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分析
2017-12-29魏红豆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然而朗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從语文教师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几点改进朗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文字语言用自己的理解,以富有感情的方式转化成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法的精华,它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琅琅的读书声现在已经逐渐淡出了语文课程,朗读教学的现状让人担忧。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少之又少,许多老师认为朗读教学是浪费时间,教师则主要把大量的时间安排在讲解和练习上。同时,中学生语文课堂中朗读手段和方法过于单一化,在大多数语文课堂中,教师安排学生朗读时基本就是全班齐读的方式,这种枯燥的朗读方式既不适应中学生的学情,也没有体现因材施教。而且一些教师仅仅认为在诗歌教学或散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朗读教学的一些方法,而在说明文或者议论文的教学中根本不需要朗读。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比较注重读音的指导,指导内容单一,缺乏科学性,在学生朗读后教师也没有及时评价和反馈,即使有些评价,也非常空泛,过于单一和片面,这样使学生收获不大。
二、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师提高自身的朗读教学水平
一方面,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能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范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范读对带动学生情绪,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课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具备评价和指导能力。教师要了解普通话语音规律和发声吐字的基本原理,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出学生发音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接着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语调和声调、停顿、语气、节奏、重音等理论知识和技巧读出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二)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方式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总是采用比较枯燥的朗读形式,比如齐声读、单人读等,这样不易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是非常必要的。
1.根据课堂形式,采取不同的朗读训练方式
朗读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课堂实施的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对于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可以采用接读的方式,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指导和学习,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的《春》《风雨》《秋天》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述一年四季的风光,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感受四季景色不同的美。对于抒情类的诗文、戏剧以及演讲词等课文可以采用演读的方式;对原本不适合进行演读的文体进行大胆改编。例如说明文《看云识天气》,学生对于不同云朵的特征分不清楚,如果改编成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让学生集体参与,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演读的过程中非常鲜明地区分出不同云朵的特点。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接力朗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朗读的参与度,也有利于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如在朗读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时,由于篇幅较长,不适合一两个同学来读完,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接读。虽然每个人只读了课文的片段,但所有参与朗读的学生的内心情感一直在随课文情节的变化而流动,这样更好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2.根据课文文体特点,采用多种朗读教学方式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划分,让学生把握诗歌节奏,抓住诗歌韵律,从而揣摩诗歌感情。朗读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形象思维来加以描绘诗歌,朗读时要在朗读者心中出现一幅幅浓淡不一、深浅不一的画,才能把课文蕴含的风格、深远的意境表现出来。
在说明文教学中,由于说明文的特点,学生对说明文的朗读兴趣一般不高,教师需要采取创新或有效的朗读教学方法。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合的音频资料,同时也可以借鉴解说词的方法,如《中国石拱桥》,就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卢沟桥和赵州桥的特点、历史、价值等方面整理出自己的解说词,这样不仅读的同学印象深刻,听的同学也很受感染。
在议论文教学中,议论文的朗读首先要明确朗读目的,教师可以提前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朗读情景,感悟文本。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时用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变化等朗读技巧来表现文章的层次和思路,并逐步推到结论出现。
在散文教学中,首先可以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抓住散文的“神”,弄清了作品的基调,这样就能够正确驾驭文章了。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为例,其基调是热情的、愉快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明朗、甜美的声音去读。此外,散文也要注重韵律和句式。
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必不可少,它是教好文言文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初步扫清字词障碍,把文言文当中的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等字的读音的问题解决掉,其次,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上的起承转合,恰当地把握朗读的停顿和语气,同时注意用不同的语调,表现出文章的情趣来,使学生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高鑫.朗读教学再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3]多俊华.语文朗读教学的演化趋势与教学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
[4]韩增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3(3).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