂志14册,对近300位海外人才在京创新创业的故事进行了宣传。中心的各项工作,还吸引了海内外各类媒体的报道1500多次。

中心广泛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开展宣传,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不断丰富宣传形式。2013年,中心与一家综合类大型报纸合作,制作了特刊,以16个版面的篇幅,全面介绍了“海聚工程”的政策、成果和典型人才,让海外人才详细了解北京的发展环境,让社会大众了解海外引才成效。2015年,中心又与一家知名电视媒体合作,推出人物系列专题报道,介绍“海聚工程”专家,以他们在北京的亲身经历展现北京的引才举措。这些报道在社会上营造了尊重海外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

中心还注重自媒体建设。中心官网自2008年上线以来,从海外学人的需求出发设置栏目和内容,更加方便大家了解各类信息、在线申报各类项目支持。中心还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介绍北京海外人才需求和创业园区信息,受到海外人才欢迎。

服务平台endprint

提供从生活到事业的全方位服务

中心是海外学人之家,在生活上为海外学人提供贴心服务。针对入选“海聚工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心为每个人设置了服务专员,提供“一门受理、转告相关、全程代理”的服务模式,与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合作,为海外专家在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支持。截至2016年底,已为北京“海聚工程”专家落实出入境和居留方面的需求544条,在京落户需求57条,子女入学需求154条。

2014年回国加入某市属高校并成为“海聚工程”特聘专家的王博士,因为在国外育有两名子女,受当时计划生育政策限制,一家四口无法在京落户,其本人的编制和待遇也受到影响。2016年,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计划生育手续不再作为户口登记迁移的前置条件。中心急人才之所急,再次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圆满解决了王博士一家在京落户问题,使其可以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中心也是创新创业之桥,在事业上为海外学人提供助力,提升其“双创”能力。对于留学人员初创企业,中心代表北京市进行评审,并向通过评审的企业发放10万元开办费资助,已有1545家企业获得资助。基于此,中心还延伸开展了“海风行动”,为留学人员初创企业对接创业导师、投资机构等各類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从投资机构的角度,他们会给我们更专业化的建议,帮助我们发展得更好。”易定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曹鹏在2015年首场“海风行动成长营”项目路演结束后这样说。这次活动邀请了近50家金融和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到场,恺富资本、黑马基金等多家机构的资深投资人对路演项目进行了精彩点评和剖析。

中心还与创业培训机构合作,为海外学人量身定制培训课程,为他们在创新创业路上及时“充电”。中心推出的“海创企业高管能力提升系列工程”,已陆续开设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系列高级研修课程。海外学人重回课堂,除了聆听专家授课,还有机会分享自己在公司管理上的案例,与大家一起碰撞出更优的解决对策。

交流平台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海外高层次人才掌握先进技术,不同领域人才的跨界交流往往可以激发出更多的创新;他们具有国际视野,对于国家乃至北京市的产业发展往往可以提出独特的见解;他们怀揣远大的抱负,放弃国外的优越生活,渴望在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将可以让人才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创造更多价值。

2011年,中心发起成立了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为海外人才相互交流、建言献策搭建桥梁。

海外人才平时工作繁忙,户外运动对他们来说是极好的放松。协会组织的“首都海外学人长走”活动,得到了广大在京海外学人的热烈响应,至今已举办7届。“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参加。这既是对身心的锻炼,也是一个和其他海外人才相聚了解的机会。”“海聚工程”专家、复朗施(北京)纳米科技有限公司CEO崔建勋,是长走活动的常客。在他看来,这种以运动会友的交流方式既健康、绿色,又扩大了交友的机会。

协会还按不同专业划分界别组,开展各类沙龙活动。2015年,北京市出台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实施方案后,生物医药组专门邀请北京市卫计委负责人对北京市药品招标采购政策、价格机制,以及具体审批流程进行解读,并与海外人才进行了交流,为生物医药类海外专家的研发、生产及运营工作提供了指引,搭建了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平台。

此外,协会每半年还会推出一份装帧典雅的内部刊物,刊物主要汇集会员的原创文章,既有对国家和北京市发展的深入思考,也有对创新创业故事的动人讲述。

随着与海外学人了解的加深,中心了解到许多海外学人希望将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在外省市进行产业化,但缺乏与外省市的对接渠道。中心积极与外省市人才相关部门沟通,逐渐在浙江嘉善、天津武清、河北沧州、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设立了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化基地,为海外学人在更广阔天地施展才华铺路搭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未来,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深化、精准、创新、提升”为方针,不断深化海外引才工作,更加注重精准引才,继续创新海外人才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国家和北京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供稿/北京海外学人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京市北京中心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北京的河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