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者
2017-12-28冯杰英
冯杰英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见,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践
笔者日前对我县的十节语文常态课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学生群体的学习方式仍比较单一、被动。指名读和齐读占课堂读书次数78.9%,教师提出的问题占课堂问题数的93.5%,而学生的讨论、交流,练习等活动很少,即使有些质疑讨论等形式,是应付听课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开展。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见,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一、 由被动变为主动,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课堂活动的空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时空开放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始终秉承“课堂的主人是学生”的原则,营造出平等、和谐、宽容、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温暖、受到激励、鼓舞、指导与建议,让学生在自主的时空中学习,在自主的时空中成长。举例来说,教学《自选商场》这课时,教师可跳出传统课堂的局限,通过户外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可引领学生走进附近的超市,认识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观察、娱乐中感知,而后再指导学生读生字,读课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体会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
(二) 自定目标
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当目标成了师生的共同意愿时,学生将会产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和愉悦感,学习将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因此,全新的课堂应该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目标的空间。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教师可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案:
师:今天我们将一同学习《黄山奇石》一课,对此,同学们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
生1:通过此课文的学习,我想了解黄山石奇在哪里。
生2:我喜欢“金鸡叫天都”这块奇石,我要重点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生3:我喜欢“仙人指路”这块奇石,我要重点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生4:我想找几个好朋友制作“黄山风光解说片”,行吗?
师:好啊!同学们还有别的想法吗?
当学习目标的制定是以学生自身的兴趣为出发点时,所产生的课堂效果自然是最佳的。
(二) 自选方式
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的途径有很多,如:听、说、读、写、画、演、唱、评、编等。学生更青睐于哪一种或哪几种,就可让他们自选相应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教学《四季》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方式来体会四季的美丽。有的学生是通过朗诵的方式来展现四季的美;有的学生是通过画画的方式来体现四季的美;有的学生用编儿歌来表达自己对四季的喜爱;还有的学生边唱歌曲《画四季》边跳舞来赞美四季。由于是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个个参与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培养。
二、 由个体演变为群体,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他所认为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当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21世纪为人的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会共处”相一致。而新课程也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课堂教学要改变个体学习的现状,加强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要求学生在一节课中破解四块奇石名字的秘密,若仅仅只凭单个学生的能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而分组合作将很巧妙地解决了此问题,这也意味着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是必要且重要的。在这过程中,教师可把握三个学习环节:
(一) 科学分组。请喜欢同一块奇石的同学组成一组,人数6人,学习能力以好、中、差搭配为宜,并选出小组组长。
(二) 明确任务。成语故事《南辕北辙》告诉我们的是:在人生的前行过程中,只有选对了方向,才能快速完成预定的目标,否则将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合作学习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要给学生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及要求,使得各小组分工明确,各组员完成相应的任务,最终实现整体目标。如《黄山奇石》一课,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合作学习的环节:下面请各学习小组自己观察喜欢的奇石的样子,读读课文,想想这块奇石奇在哪里?等一下要请每一组派一名小导游代表自己的小组参加“黄山奇石推销会”。教师一布置完,各组都忙碌开了,有的是由各组组长选定一位同学进行重点发言,各其余同学则需将自身的想法进行表达,并对其他同学的想法加以补充,最终小组长进行汇总;有的是小组成员依次谈看法,提出各自的见解,由小组长归纳。但最后无一例外,大家都把“合作学习”的重点集中在代表小组参加推销会的同学身上,帮他正音,幫他处理语言是否准确,是否规范,说话的内容是否清楚,说话的态度是否自然,声音是否响亮,鼓励他要“争气”。整个合作学习过程,正是同学们相互间进行沟通、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endprint
(三) 及时指导。当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及时了解情况,要以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对各组中争论较多的话题要认真倾听,同时要因人而异地适时点拔,满足学生的即时求援需要。
同时发扬民主、通过激励的方式(小组计分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热情,投身于小组的合作中,创造团队凝聚力。
三、 由定势化为灵活,重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传统课堂教学中一大通病是“机械记忆,思维定势”。在传统时代向创新时代转变过程中,怎样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现象,是当今新课程发展的难点之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小小的“科学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探究点,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究实践中学会求知。
(一) 创设探究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营造与科学研究相一致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反复研究教材中所潜藏的探究点,使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真知。
(二) 营造相应的环境后,便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了。首当其冲的则是选题方向。教师既可以以教材为基准,令学生自主选题,也可做适度的扩宽,如以学生的兴趣、疑问作为探究的基准。如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学生说,我们这里是芦柑之乡,到处是芦柑。教师抓住时机,提出:我们也来写写芦柑之乡如何?同学们都同意。于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到山上观察芦柑,欣赏芦柑的美景;到芦柑加工厂调查,了解芦柑的加工过程和销售情况;到芦柑协会采访,掌握家乡芦柑发展状况;还让同学到图书馆和网上查找有关芦柑的资料,同学们根据实践活动的收获,写了作文《我愛家乡的芦柑》,为芦柑画广告画、写广告词,还举行了“夸芦柑”的语文活动。最后,老师教同学撰写《长泰芦柑发展的调查和建议》。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参观、调查、访问,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等等,不仅实践能力有了提高,而且激发了探究兴趣。
尽管学习方式因人而异,但总体而言,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基本理论基础,在其指导下,去除传统教学过程中“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令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陆思.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
[2] 王令刚.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
[3] 携新学习方式上路[EB/OL].西部教育教学网.2014-11-20.http:// blog.sina.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