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中创新力的培养
2017-12-28孟宇婕
孟宇婕
摘要:创新力,作为21世纪成功人才与国家必不可少的内在素养与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而作为人才教育的奠基阶段,小学教育中对于创新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教育;个性培养;小学教育
毋庸置疑的是,“創新”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各个领域的尖端人才,都是因为拥有常人没有或是不敢实践的想法才最终推开了成功的大门。这样想常人所不能想,做常人所不敢做的魄力被我们俗称为“创新力”。对于“创新”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魏明帝年代。当时的一位学者张揖写了一本名叫《广雅》的训诂书,其中提到:“创,始也。”可见,创新一词出现得很早,古人们将“创新”理解为“开始”,即为万物创生之始,足见其重要性。
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多数教育却恰恰忽略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及培养。即使国家近几年来不断地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尝试和改变,提出“素质教育”,鼓励张扬个性,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及教师甚至整个社会教育环境都被过度地扭曲。通常的学校教育中,同一份试卷,同一个标准,学生们只能按照同样的问题决定怎样是最符合标准答案的回答,无限接近标准才能获得无限接近满分的成绩。或许有的人会说,这样的现状并不能全然怪罪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的确,从隋朝开始科举制便成为我国选拔人才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但自从明清八股文开始盛行后,考试制度逐渐变得呆板,没有新意,丧失了让人才自由表达思想的初衷。从而影响当代考试制度,使当代中国教育培养的大多数人才缺少创新活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缺乏创新力的借口,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顺着历史发展的大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激发下一代身上蕴藏着的无尽的创新力。
远的尚且不谈,就以我现在所修的专业为基础,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在当今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关于孩子创新力培养的两点看法:
首先,逐步推行小班化教育。
显然这样的想法在很多地区根本无法实现,但我们可以从推行试行点开始,逐步扩大和延展。小班化教育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关注。而若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他们迸发出的想法和创意也就能相应地被老师所发现,从而得到保护。我们假设一下,一个50个孩子的班级,老师上课平均提7个问题,每个问题平均叫3个孩子回答。那么,一节课下来,最多也只有21个孩子能站起来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这还是在不重复叫某几个孩子的情况下。而若一个只有10个孩子的课堂,那么,平均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两次的表达他们新奇想法的机会。其实,每个孩子在他们的小学阶段都或多或少是有创造性思维的。之所以年龄渐长而被我们认为创新力缺失,只是因为他们在拥有偶然的新意时,无处表达,得不到表达的机会也就得不到小学生眼中最为重要的老师的肯定。得不到肯定的孩子们,便会对创新失去兴趣,而新奇的想法也就这样一闪而过,无法得到实践了。但小班化教学的效果则不同,当孩子们被赋予充分的表达机会,想法得到肯定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便会受到鼓舞,从而激发出愈来愈强的创新力。
其次,让学生自己做主。
在班级活动甚至学校活动的任务分工上,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进来,并扮演组织者、策划者,而不仅仅是一群任务执行者的角色。比如:在是否能放手让低年级的孩子自己出黑板报的问题上,大多数小学现在的做法恐怕都是让老师负责或是请老师以前的学生来给低年级的小朋友们画好黑板报。因为我们总觉得,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但其实,我们大可以放心大胆地将这样的任务交给孩子们。每个孩子在不会写字时就早已学会了画画,他们在不会用语言表达思想与情感之前,便创造了涂鸦表达法。一块黑板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死板的,因为我们已有了既定思维与模式,如何排版、如何布局。但在低年级孩子们的眼里,它就是一块普通的墙壁,只不过被刷成了黑色,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画哪里就画哪里,一切都有被创造出来的可能。而当我们放手,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空间时,他们内心的无数新奇的创意就会被激发和放大,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创新力最重要的就是保护他们的个性,将学生看作是“人”来教育,而不是将“人”同化为机器或是产品。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要“立人”就是要“尊个性而张精神”。正是因为现行体制下,我们的教育过多看重共性的培养,而缺失了对青少年个性的尊重与保护,才逐步造成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国创新力严重匮乏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小学阶段,甚至更早开始就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个性的适度张扬与培养,让每个孩子潜藏的创新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迸发。
参考文献:
[1]刘新科.浅议小学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85-87.
[2]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简红江.国内外创造学发展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8-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