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遥城隍庙城隍殿柱础艺术特征分析

2017-12-28裴丽华

艺海 2017年11期
关键词:柱础纹饰

裴丽华

〔摘 要〕山西平遥城隍庙是典型的明清时期的道教祠庙建筑,其建筑构件精巧,精雕细琢,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体现了这一时期道教祠庙建筑装饰艺术的风格。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考文献资料,对平遥城隍庙主体建筑城隍殿的柱础进行了考察,就其艺术特征在型制、纹饰题材、构图和雕刻手法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柱础 型制 纹饰 雕刻手法

平遥城隍庙位于今平遥古城城隍庙街东端,坐南朝北。据《平遥县志》记载,其主要建筑为明清时期所建。柱础作为该建筑重要的构件,可以体现这一时期道教祠庙的建筑和雕刻艺术风格。

一、平遥城隍庙城隍殿柱础分布

平遥城隍庙城隍殿由献殿和正殿两部分组成,是城隍庙的主体建筑,建于高台基上。献殿5间,硬山卷棚顶,斗拱七踩,双昂,前加歇山包厦,碑亭柱础一对,献殿前后两排有柱础12个,共有柱础14个。正殿殿身5间,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前檐斗拱七踩,双下昂,共有柱础6对,其中殿内3对,外廊3对。

二、平遥城隍庙城隍殿柱础艺术特征分析

1、城隍殿柱础石型制

(1)多层次结构组合式造型柱础。图1为这一类型制,整体造型上圆下方,上置石鼓为圆形,基座是方形,是天圆地方传统理念的体现。

上置石鼓部分中间为四幅单独图,每幅图都有椭圆形边框,图案充满边框,充实丰满。图与图之间的夔龙形图案相对简约,与框内主图案呈相互对比。

基座为八角形须弥座,方中育圆,造型饱满。倒三角形包袱角为减地线刻花卉,角正中间一朵盛开大花,旁边为枝叶,简约而华美。倒三角形包袱角上方八只高浮雕蝙蝠,位于八个角上,持平展顶视角度,头向外。束腰部分四层长方柱无花纹装饰,十分简约。圭脚为如意纹并装饰有线刻缠枝莲花纹样,和包袱角的纹饰对比呼应。方形土衬简单无花纹。材质为青石材质。

(2)圆台形基座上置石鼓型柱础。 这一类型制下面为圆台形基座,上置石鼓,最下面为方形土衬。同样,有天圆地方的寓意。上置石鼓部分主要图案雕刻手法为高浮雕或中浮雕,石鼓外轮廓线的弧度比较大,即石鼓的外直径与内直径相差大,如图2。而其他上置石鼓部分主要图案为减地平雕和浅浮雕,石鼓的外轮廓线则弧度相对较小,即石鼓部分的内直径与外直径的相差较小,如图3。材质为青石材质或砂石材质。

(3)圆台形基座上置带兽头石鼓型柱础 。这一类型柱础,柱础圆台形基座上置石鼓,石鼓上有四个突出的兽头装饰,兽头为高浮雕,石鼓上其他图案为减地平雕,如图4。

2、城隍殿柱础石纹饰

(1)城隍殿柱础石纹饰题材。城隍殿柱础石的雕刻纹饰题材广泛,可以分为瑞兽、瑞禽、植物、八仙人物、器物、变形寿字、云纹、如意纹、几何形图案等几类。

瑞兽类:常常雕刻为图样主体,寓意吉祥。这些柱础中所雕刻的瑞兽有:麒麟,如图4中雕刻有一只麒麟回头观望,须向前,鬣毛呈簇状向后,腿部带有火焰纹饰,形态生动,造型古拙大气,想象力丰富。其它柱础还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海马,蝙蝠、降龙、月兔、梅花鹿、猴子等。

瑞禽类:图1中雕刻有一对鹌鹑,一只回头啄上方松枝,另一只抬腿向前,嘴中衔有一柿子枝,有事事平安之意。另外还有凤凰、仙鹤、神鸟,无不生动活泼,表现夸张。

植物类:松树,如图1梅花鹿松树图案,树干挺拔,枝叶繁茂,松针呈圆形一组,简洁大气。佛手,福寿图中雕刻有一枝佛手,取谐音,寓意吉祥。仙桃,图1福寿图中雕刻有一枝仙桃。八仙人物其中一人手托仙桃。葡萄,葡萄猴子图中雕刻有葡萄,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柿子,双鹌鹑图有一鹌鹑衔有柿子。莲花,包袱角上刻有缠枝莲花,须弥座上也是缠枝莲花图案。四季花卉中有一幅为荷花。菊花,包袱角有缠枝菊花,四季花卉有菊花图。刻有牡丹图案的柱础有5处,刻有宝相花的2处。另外还有玉兰花、萱草花、芙蓉花、忍冬和石榴。

八仙人物:装饰纹样为八仙人物四幅,每幅图中两个人物,两人隔着中间树木相呼应。

器物类:暗八仙。基座上装饰纹分别是葫芦、扇子、玉板、荷花、宝剑、笛子、花篮、渔鼓。飘带一般和狮子绣球图案在一起,如狮子戏绣球中的飘带装饰,四幅均有。博古图中也有,在两幅博古图中香炉和两边花瓶的连接物就是飘带。 博古图有香炉和花瓶,四幅博古图,有博古花瓶,瓶中插有花卉。带有琴棋书画的柱础花瓶两边即为这一类图案。

变形寿字:两处柱础中均有变形寿字,饱满有张力。

云纹:一般为瑞兽瑞禽的背景,如麒麟图、海马图、仙鹤图、凤凰图都用到云纹。

如意纹:如意纹一般是图案花框,日月如意图中也有如意图样。图1柱础圭角也为如意纹。

几何纹样:菱形纹,两处主图案之间的图案即是。除此之外,还有簇四球纹和龟纹,用来连接主图案,起到装饰作用。

(2)城隍殿柱础石纹饰构图。城隍殿柱础的纹饰构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自由式构图,另一类为对称式构图。

自由式构图占大部分,画面构图自由活泼,疏密有序,图案整体分布均衡而不失动感。如图1上的梅花鹿松树图案,整幅图疏密对比明显,图案的右面是一棵松树,树干位于右边上,枝叶繁茂,从右上部一直延伸到左上部。梅花鹿位于图的中部,图案下部为山石。整体图案周边密而中间疏,突出了表现的主体。

对称式构图,在这些柱础图饰中只占少部分,其中又可以分为完全对称式构图和非完全对称式构图。完全对称的构图形式可以从中轴线分成两个完全对称的部分,这种构图形式端庄稳重,有一种沉稳之美。如双龙戏寿图案,包袱角上缠枝菊花图案。另外,柱础基座上的装饰图案也均为完全对称形式。非完全对称的构图相对于完全对称式构图来说较活泼,如博古花瓶和琴棋书画图,其中博古花瓶位于图案的正中间,两边均衡分布有琴棋书画物品。

3、城隍殿柱础雕刻手法

城隍殿柱础雕刻手法有以下几类,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减地平雕、线刻。城隍殿的柱础石采用多种雕刻手法相结合的方式,一般主体部分采取的雕刻手法要復杂,而其他部分则相对简单,以突出主体。

(1)高浮雕。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因此其空间构造和塑造特征更接近于圆雕,甚至局部处理完全采用圆雕的处理方式。采用高浮雕的柱础石整体上华美,空间深度感强,使雕刻主体凹凸感强烈,在光线作用下,形象更加生动、有力,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如图1上主体雕刻的麒麟即采用高浮雕的手法处理,胡须和腿部甚至用了圆雕的手法。另外图4上突出的兽头麒麟也是采用高浮雕的雕刻手法。

(2) 中浮雕。中浮雕形象虽生动,但空间感没有高浮雕的强烈。采用这一手法的如图1梅花鹿松树中的松树图案,很好地衬托了主体。

(3)浅浮雕。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多地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用到这一手法的有两处柱础上的主体纹饰。

(4)减地平雕。减地平雕,(指凸起的浮雕面,或减凹的“地”均为平面)表现图案细腻,柔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往往把原有的地平面减去,减去的部分有雕凿痕迹,呈凹凸的肌理效果,与光洁的部分相映成趣,使主体造型更加突出而富有生气。如图3柱础主体雕刻纹饰均采用这一手法。

(5) 线刻。线刻图案呈现纤细、优雅、精致的艺术效果。用到这一手法的如图1圭角部分和土衬上的装饰花纹等。

参考文献:

[1]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朱慧,金峰.平遥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刘风君.雕塑中的艺术考古[J].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4]王建华.三晋古建筑装饰图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柱础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探析
纹饰艺术在石材装饰中的应用
蜡染的纹饰探讨
雕漆纹饰的修复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绍兴地区传统柱础样式演变及保护研究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龛楣纹饰研究
明清婚嫁家具纹饰中暗藏的希冀
浅析李家大院柱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