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公众意识研究初探
2017-12-29孙经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强调应“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我们是“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公众意识是初中生应具备的重要思想意识,对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公众意识概述
“公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词条解释为:“社会上的大多数的人;大众。”“意识”名词属性的词条解释为:“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结合词典的名词解释,对比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公共意识等名词定义,思想品德课程所培养的公众意识就是为更好地融入和参与社会生活,应当具有的一种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事务的关怀意识,是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大众需求、关切公众利益的自觉意识。
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公众意识,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独立人格意识、公共参与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法治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的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还要关注社会大众的需求,培养学生一种从大多数人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的意识,从而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公众意识的必要性
(一)学生成长的需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日益丰富,对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有了更多独立的思考,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日益增加——用眼睛观察着世界,用心灵感受着世界,渴望对世界了解更多。而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对于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的初中生而言是具有较大难度的。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冲击着初中生的大脑:见诸于网络报纸上的头条吸引着初中生的眼球,社会上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令初中生不知何去何从,好奇心、求知欲强烈的初中生需要积极有效的正面引导。所以,加强公众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引导初中生全面辩证认识社会生活,有助于初中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中国发展迅速,大步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大道上。随着国家民主进程的发展、公民素养的提升,国人的权利意识开始觉醒,不仅关注于自身利益的维护与实现,更关注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在公民意识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学校培养公众意识有助于学生面对公共事件时保持冷静的态度,使学生既积极承担责任,又不推波助澜;引导学生积极理性参与社会生活,促进自身道德发展,成为有高度道德素养的人。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所以,公众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公众意识教育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品德课程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品德课程的任务体现了两个维度:一是对学生本体性培养的要求,要学生珍爱生命,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二是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要求,要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孟子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兼济天下集中体现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責任,是典型的公众意识的表现。公众意识关注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关切公共利益,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社会发展需求优先的原则。加强公众意识教育,符合思品课程任务要求。
三、思想品德课程培养公众意识的路径
(一)立德修身,完善自我
言传不如身教。思想品德教师本身应该具有较强的公众意识,如果自己都不能知行合一,缺乏良好的公众素养,那么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目标就可能沦为一句空话。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应具备独立人格,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人具有宽广的胸怀,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发展,冷静对待社会问题,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不被一切社会主体的过激行为传染。独立人格要求教师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对真理的追求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媒体"的声音。在这鱼龙混杂的信息风暴中,保持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重要。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要以独立人格引导、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用人格感染人格,用心灵塑造心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受到感化,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二)教材为本,挖掘课程
思想品德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公众意识教育资源。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课本为例,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主要蕴含985092909b9f1c27932414d066a653741b25d953dc3b6da518a9b62cf0f4bb33着合作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社会意识、社会参与意识等;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主要蕴含着国家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涉及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蕴含着国家意识、社会意识、法治意识等;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蕴含着社会意识、服务意识、独立人格意识、社会参与意识等。作为教师,应仔细梳理教材,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与公众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将公众意识教育渗透到教材的知识点学习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增强学生公众意识的成果。
(三)立足课堂,联系实际
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生活的世界是无限的。尽管教材为我们准备了一定的经典资料,但往往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补充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案例,能起到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如在讲授“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这一内容的时候,笔者就引用了学校学生工作处的“校园曝光台”对校园不文明现象曝光的照片,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看法、认识。由于是身边的事,学生感受深刻,分析理解到位,不仅实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关系知识点的突破,而且强化了学生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同样扎实的效果。虽然这一引用材料并非社会生活中的事件,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生如果连自己学校生活的事都不能正确处理,怎么可能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事。
(四)开拓资源,丰富实践
思想品德课程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观察社会生活并作出合理评价,逐步提高自己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实施决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校园,一定要融入火热的生活,充分开拓社会资源,有效策划组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积极社会行为在实践中得到强化。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走入社会、调查选题、共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几年来,学生提出了诸如《花神湖环境污染研究》《雨花台中学校门高峰期交通堵塞研究》《关于文明祭扫现状研究》等多个研究主题,并使相关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学校还组织学生对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采访活动,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代表风采,了解代表职能,学习代表、委员议案,感悟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途径。通过活动,学生们纷纷表示日后更愿多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心怀社会、心系国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坚持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推动社会发展。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使公众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