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ESP教学改革探讨

2017-12-28高秀娟

考试周刊 2017年44期
关键词:ESP教学大学英语

高秀娟

摘要: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有许多地方特色,同时英语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ESP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了高等院校进行ESP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就民族地区高等院校ESP教学改革方向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ESP教学;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

一、 ESP的定义

ESP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概念是相对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普通英语或通识英语教学存在的。ESP是根据英语学习者的实际要求设置的内容和目标,指定相应的英语课程。Strevens在1988年提出了ESP教学的四个特征:在需求上,所设置的课程必须适应学习者的特定需要;在内容上,学习内容与特定学科、专业以及职业相关;在语言上,应该展开专门的句法、词汇和语篇教学以适应特定专业、学科和职业;另外,ESP应该与通识英语形成对照。10年后,Dudley-Evans对这四个特征进行了修订,他认为ESP可以专门为某一学科而设定,教授ESP的方法应该与教授通识英语有所区别。

二、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1. 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缺乏有效性

在现代语言教学中,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等教学媒介的使用是非常常见的。与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不同,现代教学手段更加适用于当前的语言教学模式。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配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但是這些设施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追根溯源也仅仅只是一种工具,能让它发挥作用的永远都是使用者。但是很多教师虽然在课堂中也使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但是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逐渐流于形式变成了一种“鸡肋”工具。

2. 教学方法不更新

我国的民族地区高校中应用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地区高校相比普遍落后。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师仍然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法,很多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法、ESP教学不太感兴趣,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 对ESP教学方式缺乏认同

很多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教师都认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依靠几本英语等级证书去体现。这种教学意识的植入为推进ESP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由于ESP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 高等院校进行ESP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变化、增强学生自身竞争力,满足学生生活、工作和生活需求。目前高校的英语教学重点虽然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但是深究其教学核心依然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通过四级、六级的过级率。许多学校把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把通过四、六级过级率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改革,势必会造成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然而ESP教学更适应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首先ESP教学既服务于普通英语教学的要求,同时能兼顾专业特色。其次,ESP教学与EGP教学不同,它是为全面提高学生本专业英语语言学习提供服务的。ESP教学在教材选择上可以摒弃通用语言教材,而选择与学生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高等院校进行ESP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学生专业领域的英语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ESP教学改革方向

在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实现ESP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培养合格的ESP教师队伍。高校教师对于ESP教学的认识是决定教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培养对ESP教学有深刻认同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由于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师都有专业英语背景知识,同时又长期进行普通英语教学工作。因此学院应该集中对教师进行ESP教学的培训,帮助教师建立起ESP教学理念,促进ESP逐渐走入学生课堂。同时,学校还应该对教师培养期间的工作量有特别安排。例如:尽量给参加ESP培训的教师安排较少的工作量,多让他们研读一些ESP课程的相关文献,组织他们进行讨论,促进他们表达出对ESP的认识并进行阶段性的考察。另外,也可安排教师到感兴趣的专业院系旁听专业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重点。优秀的教师队伍对于ESP教改的成功进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另外,在ESP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还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实际授课中既不能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可单纯地套用专业英语教学法。ESP教学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就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领域的专家,它只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大部分时间保证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另外一部分时间用来进行专业英语介绍。在实际教学中,问题教学模式和任务教学模式对于ESP教学的应用十分有益。

总之,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应该从学生的专业需求出发,在ESP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积极培养学生针对各个专业的英语学习能力。在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前提下,改变学生学习英语为用英语学习,为以后更高效地承担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3]殷和素,严启刚.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1(19):9-14.

猜你喜欢

ESP教学大学英语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需求分析理论视域下高校ESP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