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根竢实”文化引领下儿童稚学课堂的样态研究
2017-12-28施丽
施丽
【摘要】儿童稚学课堂根植于连小“养根竢实”的文化土壤,它所倡导的“回归儿童”“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对一百二十年办学理念和育人文化的一脉相承及创新发展。稚学课堂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关注其经验、情感、思想、行为等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对接,以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课堂呈现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性光辉的教学生态,形成较为完整的内在逻辑和可操作化的实践体系。
【关键词】学校文化;稚学课堂;样态;文献综述
“‘养根竢实文化引领下儿童稚学课堂的样态研究”是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教学智慧深度建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于2016年2月申报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编号:B-a/2016/02/29)。该课题是学校师生生命质量工程的有效载体和学校内涵发展、品位发展的助推器。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有关学校文化研究课堂转型的论文较为缺乏,笔者将“稚学课堂”和“样态研究”作为关键词输入数据库,搜索的结果为0篇,以“‘养根竢实文化引领下儿童稚学课堂的样态研究”冠名的专题研究论文更是没有。鉴于此,文献综述将侧重阐述与“学校文化发展”“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本综述拟从“学校文化”与“课堂文化”的关系研究、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稚学课堂的核心内涵和外显特征研究等几个相关方面加以述评。
一、学校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基石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学校文化作为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了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1.学校文化的重要作用
学校文化是从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校成员的做事方式、行为表现中挖掘并提炼出来的,它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学校文化对学校的改革和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根性”的特点起到统率全局、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的应有之义,学校应该通过物质建设、制度保障、氛围营造等,建立体现时代要求和前瞻理念的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文化和教学文化,从而形成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品性。
2.学校文化与课堂文化的关系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彭钢认为:“课程文化和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本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是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这就需要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3.“养根竢实”理念下的稚学课堂
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华师大崔允漷教授主张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思考、哲学上的思辨,而且应该直面学校的现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中挖掘,“在事实中考察文化”。“养根竢实”是连元街小学1898年创办之初传承至今的办学理念,也是历经近百廿载积淀、凝练而成的文化精髓,她已成为融入连小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当下仍以前瞻的理念彰显着时代的价值追求,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引领的作用。在此渊源上,稚学课堂教学文化与之一脉相承,将着眼点聚焦“人”这一核心要素之上,关注儿童这一独特群体的思想、情感、道德等的发展,关注他们生命活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培养方式,在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上实現了有机的统一。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要加强稚学课堂的文化建设,形成理念思考、行动选择、策略定位,以及模式构建等多位一体的校本独特表达,以落实“养根竢实”育人理念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使学校文化随之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实现新构和超越。
二、以人为本:课堂文化的应然追求
“人”是学校生活和课堂学习的主体,育人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小学阶段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即是“童化”。国际《儿童权利公约》界定的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在本文中特指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
1.儿童的发现和重要地位
儿童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存在。自18世纪卢梭的著作《爱弥儿》问世,标志着“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的幸福主要在于他的自然意志因为未受到外在限制而获得实现,教育不是外部强迫吸收,而是要使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19世纪后期,儿童心理学得以建立,尊重儿童的呼声在教育的改革运动中日益高涨。20世纪更是被誉为是儿童的世纪,其中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最具代表性,显示出了现代人类对于儿童史无前例的关注。诗人华兹华斯、人类学家泰勒、心理学家霍尔都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作为独立的精神存在,潜藏着人类成长的秘密和未可限量的可能。
2.儿童的特征和学习方式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李普曼在创立的“儿童哲学”中强调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儿童的思考特质,意即“Philosophy by children”。儿童具有纯朴、浪漫幻想、易受情绪影响、自由创造的性质。李吉林在《为儿童的学习》一书提出,以儿童发展价值为中心,儿童具有可贵的原动力,儿童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学习是认知的主体积极建构的。从儿童学习发展的历程来看,经历了从模仿到创造,从稚嫩到成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儿童作为成人发展的起始阶段,他们的生命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和独特的内在逻辑。
3.有关学习科学的理论依据
学习科学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对于学习的理解,学界有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主要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人本主义课堂的研究呈现丰富的生命样态:①日本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和《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中提出一种交往式的学习课堂样态,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②欧洲著名学者安德烈·焦耳当教授在《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提出“变构模型”的学习课堂样态,学习者是学习的“主建筑师”,其思维体系与教学活动及课堂学习环境相互干预,运用图示、模型、符号体等形式体系重新架构概念,并通过启动元认知,使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发生改变,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意义的学习。③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格森提出了感性的课堂学习形态,认为“理性的特征是不理解生命的本质”,必须唤醒人沉睡的感受、直觉、情感、幻想,焕发生命的灵性,并且遵循儿童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以感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如亲历实践、联系生活、转换角色、整合内容。④《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中指出,新课程最大特点是“还学于生”,是课程、课堂回归儿童本体的重要改革举措,学习课堂样态有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等。⑤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一书中阐述了真正发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青少年受好奇心的驱使,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途径,以亲身经历的方式来发现有意义的事物,进行学习,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包含四个要素:一是卷入程度,二是自我主动投入,三是渗透性,四是与学习者对事件的评价有关。⑥美国密苏里大学戴维·乔纳森教授提出以人为本的课堂应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具有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与合作的学习五种要素,这既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同时也是评判学习效果的依据和标准。对学习者而言,学习的本质即是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五种属性
综上所述,真正的学习就是对儿童而言有意义的学习。他们在内在学习动机的有效驱动之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适切的学习目标,通过真实、复杂的任务型情境,积极地与自我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外部环境建立起经验和情感的联结,以身心投入的方式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外部导引和自我教育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实现自我的意义建构。有意义的学习,结合了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智力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它是儿童完整意义上的学习。
三、稚学课堂: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
“稚”是形声字,从禾,隹声。本义:晚植的谷类。引申为幼禾,这里引申为孩子、儿童。“学”繁体字为“學”,这一繁体字的结构有着象征意义,看“學”字的上部,中间的两个“×”表示“学习交往”的意思,表示儿童之间学习交往的样子。那包着“×”的两侧,形为大人的手,表示成人想尽方法支持儿童在交往中成长。这就是“學”的上部结构,这一字体显示了对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交往的支持。稚学,即儿童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体现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如动手学、体验学、游戏学、合作学等,满足儿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内在需求,发挥儿童成长的潜能。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稚学课堂将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范式。
1. 开放时空,形成心流体验
课堂的空间形态不仅指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和座位安排等物理空间,而且指向由课堂中的人和资源、物品积极互动构成的心理场。稚学课堂致力于打造自由开放、形成心流体验的学习空间,实现学习从有限延伸转化为无限扩展。心流(Flow)理论最早由匈牙利裔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克森米哈里于20 世纪60年代提出,他利用水流承载人们前行的隐喻全神贯注于某一活动,达到身心投入、物我两忘的现象。80年代和90年代心流理论广泛流行,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中也有大量使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带来合理的场地设计,创意的空间布局,可视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便捷的学习的资源,创造了更自由、更丰富、更具有想象力的空间,实现人和机、技术和技术、技术和环境的交互,使得儿童的学习进入一种沉浸式的状态,他们将学习的触角向校外延伸,向无限拓展,让获取信息和自由表达更加畅通高效。
2.回归儿童:实现意义学习
稚学课堂根据儿童的需求,外显的形态是趣味学习、自由学习和沉浸式学习,但同时也是 有意义的学习。这个“意义”不是成人意义,而是儿童意义,它是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基于“自我为中心”向外拓展的,最终的目标是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以此为中心,课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他们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中尽情释放天性,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探究欲望。他们以身体触摸、情感卷入等依靠直觉感性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摸索、尝试、构造、拼接、涂画、操作或摆弄等活动的方式与周围的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将有意义的元素融合到自身全部的经验之中,形成一种不容易遗忘且具有高度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儿童在逐步深入的学习中经历着好奇心的满足,充盈着不断发现的惊异感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以真实、自由、主动、饱满的样态展现生命的活力,彰显因人而异的成长节律。
3.重构关系:营造童心文化
在稚学课堂中,教师作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友好使者,应形成对儿童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每一个儿童都是自我实现者(罗杰斯语)。教师应该踏准“教育立场的三条基准线: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出发。”(成尚荣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发现儿童并引领儿童成长。同时,改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课堂的控制者向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师和儿童的相处方式由成人化的单向作用向双向互动发生转变。教学行为上,教师应充分发掘自身教学智慧,创设适宜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资源给儿童自由选择,充分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学习的自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积极的评价反馈,营造具有生命活性和灵性的课堂文化。在稚学课堂中,教师应踩准每位儿童真实的起点,珍视每一个生命体的独特感受,将各自的差异转化成教育资源,在交互的活动中自由地表达,培养儿童通过自我反思进行内控评价,并且培养同理式倾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自然生长。稚学课堂中,教师应以智慧包容的童心心态,面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反复性,形成更为广泛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
“‘养根竢实文化引领下儿童稚学课堂的样态研究”这一课题旨在研究“养根竢实”文化背景统领下的课堂文化、儿童文化,打通三者之间的文脉,以此形成“同心圆”的连锁效应,彰显“三位一体”“同构共生”的活的生命样态。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
[2]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J]教育研究,2004(03).
[3]彭钢.课程改革的视野: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和追求[J].教育理論与实践,2007(17).
[4]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07(09).
[5]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5-18.
[6]安德烈·焦尔当.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
[7]卡尔·罗杰斯.自由学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5-18.
[8]任友群,朱广艳.有意义的学习源自问题解决——戴·乔纳森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9(01).
[9]蒯红良,袁干斌.构建“儿童本位”课堂的意义、策略及成效[J].上海教育科研,2015(09).
[10]金美福.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理论框架与现实发生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11]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
[12]JacksonS.A.Towardaconceptualunderstandingoftheflowexperienceineliteathletes[J].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 l996,67(3):76-90.
[13]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
[14]肖龙海.表现性课堂教学:特征、结构与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04(05).
[15]于蔚华.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样怎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6]李政涛.教育学的生命之维[J].人民教育,2004(04).
[17]牟映雪,余超,唐贞兰.教育学视域下儿童文化缺场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2(6).
[18]蒲丽萍.论奥苏伯尔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及其应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19]王鉴.学习方式的变革:从知识重心到学生本位[J].当代教育论坛,2003(12).
[20]李燕平,郭德俊.激发课堂学习动机的教学模式——TARGET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21]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
[22]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