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贴花的甜蜜收获

2017-12-27张军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8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家园共育

张军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纲要》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提出了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的发展性评价方式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主导有效的评价方式。如何落实“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位幼儿的发展”的教育理念,适时、适度使用小贴花,发挥小贴花有效能动性,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贴花 区域游戏 家园共育 爱心义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034-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纲要》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提出了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的发展性评价方式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主导有效的评价方式。小贴花作为评价教育手段一直褒贬不一,小贴花是荣誉的象征、好幼儿的标志。但是,研究发现,小贴花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幼儿教育问题。我们尝试通过班本活动《小贴花的甜蜜收获》,就小贴花的运用与 “以人为本”等现代教育观念的实施探索有效策略,从而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健康的人格。

一、拓展内涵,渗透区域游戏

小贴花是所有幼儿最喜欢得到的獎励,我们常常会对幼儿所付出的努力予以小贴花的奖励。那如何充分发挥小贴花的魅力呢?我们班为每位幼儿准备了一本“存折本”,所有奖励的小贴花是作为幼儿在班级里的劳动报酬贴在“存折本”里,“存折本”寄存在“存折墙”上。1个贴花代表1元钱,随着我们这个活动的开展,奖励的小贴花有了大小区别,它的价值也有了区别:2个贴花可以兑换1个大贴花,2个小贴花可以兑换1个中贴花。幼儿们会把种植区种植的菌菇估价,标上价格,放到交易区里进行商品的买卖,大家用挣得的报酬(小贴花)买下他们自己种植的菌菇,一方面调动了幼儿们对菌菇种植活动的积极性,要想把菌菇卖个好价钱,就得把菌菇照顾好,大家就会琢磨菌菇长好的条件和方法,另一方面帮助幼儿在模拟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如何交易,使得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我们的小贴花交易除了用在了菌菇交易,幼儿们还把在美术区域或在家长制作的手工制品,及美术作品也标上价格标签投放在交易区中进行买卖。

二、家园互动,促进主体发展

我们开展微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班本课程的微主题实施活动中来,家里也为幼儿准备一本“存折本”,家长们根据幼儿的表现奖励小贴花,贴在“存折本”上。根据科学家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过21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我们通过家园合作,运用21天训练法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爱心义卖,提升教育价值

另外,我们的幼儿在家里劳动,帮长辈们做事,换取小贴花作为报酬,每完成一件事,奖励一个小贴花,积满5个小贴花到爸爸妈妈那里换取人民币1元钱,这换取的人民币,幼儿们用来做什么呢?于是又生成了我们大四班“跳蚤星期三”爱心义卖活动,这个活动定在了每个月中旬的一个星期三,前后共开展了三次。

在每次活动前,让幼儿对自己带来的商品先估算价值,贴上价格标签,发放一张统计表,统计活动前自己所带来的钱币的数量,知道总值是多少,活动之后,给幼儿再发放一张统计表,统计活动后自己钱币的数量,组织幼儿一起讨论活动中出现的状况。

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炉。”教育就是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仅有认知过程和理性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完满的精神生活,尊重幼儿个体生命的价值,才能真正促进理性生活的主体,唤起幼儿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情景氛围,班级才会成为最吸引人的地方,才会绽放出教育的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家园共育
综合主题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和材料的创新设计
童话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同步跟进策略探研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