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民办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
2017-12-28于平
于平
摘要: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完善制度、提供组织保障,重视管理队伍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并贴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从而不断提升其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键词:转型发展;民办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的大背景,2016年年底,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结构调整,推动一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为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校必须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从而提高学校竞争力,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智力与技术支撑。
一、转型期民办高校的基本现状与社会服务的趋势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基本现状
根据2011-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对近五年普通高校和民办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本科在校生人数进行分析,笔者对民办高校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民办高校数量稳中有升。我国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2011年共有698所,2015年已达734所,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15年为2852所,因此,民办高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民办高校在校生总人数在逐步增加。2015年,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已从2011年的505.07万人上升到610.90万人,其中,2015年本科在校生人数从2011年的311.82万人上升到 383.33万人;第三,民办高校本科生增长比率逐年下降。民办高校在校生年增长率大约在5%左右,而本科在校生增长率2012年为9.43%,2015年为2.27%,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在地方本科高校大幅转型的背景下,未来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面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民办高校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
(二)民辦高校的市场优势
1.以“市场性”为基础特性的民办高校体制机制
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机制,主要有办学保障体制机制(包括投入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等)、办学决策、执行和监督体制机制、办学用人体制机制、办学育人体制机制、办学质量保障体制机制等。民办高校的办学体制机制采用的是市场体制机制,从办学投入、教学资源整合到学生就业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市场机制。市场体制机制是民办高校基本的、主要的办学体制机制。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使民办高校尤其重视市场需求,也利于民办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例如:民办高校办学的资金来源大多有产业背景、行业背景,如东软学院、吉利学院等,这些学校产学研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等成绩突出,学校发展迅速。
2.举办者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创业精神
“举办者精神”是在创办与经营管理学校过程中形成的反应举办者思维意识和心理状态,体现举办者活力与生气的求实求真、敬业精神、团结协作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
一些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往往将为社会办一所好大学作为自己的理想,穷其一生为这一目标而奋斗。比如,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的创办者王广亚先生集40余年台湾办学经验,1993年71岁时在郑州创办该校。20多年来他没有节假日,奔波于两岸之间,从教学楼、宿舍楼的规划,校训及办学精神的制定等,皆亲力亲为,提出并贯彻其独到的“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升达精神,90岁高龄后仍指导学校工作,直至94岁逝世。另外,西安培华学院的创始人姜维之、西安翻译学院的创办者丁祖贻等皆坚持办学、坚持工作到最后。举办者这种服务社会的意识与创业精神,已成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运行机构精简,决策高效
民办高校历来重视机制创新,机构设置往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层次少,运行机构高度精简,甚至部分机构可随生源规模、专业发展状况及时删减或增加。例如:与同规模的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校级领导的数量、院系教学、团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均远低于公办院校的人员数量,个别院校这一差距达30%以上。民办高校由于机构精简,有效地避免了因人设职、管理低效的怪圈,同时也压缩了人力成本。
民办高校由于人、财、物相对独立,产权清晰,举办者及团队往往决策高效。他们可根据生源状况及高校间的竞争态势,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迅速做出调整,适应市场需求,如新专业设置、冷门专业停办、专兼职教师薪酬调整和管理层的聘任等。
4.创新意识浓厚,用人机制灵活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没有财政生均拨款,主要依靠学费生存,因此,在整体规划、专业申办、学生培养、固定资产建设等方面,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民办高校成本意识强、创新意识强、危机意识强。从这一方面讲,民办高校与民办企业有天生的相同之处。
社会服务需要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人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是一支专兼职结合、兼职教师占比较高的队伍。民办高校用人机制灵活,民办高校可以自己做主快速从当地甚至全国灵活选聘师资,包括来自企业界的双师型人才、高水平退休教师、在读博士等,弥补教学的不足,同时大量的兼职教师队伍可随专业调整而迅速调整,这提高了学校的运营效率。这种政策一方面使人力成本管控较好,另一方面也使师资来源多样化,并可从众多高校中聘任各校名师,充分整合当地教师资源,从而迅速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服务社会的教师队伍。
(三)民办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趋势要求
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提升本国产业的竞争力,为使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2015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国家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视有目共睹,对转型的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也有明确的要求。
目前,民办高校已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委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各地确定转型试点高校时,应综合考虑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对转型重要性的认识已不言而喻,但如何通过转型使民办高校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仍是一个急需破解的问题。
二、当前民办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长期存在制度创新不足、服务社会的组织机构及管理人才缺乏、教师队伍流动性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民办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
(一)制度创新不足
我国民办高校大多属于教学型院校,规章制度方面以鼓励教学为主。民办高校独立转设后,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科研的重要性逐步凸显,教师更看重教学与科研,对开展社会服务重视不够。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对开展社会服务的配套制度创新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甚至缺失;对高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如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科研服务及学校资源开放等重视不足,制度引领不够。
(二)组织保障不力
民办高校组织机构精简,在转型要求下,普遍缺乏专门的组织和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比如,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变数较多的工作,民办高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少、班额大、学生人数多,由于校企合作是单位与单位的沟通,涉及部门广,不确定因素多,导致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即使签订协议,由于缺乏专门机构协调往往导致执行困难,常常形成校企合作签约多、合作少的局面。
(三)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团队欠缺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学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去实施。民办高校长期普遍存在教学管理岗人员的任期不长、对教学管理岗人员的培训不及时、部分岗位待遇不高、编制缺少等问题,导致教学管理滞后,难以形成稳定高效的教学管理团队,制约了社会服务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实践教学的开展为例,大部分民办高校均存在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待完善的问题。目前,民办高校也开展了很多服务社会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团委组织,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实践教学设计,教师没有进行有组织的过程指导和过程监督。“走进社区”“电脑维修服务”等类似的活动,往往由学生会或社团组织开展,仅仅有部分学生参与,缺乏整体性、持续性,同时与教学结合少,缺乏“教学—服务”的有效循环,成效欠佳。
(四)师资队伍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高校要开展社会服务,就必须有一支专业能力强、有一定稳定性、能够开展社会服务的师资队伍,但是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还极不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以后,民办高校师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省份仍然无法给民办高校师资提供相对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即所谓的“无编制”。在现有体制下,这种无编制感导致民办高校师资流动性极强,民办高校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专业带头人及教学团队犹如沙上之塔。高水平师资的流失不仅影响了学校新专业申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也制约了民办高校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科研服务、信息服务等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
此外,民办高校专业带头人及双师双能型教师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民办高校在专职人才引进方面,目前大多以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退休教师为主,现有教师大多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工作阅历,不擅长同企业打交道。这些教师在工作期间学校也缺乏有计划提升现有师资实战能力的规划。
三、当今加强民办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
朱永新先生曾讲过“民办教育只有两条路:要么辉煌,要么死亡。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因此,民办高校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必须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放眼社会和未来,以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不断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的竞争优势。
(一)转变观念,制定鼓励开展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
新科技革命对教育会产生深远的、革命性的影响。首先,高校要转变观念,地方高校目前生源尚未出现明显下降,但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在变化。随着在线教育(以慕课为代表)的发展,出国留学人数的增加,海外高校灵活的办学和招生形式,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观念变化,未来民办高校招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民办高校要在夹缝中生存,就应该根据地方或面向国际,依托行业和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其次,民办高校要制定鼓励院系和师生开展社会服务的规章制度。考核是指挥棒,民办高校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就要从对院系教职工的考核上动脑子、想办法。在教育主管部门倡导进行分类管理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不应一味地效仿研究型院校的考核制度,要结合自身定位,出台有自身特色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教职工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同时,民办高校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经费和人才支持,提供配套的优惠政策,以激励、帮助院系师生去完成此项工作。
(二)提供组织保障,加强社会服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民办高校要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运作机制,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就必须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专门机构。比如,民办高校可以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或推广教育办公室,或归属某一职能部门,并选拔有才干的人担任这一岗位。总之,民办高校要有专门机构、专业管理人员去规划落实,面向社会需求服务实践教学。
教学管理要突出专业性与稳定性。毋须讳言,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需继续加强建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曾有评估专家尖锐地指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急需提高”。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教学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教学资源的开放、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校内学科资源的整合和社會服务职能的发挥,均需相应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统筹安排,并逐步发挥其枢纽作用。
(三)贴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围绕地方经济、贴近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是提高民办高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关键。它不仅解决了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问题和经营中的难题,而且也使学生就业有了“源头活水”。比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农学专业支持了当地畜牧业和乳业的发展,我国大连東软信息学院促进了大连IT业的发展,等等。由于专业贴近社会需求,教学联系实际,民办高校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地方经济中,通过校地、校企合作,将形成独特的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
民办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考虑产教融合所需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学时的设置,教学安排要突出实践性。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让有组织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环节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有工作经历,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学习、实践,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四)广纳贤才,灵活聘用与专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并重
民办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在人员聘用政策上需不断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脑,大力引进学科专业建设中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引进行业、企业高管。同时也要多渠道引进和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完善师资结构,在待遇和课堂形式等方面发挥民办高校优势。要引进和培养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让他们把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迅速讲授给学生,同时也要有更多的实习场所和工作机会,利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重视专职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众所周知,我国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流动性极强,同时民办高校又存在专业数量多、班额少、专业教师少的现象,因此,民办高校必须建立一支自己的专职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多渠道招聘、培训、有组织地挂职锻炼等措施,鼓励专职骨干教师增强服务社会能力。要依靠这批人才,把社会上各专业领域的优势资源聚集,让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校企合作、科研服务、咨询服务等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宝根,唐永泽,陈斌.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优势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20).
[2]盛振文,李建,徐令吉.民办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系统模型构建与机理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5,(6).
[3]朱永新,马国川.重启教育改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