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改进,分析提高
2017-12-28张卫卫��
张卫卫��
摘要: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处于基础阶段向专业化学习的过渡阶段,对高中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中阶段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需要格外注意,本文从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优劣来深入探究高中化学教材,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优缺点;改进
一、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的优缺点
1.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的优点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十分注重实验内容,教材中大量涉及了化学实验的步骤以及探究过程,化学教师利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能够鼓励学生主动组织化学实验,指导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手操作来直观地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通过化学实验的亲手操作,高中生对于化学课堂的印象更加深刻,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高中的化学教师借助化学实验能够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动地位上,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亲自动手探究。
不仅如此,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编写的时候展现出了极强的创新性,教材编写的内容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通俗易懂的语言让高中生对于化学教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化学教师在应用化学教材的时候也十分的便捷,尤其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将不同类型知识内容编写在不同的模块内,有针对性地向高中生介绍化学的学习方法,丰富高中生的化学学习体验。
2.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的缺点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也存在了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些不足重点表现在化学教材中实验问题的撰写,化学实验内容的设计没有真正地从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实际出发,使得学生在应用化学知识的时候无法准确地抓住化学实验组织的精髓。
例如: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时候,设计的实验内容是将一团玻璃棉放入到集气瓶之中,再放入两小块钠,导入氯气之后就可以开始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但是在实际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按照教材完成的化学实验在产生反应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化学反应,学生无法直观地观察反应现象,在无形之中造成了高中生实验学习的挫败感,这是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存在的问题,也是教材编写的疏忽。
除此之外,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设计的一些化学实验操作难度较大,相较于其他教材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材中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设计得十分复杂,加大了实验环节的难度,增加了很多的操作步骤,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化学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大大增加。
二、 优化使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策略
1. 高中的化学教师要深度开发化学教材的应用内容
高中化学教材的使用最重要的目的是辅助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而不是将高中生的思维束缚在化学教材的内部。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应当鼓励学生从化学教材阅读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化学教材当做化学学习的参考,而不是化学学习的准绳。由此在利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时候,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客观的认知,正确分析自己当前已有的化学知识结构,从实际出发酌情完善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内容,高中的化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学習实际科学地应用。为了切实地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素养,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化学实验组织学生亲自实践,例如一些具有明显化学反应现象的实验,一些操作简单且安全的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树立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自信心,让高中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更加有自信。
2. 借助化学教材内的问题引出新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但是传统的化学课堂采用的提问方式比较生硬。为了优化化学课堂的提问形式,高中的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化学教材布置预习任务让高中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引发学生回忆教材上的内容,找到化学知识学习的最佳途径。通过课堂的提问,让高中生掌握了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在复习与预习的阶段都科学地应用高中化学教材。在化学课堂上,高中化学教师从化学教材的知识内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提问,让高中生认识到化学教材在知识学习中占据着的重要地位,在之后的学习之中正确应用化学教材,化学教师也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出发引导学生进步。
三、 总结
苏教版高中化学的教材编写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具有应用的优势,也存在了一定的劣势,但是作为教师可以使用的最便捷的教学工具,高中的化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教学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化学教材的应用方法,使得高中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学习素质,为高中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国光.对高中化学新教材中一些实验改进的思路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7):151-152.
[2]颜杰.高中化学新教材改进之我见[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19(3):1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