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2017-12-28温雪英
温雪英
随着“新课改”教育方针的发布和推行,各阶段、各科目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出现掀起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浪潮,同时也使得该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成了当前教育界的新研究方向。本文就如何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阅读圈点出教材重点以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教材,优质的阅读教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少走“歪路”。这就充分说明了良好的阅读教材是学生提高语文综合水平的基石。因此,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要想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写作训练,首先就应立足于优质的阅读教材,在此基础上将阅读与写作互相融合,才能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将自身于阅读中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巧妙地运用至写作当中去,以进一步提高语文作文的质量。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辅助学生圈点出阅读教材中的重点和常用考点,能够使学生摆正前进方向,更快、更好地攻克语文作文这一关卡。
对阅读教材的重点进行圈点,笼统来说就是由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提炼概括和归纳总结,使学生能够很快理解和掌握阅读教材的主线,并顺着这条主线将全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运用,从而将其进一步巧妙地划分为写作素材。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人教版)这一课文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以及细致性的阅读来感受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和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而后“趁热打铁”,趁着学生们还沉浸在阅读教材的春色中时要求他们以“春天”为主题进行写作,在后期的作文批阅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时的用词用语水平均有所提高,且能够较为恰当地表述出自身的情感,这就达到了通过“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二、加大词句拓展训练力度以夯实学生语文写作基础
所用词汇和语句的正确性和通畅性是确保一篇文章能够连贯流畅的基础。倘若没有大量准确性词汇和语句的输入,那便不会有质量高的文章形成和输出。由此可见,初中学生要想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写作水平首先就必须确保自身能够掌握足够的词汇量以及丰富多变的句型。实际上,在初中这一阶段的语文阅读教材中,其所包含的词汇量和句型(排比句、比喻句等)是非常丰富的,这便为教师教学和学生积累词汇量以及句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将语文教材的阅读部分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阅读中的词汇和句型,以达到加深学生对词汇和句型的印象以及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
词句扩展训练,简单来说就是在教材文本原有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编或仿写,使得原有词汇和句型变得更丰富、更有内涵,这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质量和分数的最佳途径之一。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人教版)这一教材内容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就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反复和深入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材中的词汇和句型便会在学生的脑海里不断重现,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笔者逐步引导学生从教材阅读文本中筛选出重点、难点词汇和比较优美的句子以及其他常见考点知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进一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写作基础。
三、通过阅读使学生把握关联词语以提升其作文的流畅性
实际上,大部分初中生在语文写作中常常丢三落四或者“缺胳膊少腿”,尤其是关联词方面,要么使用不当,要么直接忽略关联词,导致文章毫无逻辑性可言。而也正是因为学生的作文缺乏必要的关联词语,使得全文衔接性、连贯性以及流暢性较差,显得杂乱无章。我国“新课改”教育方针中就写作这一块提出“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等明确要求。在初中语文写作中常用的关联性词语和短语主要有以下几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但大部分初中学生对这一系列关联词语的运用并不熟练,导致所写出的作文出现明显性的逻辑问题。
所以,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语文作文中的逻辑性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质量,各初中语文教师应大量搜寻出规定性的教材以外且运用了许多关联词和衔接词的典型性阅读材料以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阅读材料中的精彩部分或关联词运用十分巧妙之处进行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领悟到关联词和衔接词用于文章的好处和作用。除此之外,笔者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找出关键性的衔接词和关联词,并要求其活学活用,进行现场练习。
总之,要想真正有效地构造高效课堂以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仅单纯地依赖现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各初中语文教师在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大量优质的课外阅读材料,有计划地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拓展训练,力求最大化地达到“读写结合”的理想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珠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