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未准过的峰值论(上)

2017-12-28叶马丹

中国石油石化 2017年22期
关键词:哈伯西蒙斯沙特阿拉伯

○ 文/叶马丹

从未准过的峰值论(上)

○ 文/叶马丹

西蒙斯推断,油价的高涨是由于沙特阿拉伯的产能已经越过了最高点。走向了衰败之路。

液体燃料包括原油、天然气液、凝析油以及其他液体燃料。

近些年出现的油价上涨,除了供求关系、金融市场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对未来石油供给的预期。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对石油工业的前景产生了普遍的担心。这种担心更加剧了人们对于全球整体形势的焦虑。有关世界石油行将枯竭的忧虑有一个具体的名字:石油峰值。

地面风险是主要风险

石油峰值也许是人们对未来石油供应最主要的预期。一些人认为世界已经接近或者已经达到石油生产的最高点,石油生产已经开始下降,或者即将下降,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石油峰值论。

在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界曾经不止一次地预言石油峰值的到来。1956年3月16日《石油周报》说:美国原油产量持续稳步上升,但上升速度有所放缓。一些专家担心峰值可能在10年左右就会到来。然而,石油峰值的日子似乎往后一推再推。最初的预测是石油生产顶峰将会于2005年感恩节前后到来;随后,又有人预测“不可逾越的供求缺口”将在“2007年以后”出现;再后来,这一时刻又被推到2011年。现在,还有人说“2020年之前将极有可能出现石油峰值”。

石油峰值论认为,世界已经接近或者已经达到石油生产的顶点,并已经开始或即将出现无法阻挡的下降趋势。造成的结果将会十分残酷。确切地说,未来的岁月将会充满各种风险。开发这些石油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是世界面临的巨大而又昂贵的挑战。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数据,在未来1/4个世纪,新的储量开发需要高达8万亿美元的巨额投资。油气项目的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油气勘探与开发过程中将充满地质挑战。

然而,大部分主要风险是所谓的“地面风险”。地面风险包括很多种,涉及经济、政治和军事等不同方面:政治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如何落实做出的选择?政策制定的标准和时效性是什么?油田开发的成本如何?国有石油公司和传统意义上的国际石油公司的关系是什么?石油消费国和产油国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国家是否稳定?来自内战、腐败及刑事犯罪的威胁有多大?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战争和暴乱的威胁有多大?石油供应系统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有多大?

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而且发人深省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发展以及互相之间如何影响将决定未来石油生产的水平高低。但是,这些都不属于地下物质资源方面的问题,而是发生在地面之上的事情。

另外,以石油峰值论为基础来制定政策本身也会带来风险。伊朗国会发言人阿里·拉里贾尼对外宣称,伊朗需要开展核计划,原因是“化石燃料正在枯竭,我们知道我们油气储量消耗殆尽的日期”。伊朗拥有世界第二大常规天然气储量,石油储量也排在世界前列。这样的国家会做出如此的预期,不免令人感到惊讶。

●在北达科他州迪金森的一个仓库里,人们看到了堆积的钻机和其他闲置的石油钻井设备。供图/CFP

地质现象与自然力量

警告世人危机即将到来的预言家马修·西蒙斯认为,世界上出现了石油峰值的现象。他提出沙特阿拉伯的油田已经达到峰值的论断震惊了世界。西蒙斯是全球石油政党官员当中的一员,乔治·布什第一次竞选美国总统时的顾问。2003年,他在一次由美国政府赞助给企业高管的旅行中参访了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的高管告诉西蒙斯,在估测石油储量的时候,他们运用的是一种“失真的”逻辑——石油的消耗可以通过国家的石油储量慢慢恢复。西蒙斯被这种石油储量的虚假估测惊愕了。他意识到尽管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肯定会有深不可测的石油储量,然而他们自己却很可能根本不知道到底还剩下多少石油。

西蒙斯发现,其实迷雾的答案就隐藏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他找出200多份发表在石油工程师协会学报上面的论文对比研究。尽管这些论文当中没有任何一篇做出了总结荟萃的分析,只是提及了沙特阿拉伯一部分油井,而且很多数据都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它们还是展示出了关于油田状况极为有用的数据。

“产生沙特阿拉伯的惊人石油储量的两大因素:地质现象与自然力量现在正以一种正常且预计的方式将其带向终结,而且时间要远远短于之前官方人员使我们相信的那样……很显然,沙特阿拉伯已经到了或者说临近了输出量的峰值,而且即将无法大量增加它的石油产量。”西蒙斯在《沙漠中的黎明》一书中写道。他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论断,透露出了一股告发的意味。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的巨型油田都是在30多年前,有些甚至是在70多年前被发掘勘探出来。西蒙斯发现,这些油田都已经失去活力了。科威特的伯根油田正在衰退,墨西哥的坎塔雷尔油田正在崩溃,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湾油田越来越疲软,挪威和英国在北海的主油脉已近乎痉挛。如果将视线投注到这些正在走向衰竭的油田,那么在全球经济扩张石油需求如此之大的今天,油价飙到三位数完全不会出人意料。

●美国迈阿密当地港口装卸车在忙着卸载进口的石油。供图/CFP

在扩张的时期巨大的石油需求远远不是那些刚刚勘探出来的小油田所可以满足的,同样也不能寄希望于从那些新发掘的“非传统”的原油当中挤出多少石油,比如加拿大的油砂和委内瑞拉的重油。这几种主要形式的原油要转化成平常消费的石油都比较困难,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

西蒙斯提出这一论断的统计基础是很久以前一个壳牌的地质学家金·哈伯特所发现的。他在1956年就大胆预测美国的石油产出,不包括阿拉斯加,将在1970年以前达到顶峰。他的预言是基于他所研究的油田的生产趋势。哈伯特的观点刚刚提出就被世人所嘲笑。

哈伯特发现石油的产出满足一条钟形曲线,在油田被消耗掉一半之前石油的输出都是在不断地增长,而过了这个点以后产出就会以增长时的速度不断下降。过了曲线的中点以后,油田虽然还在不断产出石油,但总体的产量只会一年年下降,因为这块油田已经失去了最重要、地质上的活力。可以把油田想象成一个冲刺到了极限速度的田径运动员。当运动员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以后,他就没法再提速了,只能是不断减速。石油的产出也是如此,达到顶峰以后必然只能是下降。

沙特阿拉伯的官员称西蒙斯是在蛊惑人心。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阿里·阿尔·纳伊米告诉人们:沙特阿拉伯现在根本没有足够多的油井、管道和精炼厂去供给美国、中国、欧盟在经济增长时期所需要的巨量所有。他认为在油价狂飙的时候,人们就应该减少汽车的驾驶、换小车或者等几年再买车,很快就又会拥有足够多的石油。

在经济快速膨胀的时期,为什么油价会如此之高?在2008年秋天那场全球经济危机到来之前,一桶石油已经被卖到了147美元。根据预测,在经济衰退结束以后,油价还是会反弹回到三位数。但是油价到底最后会涨到多高?高油价的苦境其实仅仅是预告了那些等待着我们的未知,这个问题同时也引发了极为关键的质疑:世界上究竟还剩下多少石油?

经济与油价紧密相连

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中转站腊斯塔努拉就坐落在沙特阿拉伯的东海岸,沿着波斯湾一线。行驶在碧绿如翡翠般的海平面上的巨型油轮、一排排的石油罐以及那些铺设在精炼厂周围的绵延无尽的管道,勾画出一幅壮阔的工业景象。腊斯塔努拉如同一个石油的漏斗,全世界几乎10%的石油输出都从这里流出。

石油的全部生产技术非常巧妙:从阿拉伯的沙漠中开采出原油,经过去除水分和天然气的工序,通过一系列管道输送到海湾处的中转站,而后装载到巨型游轮上并运到几千千米以外的港口,经过一次提炼后被灌注到油罐车中,由此被运往那些偏僻的加油站。港口是石油的要塞,腊斯塔努拉的一个小错误,就会直接导致全球油价的上涨。

沙特阿拉伯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一个特许成员国。OPEC是一个创建于1960年的组织,旨在协调各大石油生产国所制订的政策。同每一个OPEC成员国一样,沙特阿拉伯对于它的产出和储备,只提供一般大概的数据,至于很多的细节问题,都不会披露出来,比如每一个油田开采了多少石油、开采采用了什么技术、或者石油当中混入了多少水分,与此同时它也不允许任何外界的审计与检查。

其结果就是,沙特阿拉伯油田的状况,其他所有的OPEC成员国的油田也一样,是一个被严密保护着的机密。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联合企业根据每个国家的石油储备所制订的生产配额限制,为了使石油同市场保持距离,以防过多的供给导致油价下跌。OPEC成员国的储量越大,它的配额也越高。因此几乎所有的成员国都会夸大自己的石油储备,以期得到最大可能的配额定值并由此使它们的收益最大化。

1973年由于美国在赎罪日战争中对于以色列的支持,OPEC的阿拉伯成员国一致抵制向美国运输石油,最后导致了全球性的人为供给不足,使得全球的油价足足张了4倍,从每桶3美元涨到每桶12美元。世界最终从几十年的石油睡眠中苏醒过来了。1979年由于伊朗革命的原因,油价涨到每桶40美元。

当中东最终归于相对和平状态后,油价又开始下降,接踵而至的是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的时候油价只有每桶12美元。而OPEC对于金融危机的应对比较迟缓,只是延迟地缩紧了各个成员国的配额,当世界经济再一次扩张时,油价又一次上涨了。当2008年年末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时期时,几个月前的繁荣时期所达到的高油价也随之崩溃了。经济复苏与三位数的油价是精密相连的,即使是一点点的小问题也可能会导致油价波动。

在石油处于由于过度供给而价格低廉的几十年里,从事石油行业的人并没有去关注OPEC成员国那些捏造的数字。OPEC成员国的储量是否夸大其词、石油联合企业的油田是否处于中年危机,这些都没有人去关注;原油依然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涌出来。似乎只有一场联合抵制或是战争,才能够短暂地挤压石油的供给。然而这个世界或许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的石油。

需求与供给针锋相对

被石油愚弄的不只是国家领导人政客以及经济学家,地质学家也同样被石油所欺骗,石油不能作为一种存货,它就像荒郊野岭的木材一样。它深埋在地下,不可能被工程师所看到,因此对于石油的剩余量,工程师只能根据现有技术做出推断。现在世界上已经有高达一半的传统石油储量被人们消耗掉了,剩余的石油还有1万亿桶。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的非传统石油的巨大储量很难产出更多的石油供给,因为将它们转化成可使用的石油颇为困难。

1万亿桶还没有开采的石油似乎是很大的存量,然而这里存在一个困难。石油是以滴的状态积压在砂岩的内部。一个新发掘的油田可以有足够大的压力使这些滴状的石油流到自喷井的表面,但是一段时间以后,通常是几年甚至更短,自然的压力不断减少,就不足以再把石油推向井口。在这个时候,二次采油工艺就要展开了,比如采用注入水或者气体以增加其内部的压力。

然而这个过程的效果是不能够被预期估计的,因为油田总是变化无常。如果石油开采过快,或者二次采油的形式、规模把握错误,那么一个油田中可以获得的石油总量就会大大减少,这也就是所谓的“毁掉油田”。这无关乎一共钻了多少口油井,油田不可能产出更多。事实上,产出还有可能面临崩溃。

阿曼在2001年产量下滑以前,它的日产出可以达到近96万桶。国家为了使油田的恢复技术达到现代化,开展了一个数万亿美元的项目,除了向油田中注入高级化工物质和聚合物,工程师们还在地下点了一把火,所谓的火力驱油技术来强制石油涌向地面。尽管如此,阿曼的石油产量还是下降到了每天80万桶。

拥有全世界传统石油储量21%的沙特阿拉伯,共有2640亿桶石油,几乎是第二名伊朗的两倍。每一天全球8500万桶的石油消耗中,就有900万桶产自沙特阿拉伯。其他国家也时常会发掘新的油田,但是它们只能提供很小的增量。而争夺激烈的阿拉斯加北极国家保护区可能总共也只有100亿桶的储量。如果世界需要更多的石油,除了给利雅得打电话,没什么别的办法。

沙特阿拉伯可能还有供几代人使用的足够多的石油,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危机的到来要远远早于沙特阿拉伯沙漠里只剩下一滴油的那一天。当生产者无法再增加他们的产出的时候,矛盾就出现了。如果我们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我们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开始为之做准备来弱化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影响。矛盾可能是现在的任何一天出现。风暴会如同黑夜中的重击一般从天而降。

链接

石油峰值论之父金·哈伯特

石油峰值论之父、地质学家金·哈伯特1956年首次提出美国石油产量将会下降。他正确地估计出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970年达到峰值,但他对美国和全球石油产量的长远估计却过于悲观。哈伯特是他那个时代卓越的、也是最有争议的地球科学家之一。

“一位天才的科学家,但是内心深处严重缺乏安全感。”这是一位学者对哈伯特的评价。哈伯特非常傲慢和强势,在壳牌的时候,分配给他的年轻地质工作者在他手下的工作时间从未超过一年。后来,他从壳牌辞职,去了美国地质调查局。在那里,他与同事的争执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然而,哈伯特也被认为是该领域最领先的人物之一。他曾经有过一系列重要贡献。他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将地质学从他所说的“自然历史阶段”发展到“物理科学阶段”,让地质学以物理、化学,尤其是严密的数学知识为基础。“金·哈伯特是一个十足的数学家,”一家石油公司的首席地球物理学家这样评价说,“他对事实进行合乎逻辑的严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判断。”在拒绝授予哈伯特终身教授职位40年以后,哥伦比亚大学向他颁发了“维特勒森奖”,含蓄地表示歉意。该奖项是美国地质领域最高荣誉。

稀缺时代充斥高油价

这种窘境并不是只有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才有。在石油需求与有限的供给针锋相对之前,如果短期内不会有灵一种能源来取代石油的位置,全球经济只能扩张到这种程度了,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不是被那些垃圾次贷中断的,而是高油价。石油的短缺会引发经济衰退以及长达几年的动荡、混乱、疾病与饥饿。

沙特阿拉伯珍宝中的珍宝加瓦尔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目前为止已经生产了600多亿桶石油,这个油田每天产油超过500万桶,几乎是整个国家日产量的一半。如果加瓦尔出了问题,那沙特阿拉伯也一样,或者说整个世界也如此。沙特阿拉伯人正在用越来越多的注水从加瓦尔油田中开采石油,这是这个油田已经过了全盛时期的一个标志。在这个174英里长的油田中,加瓦尔的油井大都集中在北部。如果北部油量低了以后南部可以做补充,但实际上加瓦尔的南部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开采难度更大。

“总有一天,当油田中的压力最终直线下降的时候,加瓦尔北部油井显著的流量就会消失,而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出就会毫无疑问达到顶峰。因此,加瓦尔的黄昏很快就要到来了。”西蒙斯在书中写道。世界正在走向石油短缺。在这个全部投入到石油产业的国家中,寻找并且生产更多石油的急切需求来自于两方面。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需求的上升。而另外一点,就算是为了保持石油储备的基础,生产者也需要替换掉他们所开采的石油。从地质的角度来说,世界上时不时总有些新发掘的油田,

例如非洲西海岸以及里海的盆地,但是这些地方的产出都远远不够。经济扩张时期,全球石油的需求量每年都会增长几个百分点,但同时旧有的大型油田的输出每年又要降几个百分点,因此为了保持供求平衡,整个石油产业需要发掘巨大数量的新石油。就好像每几年就要发掘一个新的沙特阿拉伯。

通常情况下,沙特阿拉伯人都会保有额外的生产能力以便于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控制市场。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使得两国的石油供应量大大下降,是沙特阿拉伯提高了产量弥补了其中的短缺。2003年美国神经过敏一般地侵略伊拉克的时候,沙特阿拉伯也采取了相同的方法。就如同它一直以来所表现的那样,沙特阿拉伯的职能就是石油世界的“中央银行”。现在的沙特阿拉伯根本无法满足世界膨胀的需求,那样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然而,沙特阿拉伯和它的同盟国根本不同意这种说法。纳伊米回应道:“我们绝对没有达到顶峰。如果我们达到了顶峰,我们就根本不可能有1250万桶和预期的1500万桶的日产量,在未来的30到50年间我们都可以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1250万桶的产量是完全可能的,但任何大于它的数字都是不真实的,如果产量提高到了每天1500万桶,地质状况都不会原谅人类.过度开采会导致石油产量急剧下降,单就产出来说,很多在良好储量管理的情况下可以通向地表的石油现在都只能遗留在地下.这就是所说的“被圈闭的石油”;石油开采的匆忙急切最后会导致能够被开采的石油数量下降。如果将产量提高得过快,从高点跳到更高再到最高,那么久没有时间去做好需要做的事情,去了解我们需要做什么,最终就会毁掉油田。

即使在经济复苏期沙特阿拉伯愿意去尝试每天1500万桶的产量,还是存在一个实际的问题:沙特阿拉伯需要钻更多的油井,铺设更多的管道,建立更多的设施。但是在扩张时期,石油行业总是缺乏具有资格认证的工程师、设备以及各种原材料。这些东西不能靠凭空的想象以满足需求,也无法让所有的这些一夜之间全部到位。

美国能源情报局(EIA)2004年 预 言 说,2020年 以前,沙特阿拉伯每天的产量会是1820万桶,2025年以前是2250万桶。这些预测都不是基于沙特阿拉伯供给量的精确数据,而是根据世界消费需求的预期值。这些数据简单地假定了沙特阿拉伯可以产出人们需要它供给的任何数量的石油。一年以后,EIA将这些数字修改得小了一些,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得到了有关世界需求或者沙特阿拉伯生产潜力的新的更准确的数据。美国修改这些数值就是因为原来的那些显然不切实际。

这不是通过修补沙特阿拉伯的工业就能够解决的。期望总是超出我们所能够达到的,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经济衰退压制住了石油需求的增长,但这仅仅是推迟了我们的预估。我们所面临的是预估稀缺的时代,期中充斥着高油价、所有其他行业的激烈竞争。世界正在走向石油短缺

点 评

表象背后 隐藏真相

大量石油最终被输入到人们的汽车油箱里,而在这全部的过程中没有人去考虑过石油的原料。而只要是有足够多的石油供应着全球经济,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石油原料的问题就根本不会出现在他们的视野范围甚至是思想意识里。

油价的逐年飙升让许多专家学者嗅到了危机的气息。然而无论是沙特阿拉伯的政要还是业界权威,都告诉人们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表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真相。关于石油峰值的讨论远远不是数字的问题,它关乎的是人类的未来。

石油生产危机是否迫在眉睫,油气资源何日消耗殆尽,这恐怕需要时间来决定。我们无法知晓甚至算出答案,就像是一群用膝盖爬行在迷雾中的懵懂的拳击手,无法预知未来等待着我们的风暴。但是石油峰值已经逼近我们了,它不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

陈尔东znchenerdong@163.com

猜你喜欢

哈伯西蒙斯沙特阿拉伯
月球海盗
沙特阿拉伯MO面包房&咖啡吧
我早已习惯一切艰难
不对劲的车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剑指美国页岩油产业?
本·西蒙斯最佳新秀
本·西蒙斯 黄金猎犬
天使与魔鬼(下)
沙特阿拉伯AL Masane VMS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及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