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民党权力改组进行时

2017-12-28任冬梅

世界知识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中央委员席次党部

任冬梅

9月9日,国民党举行了第20届中央委员选举,从共358位合格候选人中选出210位中央委员与105位候补中央委员。10月1日,从当选的210名中央委员中将产生32席选任中常委,形成国民党最高权力核心。与此同时,国民党10县市党部主委直选于9月14~15日受理参选人领表,10月15日将出现首度经由选举产生的主委。国民党在吴敦义上台后,权力结构正进行重新洗牌。这一次的国民党权力改组,不但关系到2018年县市长选举,更牵涉2020年的“立委”选举及台湾领导人选举,对吴敦义能否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重返执政具有重大影响。

中央委员改选结果出炉

9月9日,国民党第20届中央委员选举结果出炉。此次中央委员候选人从现任主席吴敦义与前主席洪秀柱共同提名的204人,以及自行连署参选的154人中产生,总计选出210位中央委员与105位候补中央委员。最终,前“立委”杨琼璎以1328票拿下冠军。

此次选举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其一,投票率创历届最高,当选者中青年比例大幅增加。此次投票率为97.12%,高于上届的93.38%,为历届最高。此外,在参选人数暴增的情况下,本届青年当选人数达39人,占总席次18.57%,也较上届大幅增加。其中,蒋万安第一次参选便以高票闯进前十名,显见国民党政二代受到重视,国民党员希望有新鲜血液加入权力核心的意涵。

其二,现任中常委参选者全数当选。现任32席选任中常委,有28人登记参选中央委员,结果全都当选,且有不错成绩。杨琼璎、黄昭顺与姚江临包拿前3名,前10名中有7名为现任中常委。

其三,“立院”系统实力强大。在此次选举中,10位参加中央委员选举的现任“立委”全都成功当选,显示“立院”系统在这波党中央权力改组下,仍握有绝对政治实力。

除候选人知名度、是否勤跑基层外,影响选举结果的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换票联盟”。在主要“换票联盟”中,以挺吴敦义的现任常委系统势力最大,他们分别是由资深“立委”黄昭顺整合原云林大老张荣味系统的新65联盟,以及中常委游家富主持的40联盟组成。在新65联盟成员中,除有黄昭顺、姚江临等党内实力雄厚的中常委外,还有以新北市议长蒋根煌、彰化县议长谢典霖为首的地方民代派,挺党副主席郝龙斌的“全台农会理事长”萧景田、“立委”费鸿泰与赖士葆也在其中,被视为动员力最强联盟。在新65联盟中的成员,仅两人落选,当选率近97%。40联盟则有现任中常委“票王”刘大贝坐镇。党代表自组的30联盟实力也不容小觑,成员包含也是新65联盟的“立委”江启臣与花莲县长傅崐萁妻子、国民党“立委”徐榛蔚。

二是所属派系。派系影响也主宰当选机率,以主席指定名单来看,吴敦义指定的31人最后当选24人,当选率近77.5%。吴敦义钦点的“立委”蒋万安、陈雪生都高票当选,展现“吴主席”实力。而前主席洪秀柱提名23人,最后仅9人当选,当选率仅39.1%。此外,连战之子连胜文系统,包含连胜文及其子弟兵,以及连胜文所支持的候选人,拿下约1成席次,引起党内侧目。

中常委候选人完成登记

9月13日,国民党中常委选举截止登记,共有49位中央委员当选人完成登记,将角逐32席选任中常委。寻求连任的28位中常委有23人登记,现任“立委”中有6人登记,县市议长、副议长也有3位登记,形成三强鼎立之势。

首先,本届中常委選举竞争激烈,中常会面临大洗牌。在现任中常委中,除原已放弃连任中央委员的许淑华等四人外,连任中央委员廖万隆等五人也放弃连任,这导致中常会大换血已可预期。

其次,“泛吴系”人马来势汹汹。综观本届中常委选举派系布局,挺洪秀柱派较明显的仅有现任中常委柯贞竹、国民党前屏东县党部主委苏清泉和白色正义联盟总召孙健萍三人。连(胜文)系除现任中常委李德维确定争取连任外,子弟兵徐弘庭也加入角逐,搭配争取连任的泛连系中常委曾文培共三人参选。党副主席郝(龙斌)系则有争取连任的“全台农会理事长”萧景田与加入竞逐的赖士葆。除此以外,其他候选人都可视为是“泛吴(敦义)系”人马。未来中常会中势必仍是“泛吴系”人马占主导,这将让吴在党务运作上更无阻力。

第三,中常委保障席次部分多为“二抢一”。青年两席保障席次有台北市议员徐弘庭、彰化县议长谢典霖与蒋万安三人角逐。“原住民”保障席次则有台北市议员李傅中武与新科中央委员马见力拼。身心障碍组除陈双全外,前中常委杨雅淳也登记参选。

地方党部主委直选鸣锣

日前,国民党公布了十县市直选日程。通过第一阶段实施党员直选投票,产生了地方党部主委的十个地方党部, 9月11日由县市党部公告选举,9月18日、19日登记,10月15日投票。十位首度经由选举产生的主委,将于10月25日在中常会宣誓就职,任期两年,未来若出缺将不补选。

为避免地方派系提前开打对立,影响国民党在2018年地方选举的整体胜选布局,中央党部原本希望选情单纯化,并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但9月19日登记结束后,选情出乎预料,台北、台南、屏东、花莲、台东五县市出现“捉对厮杀”的激烈竞争局面。前台北市府民政局长黄吕锦茹在各方不断劝进下,最后一刻完成登记,将对决台北市议员钟小平。由于钟小平在党主席选举时力挺吴敦义,反钟小平人马集结推黄吕锦茹出战,国民党台北市党部主委直选的风暴被全面引爆。此外,台南市、屏东县、台东县、花莲县也都出现两组人马捉对厮杀的竞争情形。据了解,完成登记后,针对有两组人马竞选的县市,党中央直到10月15日开票前,都不会放弃整合,希望将冲击减到最低。五县市将同额选举,候选人只要得票过半即当选。

国民党权力结构酝酿深刻变化

这一次的国民党权力改组,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蓝营权力核心呈现“吴强洪消”。有媒体解读,挺吴势力在中央委员选举中赢得六成五的席次,中常委选举后,挺吴势力应该会接近七八成,而挺洪势力全面溃败。国民党内政治是很现实的,优势者会更优势,劣势者会更劣势。过去大家都认为“黄复兴党部”非常挺洪,但从这次中央委员选举结果显示,“黄复兴党部”是“挺党不挺人”。原先扬言“续选中常委、催生国民党中央成立‘抓鬼揭弊小组”的挺洪大将邱毅最终放弃参选,凸显洪系已经全面衰退。邱毅批评中常委选举已被地方势力“换票联盟”把持,而“换票联盟”多是“泛吴系”人马。虽然此次各方势力群雄并起、新人辈出试图进入中常会,预期中常委选举将大洗牌,但仍以“吴系”势力为最强主导。

二是地方党部主委分量提升。这次国民党十个地方党部主委直选,其中四个还是“直辖市”,可以预见党部主委的与地方结合后,国民党地方党部主委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明显加强。国民党在野时这些直选的地方党部主委是党部主委的身份,到选举时他们会与民代、县市首长选举结合,身份极可能重叠,党部主委本身就成为民代或县市首长的候选人。当了八年中常委的台南市议员谢龙介宣布放弃中常委连任,投入台南市党部主委直选,就透露出中常委与党部主委两者之间,已出现了足以比较、抉择的变化。地方党部主委直选牵涉2018县市长的选举,更远还涉及2020年的“立委”选战,在参选人的考量中,已将党部主委与县市长、中常委、“立委”列为同一级数、等量齐观。可确定的是,透过党意、民意粹炼的党公职,在国民党权力结构改组过程中,分量只会愈来愈重。

三是国民党地方派系恐再度抬头。过去国民党集权、集钱,对内管控力量大,很难“党中有党”。党主席吴敦义上台后,党内权力重心多元化,党产遭清查后又已近枯竭,党派系化方向恐不可逆。此次中央委员选举将是攸关党未来各派系实力的“诺曼底之战”,是各路人马徐图10月1日晋身党决策核心中常委的滩头堡。中央委员选举结果吴系得胜、洪系惨败,表示国民党未来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现实。吴系得胜多是依靠“换票联盟”,而要成为“换票联盟”的一员,就一定要是地方派系成员。吴系人马多靠组织动员当选,名次都很高,但外界同时忧心吴敦义时代的国民党将重新回到向地方派系妥协或被绑架的老路。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中央委员席次党部
澳“华人党部”引“分裂”质疑
中国文化背景下政治精英代际衍化研究
陈致中高雄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