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华好传统”课堂教学策略

2017-12-29沈娟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7年9期

摘要: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必然要求课堂作出相应的变革。小学低年级通过“中华好传统”板块的教学,探索“转化改编,场景再现、贯通融合”等策略,渗透传统文化,丰厚人文底蕴,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华好传统”;课堂教学

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排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文底蕴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随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使用,我们必须深度思考,如何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好传统”,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到实处,以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一、全面梳理教材,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谱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纵观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材,最大的亮点表现在融入核心价值,即通过“中华好传统”板块的教学,渗透传统文化,培育核心素养(见表1)。

教材精选了很多传统经典古诗文、名言谚语等,以“ 中华好传统”的形式呈现,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勤俭、自强、厚仁、贵和、好学”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有机融入教材,以“文”化“德”,使儿童的德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得到滋养。

二、全面深化核心素养,探索“中华好传统”的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的提出,促使教师重新审视课程价值,让教师从关注知识为本的教学观转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中华好传统”教学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教学尝试。因为,散落在教材各課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想要学生通过寥寥几个字的学习来落实,是不太现实的。教师应该掌握道德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不仅是懂得,还要有观念建立和价值认同的过程,从而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必须以生为发展主体,研究“怎么学”,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去探寻生活的意义,实现生活与人本身的逐步完善,落实核心素养。

(一)转化改编,在情境感受中形成核心素养

现代德育理论告诉我们,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好传统教育,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活儿童的生活经历,引发儿童内心的道德情感,使儿童在情境感受中,形成核心素养。

1.转化

一年级“中华好传统”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灌输。学生如果只是跟随教师读一读,或者背出“好传统”,那么教学就是停留于表面。教师需要把学生难以理解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乐于接受的、能触动内心的内容形式,使教学发挥成效。

(1)故事

讲故事是低年级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原本的一句好传统转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理解,让传统文化自然进入学生的内心。

例如在《我自己来》一课中,“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衣贵洁,不贵华。”一年级学生将每天面对的穿衣作为学习内容,培养自身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己懂得要穿戴整齐,勤俭节约。

在教学时,教师要把“好传统”转化成相应的视频故事。比如:有个秀才,饱读诗书,富有才华。只可惜,他不修边幅,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有一次,一户人家举行盛宴,邀请他参加,他穿着短衫拖鞋就去了,结果被当成乞丐赶了出来。

孩子们听完故事后,有的拉拉自己的衣角,有的摆正了自己的红领巾,有的检查自己的鞋带……教师把不容易理解的“好传统”转化为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故事,使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孩子的心里。

(2)儿歌

儿歌、童谣琅琅上口,能让儿童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理解知识,受到感染,形成素养。

例如在《多彩的课余生活》一课中,“中华好传统”中呈现的是“读一书,增一智。”其目的是鼓励孩子在课余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儿歌《读书好》让孩子在情境中受到感染,体验到读书的重要性。

2.改编

在教学《处处有学习》一课时,教师只需用丰富的场景提示儿童,让他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享受到学习的收获。教师收集孩子们生活中的情境,比如,“在家里,奶奶教我包饺子,妈妈给我讲故事;在大自然里,爸爸带我放风筝,陪我骑小车;在公园里,小朋友和我玩游戏,一起采集植物标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和本领。

通过对“好传统”的改编,孩子们熟悉生活情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学习活动。孩子们在欣赏、回忆中感悟生活中处处有学习,落实“学习是随时随地的事”。

(二)场景再现,在活动体悟中内化核心素养

《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设计、建构各类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实现情感与理性的直接对话,从而在心灵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

例如《班级生活好习惯》一课,要落实中华好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句出自《论语·颜渊》篇,意思是说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有的教师通过场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悟认同。

【案例】

师:孩子们,下课了,你们在教室里自由活动一下吧。

(孩子们看到教室里的道具,都自由地玩了起来。有的玩呼啦圈,有的玩球,完全忘记是在教室里。)

(两三分钟后,上课了)

师:刚才课间你们做了什么?玩球合适吗?

生1:下课的时候,玩球不合适,刚才球砸到我了。

生2:“砰砰”的声音太响了。

生3:教室太小了,在教室里玩球很危险。

师:看来,下课的时候在教室里玩球会影响别人的休息。平时课间,教室里哪些活动也可能影响别人?

生4:跑来跑去,追逐打闹。

师:(追问)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跑?

生5:因为很危险,还会影响别人。

这样的场景和学习方式,鲜活生动,贴近儿童现实生活,容易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认同。

场景再现,克服品德教育中道德说教的问题,實现向学生生活世界真正意义的回归,引领学生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心感悟,用语表达,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探寻知识背后的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道德认知与行为。

(三)贯通融合,在濡润交融中落实核心素养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围绕立德树人,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全面梳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重复交叉的内容,提炼课程整合主题,增强课程实施的综合性。

1.学科间贯通

我们不断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与育人点,根据传统文化无声、渐进、潜移默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贯通于学科教学中,形成合力,协同发展传统教育。

例如一年级《我是小学生》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打破学科思维模式,尝试将教学内容贯通于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中交融,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睿智和隽永。

这样的教学,我们很难将其定义为某一门单独的课程。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与体验平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实“站立行”文化核心素养。

2.大教育下融合

朱小曼教授曾说:“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联网取代而下岗。”在“互联网+”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这样引人瞩目的电视节目,还是众多传播传统文化的自媒体,正在改变着教育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应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一起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我们深知,人文底蕴的熏陶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核心素养的培育更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多方携手共进。我们应该用时间与耐心去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为早日落实核心素养、实现中国梦而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2]朱小曼.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3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